2018国家公即将来临,广大考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根据历年申论考试真题,把申论考查主题分为五类: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以下将针对各类主题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根据历年申论考试真题,把申论考查主题分为五类:
政治主题
经济主题
文化主题
社会主题
生态主题
以下将针对政治类主题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
近年来,国考、省考的申论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其中政治类主题与工作关系联系得最直接、最密切,是申论考试各类题材中出现频率较高、考查力度较大的热门题材,虽然在国考中单独考查相对较少,但在省考中却较为常见。
政治主题又多与社会主题相关联,除考查考生对政治热点的敏感及熟悉程度外,更对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侧重。
2007—2017年政治类真题统计表
年份 | 省别 | 主题 |
2017 | 上海(A) | 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 |
2017 | 深圳 | 移动互联与治理创新 |
2017 | 黑龙江(边远地区) | 社会监督 |
2016 | 河南 |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
2016 | 宁夏(B) | 乡镇干伍建设 |
2016 | 黑龙江(县乡) | 化解农村纠纷 |
2016 | 上海A | 市场监管 |
2016 | 国家(市级) | 好 |
2015 | 广东(一) | 农村基层治理 |
2015 | 广东(二) | 守纪律讲规矩 |
2015 | 江苏 | 惠民和百姓民生 |
2015 | 上海(A) | 创新社会治理 |
2014 | 深圳 | 法治思维 |
2014 | 上海(A) | 职能转变 |
2013 | 陕西 | “三公”经费公开 |
2013 | 上海(A) | 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 |
2013 | 上海(B) | 推进公共科学化 |
2013 | 广东(三) | 创新社会管理 |
2013 | 河北 | 转变职能,关注民心工程 |
2012 | 天津 | 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
2012 | 上海(A) | 创新社会管理 |
2012 | 安徽(A) | 党风建设与党群关系 |
2011 | 上海(A) | 坚持廉政勤政 |
2011 | 吉林(乙) | 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 |
2010 | 上海 | 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
2010 | 吉林 | 建设学习型政党 |
2009 | 吉林 | 制定 |
2009 | 山东 | 处理群体事件等复杂问题 |
2009(春) | 重庆 | “6.28”事件 |
2009(春) | 福建 | 与媒体关系 |
2009 | 云南 | 车牌申领方式改革 |
2008 | 云南 | 行政伦理建设 |
2008 | 吉林(甲) | 转变职能 |
2008 | 江西 | 公务员职务犯罪 |
2008 | 上海 | 绩效评估 |
2008 | 河南(、系统) | 维护社会公平 |
2007 | 北京(应届) | 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2007 | 上海 | 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 |
2007 | 吉林(乙) | 调解员制度 |
近年政治类题材的申论命题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部分题材只限于政治领域,与其他题材交叉命题较少,如化解农村纠纷、农村基层治理、职能转变、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推动公共科学化等。
二是表面考经济、社会民生问题,实质侧重考查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政治题材的隐蔽性加深。考生仍然需要一切从政治角度着眼,站在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不为题材的伪装所惑。
三是回避敏感问题和重大时政题材,呈现一定的脱敏性和滞后性。重大敏感事件、尚无明确结论的事件和问题,一般不会在当年考题中出现;只有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或针对类似事件出台了新、地方取得了新经验,或推出的改革新政(如简政放权),才能作为考试的命题。如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并为类似群体事件的处置提供了经验教训,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才会被作为正面典型和反面教训分别列入2009山东省直、2009重庆申论的考试题材。
以下将针对经济类主题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
近几年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经济类问题是申论的常见主题,地方申论考试都会有一部分经济内容的题材。这些经济内容大都与职能密切相关、与民生需求紧密相连、与生态建设交叉融合,很少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大多是复合型问题,体现出经济与政治、社会、生态交叉命题的态势。
较强的复合性是申论经济类试题的显著特点,因此,凡是与宏观经济有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与履行职能、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等相交叉、相重合的问题,考生都应加以重视,并放宽视野,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去思考。
