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与税收》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财政与税收
(二)开课对象:2010级金融与证券专业
(三)课程性质:
财政与税收是武夷山职业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财政与税收主要研究和阐述财政与税收的最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介绍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明确财政与税收科的研究对象、掌握财政与税收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还可以拓宽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从事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
经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财政与税收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牢固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财政与税收科的发展前沿。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财政与税收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财政与税收问题;学习掌握从财政与税收业务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财政概论
第一节财政及其特征
从财政现象到财政学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一般特征 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 财政学说及其发展
第二节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与干预 公共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公共财政的局限性
第三节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的含义 优化资源配置职能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的功能
第二节财政收入的构成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第三节财政收入的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第三章财政支出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含义与分类
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的分类 我国财政收支分类改革
第二节购买性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 投资性支出
第三节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补贴
第四节我国采购制度
采购的特点 采购的原则 采购的模式 采购的方式
第四章国债与国债制度
第一节国债的概述
国债的基本概念 国债的特征 国债的功能 国债的分类 我国国债的种类
第二节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国债产生的历史过程 国债产生的历史条件 我国国债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国债规模、结构与效应
国债规模 国债结构 国债的效应
第四节国债的运行
国债发行 国债交易 国债偿还
第五章 预算和财政管理制度
第一节预算
预算的概念、分类及其组成 预算的组织形式及其预算内容
预算周期 预算外资金
第二节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建立财政管理的原则 财政管理的原则 财政管理的内容 我国财政管理的变革
第六章 财政与货币
第一节货币
财政的概念及类型 财政目标 财政工具
第二节货币
货币的概念及类型 货币目标
第三节财政与货币配合
财政与货币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与货币协调配合的方式
第四节近年来我国财政实践
积极财政的运用 稳健财政的实施
第七章税收概论
第一节税收及其特征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税收分类 税收负担
第二节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税制结构 我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税法
第八章 流转课税
第一节
概述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要素 应纳税额的计算
的减免 的出口(退)免税 的征收管理 专用的使用和管理
第二节消费税
消费税概述 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制构成要素 应纳税额的计算 消费税出口退税制度 消费税的申报与缴纳
第三节营业税
营业税概述 我国现行营业税税制 营业税的计算 营业税的减免 营业税的申报与缴纳
第四节关税
关税的概念和分类 征税对象及纳税义务人 进出口税则 关税税率及运用 原产地规则 关税的完税价格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关税的减免 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征收管理
第九章 对所得额征税
第一节 所得额征税概述
所得额征税的类型 所得额征税的特点 所得额征税的税制设计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资产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一十章 对所得额征税
第四节 所得额征税概述
所得额征税的类型 所得额征税的特点 所得额征税的税制设计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资产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
第一节国际税收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国际税收的概念 国际税收的形成发展 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具体内容
第二节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的含义、确立原则 收入来源地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 公民管辖权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免
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对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式 对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法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第四节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定概述 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 我国缔结的国际税收协定
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税收征管里的法律依据 《征管法》的遵守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的设定
第二节税务登记管理
税务登记管理概述 账簿、凭证管理 纳税申报管理
第三节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
税款征收的原则 税款征收方式 税款征收制度 税务检查
第四节法律责任
一般税收的法律责任 违反税法的刑事责任
(六)学时数及具体分配:
学时数: 34 学时
学分数: 2 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五号宋体字):
教 学 内 容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合 计 |
第一章 财政概论 | 2 | 2 | |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2 | 2 | |
第三章 财政支出 | 2 | 2 | |
第四章 国债与国债制度 | 4 | 4 | |
第五章 预算和财政管理制度 | 2 | 2 | |
第六章 财政与货币 | 2 | 2 | |
第七章 税收概论 | 2 | 2 | |
第八章 流转课税 | 4 | 4 | |
第九章 对所得额征税 | 2 | 2 | |
第十章 财产、行为、特定目的和资源额 | 2 | 2 | |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 | 4 | 4 | |
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 | 4 | 4 | |
合 计 | 32 | 32 |
(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说明:
考核:采用闭卷考试。 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
二 、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财政概论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财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应掌握财政的概念及一般特征,了解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了解财政学说的发展,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公共财政的含义及特征,理解财政职能的含义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发展三大职能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及其特征
从财政现象到财政学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一般特征 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 财政学说及其发展
第二节 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与干预 公共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公共财政的局限性
