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的大环境下,有效教学要将课堂教学中的分分秒秒都赋予生命的活力,使其涌动智慧的灵性,使学生的认知、技能、能力以及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最大限度。如何在小学教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教学中的效益问题。
一、具体操作
1、备课:
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本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并 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困生可能会出 现的知识性困难, 都要在备课前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指导 预习、教师解疑、拓展练习要有具体的教学设计。
2、上课:
课堂教学要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的教师 在课堂上要先展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后,师生互动,帮 助解决疑难, 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规律, 从而使学生从 “听众”的状态中出来,获得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教 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
(1)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准确、细化揭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自学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自测,还如何自学等。还要将学 生组成学习小组,结成学习对子,进行互帮互学的“兵教兵”活动。
(3)加强督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督导两个方面:①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 确保完成自学任务。 对后进生要多加关注, 帮助其掌握自 学方法,完成自学任务。 ②通过行间巡视、板书、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 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并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梳理、 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后,进入“后教”环节,教师的 具体任务是:①明确“ 教” 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主 要疑难问题。 ②明确“ 教” 的要求,教师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要找出规 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③明确“ 教” 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15分钟。也可以让学生当“小先生” ,由学生 代替教师讲述部分重点、难点。
(5)当堂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科学的知识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①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 15分钟, 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②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培养。不搞死记硬背。 ③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地、快节奏地按时 完成, 教师不做辅导, 学生不得抄袭。 并放手让学生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生共解决,达到数学生活化。
二、保障措施 :
1、加强领导,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导处数学教研组的作用,对数学课堂教学 改革进行宏观,发现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探讨。
2、全体教师要树立我要学, 我要改的课改信念, 形成群体力量, 广泛交流,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要正确认识课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学生配合不力,秩序混乱,教学内容庞大等问题,要树立信心,多研究,多实践,反复练习。
4、数学教师要结合平时的业务学习,教学实验,每节课后进行反思,及时把课堂上的收获, 遗漏、 缺憾等情况在自己的业务学习笔记上进行记录, 以便收集信息,为课改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