2007—2017年经济类真题统计表
年份 | 省别 | 主题 |
2017 | 广东(一) | 农村经济发展 |
2017 | 广东(二) | 分享发展 |
2017 | 上海(B) | 工匠精神与民族复兴 |
2017 | 北京 | 创新发展 |
2017 | 山东(B类) | 光伏行业发展 |
2016 | 山东(B类) | 互联网+ |
2016 | 广东(二) | 创新能力与创新发展 |
2015年下半年 | 重庆 | 互联网+农业 |
2015 | 山东(B类) | 创新驱动发展 |
2015 | 河北 | 创意农业 |
2014年 下半年 | 重庆 | 智慧城市与信息安全 |
2014 | 浙江(A类、B类) | 消费 |
2014 | 山东(B类) | 提高专利转化率,促进自主创新 |
2013 | 云南、安徽(A、B)、宁夏、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海南、湖北、广西、贵州、辽宁、内蒙古 | 新时代工人力量 |
2013 | 河南 | 三农问题 |
2013 | 广东(一) | 三农问题 |
2012 | 北京 | 转变发展方式 |
2012 | 广东 | 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 |
2011 | 河北 | 对口援建 |
2011 | 安徽(B) | 乡村旅游 |
2010 | 重庆、辽宁、海南、内蒙古、 陕西、天津、云南、湖南、 宁夏、江苏、广西、、山东 | 水资源与水价调整 |
2010 | 黑龙江 | 水价上涨 |
2010 | 安徽 | “零团费”问题 |
2010 | 江西 | 红色旅游 |
2009 | 国家 | 粮食安全和产业升级 |
2009 | 河北 | 抗击旱灾和农田水利建设 |
2009 | 广东 | 地铁建设中如何避免地陷 |
2009 | 贵州 | 豆腐渣工程 |
2009 | 江苏 | 四万亿刺激经济发展 |
2009 | 湖南 | 个税改革 |
2009 | 浙江 | 金融危机下如何转“危”为“机” |
2009 | 青海 | 旅游业发展 |
2009 | 河南 | “活拔绒”事件 |
2009 | 福建、辽宁、海南、重庆市 | 土地经营权流转 |
2008 | 江苏 | “中国制造”创新能力建设 |
2008 | 辽宁 | 地方招商引资 |
2008下半年 | 深圳 | 房地产市场 |
2008 | 浙江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008 | 北京 | 行业协会自律问题 |
2008 | 湖北(A卷) |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资问题 |
2007 | 国家 | 土地征用制度 |
2007 | 甘肃 | 行业垄断改革 |
2007 | 山西 | 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 |
2007下半年 | 广州 | 公共交通改革 |
2007 | 四川 | 电动自行车问题 |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2017年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公经济类主题的题目数量是“增加―递减―再增加―再递减”的。2013年413多省考试考查的“新时代工人力量”,将经济与社会主题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412多省考试考查的“文化输出”,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进行考查。可见,经济类主题与其他领域主题复合考查是未来的趋势。
从经济类真题的统计表中,可以发现经济类材料的命题具有两方面特点:
一是命题广泛。题目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二是命题时效性较强。通过材料主题不难看出,很多真题考查的都是近年的经济热点,如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分享发展等。
供给侧改革、品质、发展实体经济等主题在国家和一些地区的考试中还尚未出现过,但这些都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问题,建议考生加强重视,未来申论考试,从这些角度进行命题的几率很大。
以下将针对文化类主题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
文化类主题与工作的关系适中,话题敏感色彩较淡,具有成为申论选材、命题的先天性条件。党的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国家、地方公都加大了对文化主题的考查力度。因此,文化领域里诸如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全民阅读等主题仍然是考生需要关注的对象,不容忽视。
2007-2017年文化类真题统计表
年份 | 省别 | 主题 |
2017 | 江苏 | 基层文化建设 |
2016 | 上海B | 抗战精神 |
2015下半年 | 吉林(乙) | 传统媒体发展与转型 |
2015 | 山西、四川上半年 | 公共文化服务 |
2015 | 深圳(A、B) | 创新型国家建设 |
2015 | 天津 | 涵养公共意识 |
2015 | 上海(B) |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015 | 北京 | 科学素质 |
2015 | 国家(省级、市级) | 科技创新 |
2014 | 天津 |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
2014 | 河北 | 文化与城市建设 |
2014 | 吉林(甲) | 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 |
2014 | 江西、云南、安徽(A、B)、宁夏(A、B)、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海南、湖北、广西、贵州、陕西、辽宁、内蒙古 | 文化输出 |
2013 | 国家(省级) | 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 |
2013 | 国家(市级) | 文化改革与文化繁荣发展 |