第三节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的含义 优化资源配置职能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第二章财政收入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涉及财政收入的各种分类,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所有制构成和价值构成,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以及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概念,了解财政收入的各种形式,分析财政收入的构成,系统的把握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的功能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构成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第三章财政支出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涉及财政支出的各种不同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我国采购制度以及支出分类改革。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财政支出的基本概念,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和内容,熟悉我国采购的基本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含义与分类
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的分类 我国财政收支分类改革
第二节购买性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 投资性支出
第三节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补贴
第四节我国采购制度
采购的特点 采购的原则 采购的模式 采购的方式
第四章国债与国债制度
教学目的:国债是一国以财务任的身份,依据借贷原则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发挥公共职能、弥补市场缺陷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认识国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国债的功能及效应,熟悉国债发行、偿还、交易等操作环节;再次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债的规模、种类、发行条件与方式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债的概述
国债的基本概念 国债的特征 国债的功能 国债的分类 我国国债的种类
第二节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国债产生的历史过程 国债产生的历史条件 我国国债的历史发
第三节国债规模、结构与效应
国债规模 国债结构 国债的效应
第四节国债的运行
国债发行 国债交易 国债偿还
第五章 预算和财政管理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预算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组成部分,预算的组织形式及复式预算的主要内容,预算的周期以及预算外资金,财政管理及基本变革。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预算的概念和编制,熟悉复式预算的主要内容,理解预算外资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财政性资金,明确财政管理的实质是正确处理财政分配中的集权和分权关系,了解我国财政管理的变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预算
预算的概念、分类及其组成 预算的组织形式及其预算内容
预算周期 预算外资金
第二节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建立财政管理的原则 财政管理的原则 财政管理的内容 我国财政管理的变革
第六章 财政与货币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了财政类型,财政目标和工具,我国财政与货币协调配合的必要性,针对不同经济状态的财政与货币配合模式的选择,以及近年来我国对积极财政,和稳健财政的运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财政理论、财政目标和工具,熟悉各类财政及财政在我国经济中的运用,以及在我国财政与货币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
财政的概念及类型 财政目标 财政工具
第二节货币
货币的概念及类型 货币目标
第三节财政与货币配合
财政与货币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与货币协调配合的方式
第四节近年来我国财政实践
积极财政的运用 稳健财政的实施
第七章税收概论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涉及税收的形式特征、税率的基本形式、税收分类的标准和内容,掌握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进一步改革税制的思路。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了解我国税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过程,重点理解对于税收负担的衡量以及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收及其特征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税收分类 税收负担
第二节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税制结构 我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税法
第八章流转课税
教学目的:本章介绍我国税收制度中的主体流转税种类,、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的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熟练掌握各税收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并了解各税种的优惠和征收管理规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要素 应纳税额的计算
的减免 的出口(退)免税 的征收管理 专用的使用和管理
第二节消费税
消费税概述 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制构成要素 应纳税额的计算 消费税出口退税制度 消费税的申报与缴纳
第三节营业税
营业税概述 我国现行营业税税制 营业税的计算 营业税的减免 营业税的申报与缴纳
第四节关税
关税的概念和分类 征税对象及纳税义务人 进出口税则 关税税率及运用 原产地规则 关税的完税价格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关税的减免 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征收管理
第九章 对所得额征税
教学目的:本章介绍我国税收制度中对所得额征税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所得税的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并了解对所得额征税的优惠和征收管理规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所得额征税概述
所得额征税的类型 所得额征税的特点 所得额征税的税制设计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资产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一十章 对所得额征税
教学目的:本章介绍我国税收制度中的财产税、行为税、特定目的税和资源税等各类税的税制基本要素。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财产税、行为税、特定目的税和资源税的基本原理及其开征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些税种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各税种的优惠和征管规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所得额征税概述
所得额征税的类型 所得额征税的特点 所得额征税的税制设计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资产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国际税收作为税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不同于国家税收的概念、研究范围及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理解国际税收研究内容中的税收管辖权问题,系统地掌握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方法,熟练地掌握国际避税的方法及反避税措施;了解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税收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国际税收的概念 国际税收的形成发展 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具体内容
第二节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的含义、确立原则 收入来源地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 公民管辖权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实施情况
第三节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免
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对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式 对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处理方法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第四节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定概述 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 我国缔结的国际税收协定
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税收征收管理、税务检查以及税务违章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解税收征收管理的意义和税务检查的意义。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征管制度的内容,税务检查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税务违章处理的内容和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税收征管里的法律依据 《征管法》的遵守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的设定
第二节税务登记管理
税务登记管理概述 账簿、凭证管理 纳税申报管理
第三节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
税款征收的原则 税款征收方式 税款征收制度 税务检查
第四节法律责任
一般税收的法律责任 违反税法的刑事责任
三 、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 教材
《财政与税收》,单惟婷 主编, 中国金融 出版社, 2009 年出版。
2. 参考书目
《财政与税收》,岳松,陈昌龙 主编,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10 年出版。
《财政与税收》, 段志平 主编, 北京交通大学 出版社, 2008 年出版。
撰写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