2012 | 吉林(甲) | 传统节日文化重建 |
2012 | 重庆(下半年)、福建(秋)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2012 | 江西 |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 |
2011 | 北京 | 城市规划 |
2011 | 吉林(甲) | 城市规划与居民幸福指数 |
2011 | 重庆(下半年)、福建(秋)、 |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 |
2011 | 安徽(A) |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2010 | 福建 | 文化创意产业 |
2010 | 江西 | 红色旅游文化 |
2010 | 广西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009 | 陕西、湖北、天津 | 网络文明建设 |
2009上半年 | 北京 | 国民文明素质提高 |
2009年 | 山西 | 阅读文化经典 |
2008 | 安徽 | 手机短信文化建设 |
2008 | 山东 | 感恩意识 |
2007 | 浙江 | 文化发展问题 |
2007上半年 | 广东 | 农村文化建设 |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家、地方申论考查的文化类问题涉猎的领域也比较广泛,有基层文化建设、抗战精神、科技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输出、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文化改革与文化繁荣发展等,这些文化类申论题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与其他领域主题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如2015年国家的两套考查的“科技创新”,将文化和经济结合进行考查;2015年天津考查的“涵养公共意识”,将文化与社会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412多省考试考查的“文化输出”,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河北考查的“文化与城市建设”,将文化与社会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天津考查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将文化与生态、经济结合进行考查。复合主题让材料来源从单一走向多元,加大了考试难度。考生在备考时,要将文化与其他领域结合进行思考,多方面着手。
二是主题不重复,考过的一般不会再考。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备考时可以适当选择没有考过的文化主题进行重点备考。
以下将针对社会类主题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
近年来,国家、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的申论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民生问题,而且更加侧重对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社会主题已然成为申论最重要的命题领域,未来命题将延续这一趋势。加大对社会问题的考查力度,体现了和地方对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视。
2007-2017年社会类真题统计表
年份 | 省别 | 主题 |
2017 | 国家(省级) | 以水为师聚焦城市发展智慧 |
2017 | 国家(市级) | 水智慧与城市发展 |
2017 | 福建、甘肃、广西、贵州、海南、云南、宁夏、青海 | 勤于思考,用心忙碌 |
2017 | 安徽、湖北、湖南、内蒙古、山西、天津、、重庆、浙江、河北、黑龙江(省市) | 快与慢的平衡 |
2017 | 山东(A) | 汽车文明 |
2017 | 山东(C) | 互联网连接 |
2017 | 辽宁 | 底线 |
2017 | 黑龙江(公检法) | 网络伦理建设 |
2017 | 吉林(甲) | 树立正确财富观 |
2017 | 吉林(乙) | 基层就业多元化 |
2017 | 江西 | 特色小镇 |
2017 | 四川 | 网络文明建设 |
2016 | 江苏(A、B、C) | 家风涵养社风 |
2016 | 深圳(A、B类) | 建设国际化城市 |
2016 | 山东(A类) | 建设规范网络环境 |
2016 | 山东(C类) | 极简主义 |
2016 | 423公 | 大众创业 |
2016 | 广东(一) | 扶贫 |
2016 | 北京 | 劳动教育 |
2016 | 国家(省级) | 国民素质与大国意识 |
2015下半年 | 吉林(甲) | 社会工作 |
2015上半年 | 吉林(甲) | 街头艺人管理 |
2015上半年 | 吉林(乙) | 公共安全 |
2015 | 山东(C类) | 坚守理想,奉献青春 |
2015 | 山东(A类) | 农村法治 |
2015 | 425公 | 创新——打破惯性思维 |
2014 | 青海 | 教育公平 |
2014 | 江苏 | 家庭幸福 |
2014 | 国家(省级) | 社会心理问题 |
2014 | 国家(市级) | 社会心态 |
2014 | 大学生就业 | |
2014 | 山东(A类) | 治理航班延误 |
2014 | 黑龙江 | 未成年人保护 |
2014 | 上海(B) | 新型城镇化 |
2014 | 吉林(乙) | 教育减负 |
2013 | 天津 | 推动社会信任建设 |
2013 | 北京 | 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 |
2013 | 吉林(甲) | 全民健身 |
2013 | 吉林(乙) | 防灾减灾 |
2013 | 江西 | 流动人口科学管理 |
2012 | 国家(省级) | 社会道德问题 |
2012 | 国家(市级) | 公共安全问题 |
2012 | 贵州 | 城市规划 |
2012 | 上海(B) | 正确对待财富 |
2012 | 河北 | 公民道德建设 |
2012 | 吉林(乙) | 带薪休假 |
2012 | 安徽(B) | 微公益与学雷锋 |
2012 | 云南、宁夏、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春)、海南、湖北、广西、陕西、辽宁 | 动物保护 |
2011 | 国家(市级) | 农村地区教育和文化问题 |
2011 | 内蒙古 | 扶贫工作 |
2011 | 上海(B) | 发展志愿服务 |
2011 | 广东 | 职业病防治 |
2011 | 宁夏、海南 | 老龄化社会 |
2011 | 江西、云南、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春)、湖北、广西、贵州、天津、陕西、辽宁 | 全国人口普查 |
2010上半年 | 北京 | 全民健身 |
2010 | 广东 | 民工荒、民工权益维护 |
2009 | 黑龙江 | 城市道路规划 |
2009 | 上海 |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
2009 | 江西 | 金融危机下改善民生 |
2009 | 广西 | 公共服务 |
2009 | 甘肃 | 农民工进城务工 |
2009(春) | 内蒙古 | 大学生村官 |
2009 | 安徽 | 城市管理与摊贩的矛盾 |
2009下半年 | 北京 | 醉酒驾驶 |
2009 | 四川 | 大学生就业 |
2008 | 黑龙江 | “群租”现象 |
2008 | 湖南 |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
2008 | 吉林(乙) | 社会养老 |
2008 | 广东 | 社会救助 |
2008 | 天津 | 公共安全 |
2008 | 重庆 | 社会养老 |
2007 | 北京(社会在职) | 城市摊贩管理 |
2007 | 安徽 | 辅导培训 |
2007 | 云南 | 社会监管体系 |
2007 | 江苏 | 社会救助 |
2007 | 天津(上半年) |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 |
2007 | 黑龙江(B卷) | 维护外来务工人员权益 |
2007 | 内蒙古 | 大学生就业问题 |
2007 | 山东 | 网络募捐 |
2007 | 广西 | 公共安全 |
2007 | 湖北 | 食品安全问题 |
2007 | 湖南 | 烟花爆竹“禁改限” |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家、地方申论考查的重点依旧是社会类问题,涉及的范围有汽车文明、网络伦理建设、家风建设、大众创业、扶贫、社会心态、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考查面广,主题繁多,题材新颖,紧贴社会热点、焦点,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衔接、息息相关。
个人信息安全、互联网医疗结合、教育改革等主题在一些地区的考试中还尚未出现过,但这些都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议考生们要引起重视,未来申论考试,从这些角度进行命题的几率很大。
以下将针对生态类主题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
2012年,党的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两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生态主题将是公考申论命题的“潜力股”。
申论命题是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反映,对生态类主题的考查,必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按照新形势、新情况、新,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从理念到制度,从生产到消费,从资源环境的保护到经济社会的转型,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视野将会异常宽广,角度将会不断变换,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趋势。
2007—2017年生态类真题统计表
通过对2007—2017年国家、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申论真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有2个地方(包括国家)选取生态类热点进行命题;2008年,2个;2010年,3个(截止9月13号,国家2套);2011年,1个;2013年,1个;2014年,7个;2016年,1个;2017年,1个。
生态类主题的命题趋势具有两个特点:
年份 | 省别 | 主题 |
2017 | 陕西 | 绿色发展 |
2016 | 黑龙江(公检法) | 整治非法采砂 |
2014 | 河南、甘肃 | 垃圾处理 |
2014 | 山西、四川上半年 | 大气污染治理 |
2014 | 北京 |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2014 | 广东 | 绿色发展 |
2014 | 山东(C类) | 湿地保护 |
2013 | 重庆(下半年) | 限塑令 |
2011 | 国家(省级) | 黄河的治理开发与黄河精神 |
2010 | 国家(省级) | 海洋保护与开发 |
2010 | 国家(市级) | 海洋保护与开发 |
2010 | 浙江 |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
2010 | 湖北 | 湖泊的治理与保护 |
2008 | 国家 |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
2008上半年 | 深圳 | 整治大气环境污染 |
2007下半年 | 天津 | 建设生态文明 |
2007 | 江西 | 生态安全 |
二、考查角度偏少。角度偏少,了生态领域成为申论考试热点,但是,随着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生态类主题的考查将会出现变多的趋势,希望引起考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