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只有你自己能够欣赏到你的网页。现在该让世界上其他人看看你的杰作了。
客观条件具备了吗?
客观条件均已具备——很快你也将准备完毕。只要你有一些服务器空间和一个FTP工具就可以在因特网上发布自己的网站了。
如果你已开通上网业务,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可能会赠送免费的网页空间,比如它可能具有类似这样的网址:http://home.provider.com/~usernumber。不过,有可能你需要先将它激活。请从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处获得有关如何激活和使用该空间的信息。
如果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不提供免费网页空间,那么另外一种选择是自己上网获取免费网页空间。就像可以在Hotmail上申请免费e-mail信箱一样,你也可以在网上申请免费的网页空间。有一些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比如Angelfire(点击“Sign Up”,并选择“free membership”即可)申请过程只需几分钟。
要访问服务器,你需要知道主机名(比如ftp.angelfire.com)以及用户名、密码即可。
需要其它工具吗?
为了能够访问服务器并上传网页,你还需要一个FTP工具。你可能还没有这样的工具,但幸运的是,可以免费下载到FTP工具。
FTP工具有许多选择,FileZilla是较好的FTP工具之一,它是完全免费的。你可以从filezilla.sourceforge.net下载FileZilla。
如何上传网页?
下面讲述如何通过FileZilla上传网页到Angelfile提供的免费空间。尽管针对的是个例,但这里的步骤对于其他网页空间提供商或FTP工具来说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计算机连接上因特网之后,打开FTP工具。在Address框里输入主机名(这里是“ftp.angelfire.com”),在User框里输入用户名,在Password框里输入密码,然后点击“QuickConnect”按钮。你现在就应该可以访问服务器了。现在,你可以在左侧(“Local Site”)查看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在右侧(“Remote Site”)查看服务器上的文件。
你先在左侧(“Local site”里)找到你要上传的HTML文档及图像,然后双击它们,将它们传到服务器(“Remote site”)上。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你的网站啦!(比如,通过类似这样的网址http://www.angelfire.com/folk/htmlnet/page1.htm来浏览)。
如果你将一个网页文件命名为“index.htm”(或者“index.html”),那么它将自动成为站点的首页。也就是说,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http://www.angelfire.com/folk/htmlnet(未指定文件名)时,实际上打开的将是网页http://www.angelfire.com/folk/htmlnet/index.htm。
从长远来看,你最好购买自己的域名(www.your-name.com),而不是使用由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或者网页空间提供商免费提供的冗长而难记的网址。你可以从Speednames或NetworkSolutions等公司选购你所喜欢的域名。
第14课:Web标准及验证
在这一课,你将了解一些有关HTML的偏理论的知识。
关于HTML,还有什么要了解的?
你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编写HTML;同时,浏览器也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HTML。你可以认为HTML有很多种方言。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网站会在不同的浏览器上显示出不同效果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HTML发明人Tim Berners-Lee先生创办了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来致力于制订通用的HTML标准。但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程。
过去,在浏览器都要收费的年代里,Netscape曾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浏览器。那时的HTML标准是2.0和3.2。但是,作为市场份额达90%以上的Netscape,它不必、同时也没有太在意通用标准。相反地,Netscape创造了自己特有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其它浏览器上将不起作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几乎完全忽略了因特网。但不久之后,微软开始与Netscape竞争,并推出了IE浏览器。尽管IE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的早期版本在支持HTML标准方面比不上Netscape,但由于它是免费提供的(免费总是很受欢迎的),所以IE很快便成为最流行的浏览器。
微软从IE的第4版和第5版开始致力于对W3C HTML标准作更多支持。而Netscape则没有设法开发新版浏览器,只是继续供应已经过时的第4版浏览器。
其余的事,大家都知道,就不必提了。今天,HMTL标准已经发展到4.01版和XHMTL。现在,占据市场90%以上的份额的是IE浏览器了。IE也有自己特有的元素,但它也支持W3C HTML标准。同样地,其它的浏览器,比如Mozilla、Opera和Netscape等,都是既有自己特有的元素,也同时支持W3C HTML标准。
因此,只要你遵循W3C标准来编写HTML,你的网页将永远能在所有浏览器上显示出来。幸运的是,你在本教程学到的是XHTML,它是最新的、更严格、更纯正的HTML版本。
酷 !如何向别人透露HTML的版本信息?
HTML有很多不同种类,所以你需要告诉浏览器,你的HTML使用的是哪种“方言”(比如XHTML)。具体做法是采用文档类型声明。文档类型声明应写在HTML文档的开头部分:
例1: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一些文字
除了要给出文档类型声明以外(上例中第一行,它告诉浏览器这个文档是XHMTL),还需要在html标签中加入一些信息,也就是添加两个属性xmlns和lang。
xmlns是“XML-Name-Space”(XML名称空间)的缩写,其值固定为http://www.w3.org/1999/xhtml。关于名称空间,你只需了解这么多。但如果你希望作更多了解的话,可以登录W3C网站阅读有关名称空间(namespaces)的内容。
lang属性用于指定当前文档所使用的语言,其值采用ISO 639标准中列出的世界各国语言代码。上例中,我们指定文档采用的语言为英语(对应的属性值为“en”)。
通过HTML文档头部的文档类型声明,浏览器可以知道如何读取和显示你的HTML。今后,可以使用上例作为模板来编写你的HTML文档。
此外,文档类型声明在验证网页时也很有用。
验证? 为什么要验证文档?如何验证呢?
你可以用W3C的免费验证器(validator)来检查你的HTML文档是否符合你在文档类型声明中所指定的类型。
为了测试如何验证文档,请编写一个网页并将它上传到因特网上,现在,打开网页validator.w3.org,在网页里输入你网页的网址(URL),然后验证它。如果你的HTML没有错误,将显示成功信息。否则,你将会得到错误报告,它会详细告诉你出错的位置和原因。你可以在网页里故意制造一些错误,看看会返回什么样的结果。
这个验证器不仅仅对找错有帮助。有些浏览器会尽量修复HTML中的错误,按照它们推测的正确结果去显示网页。使用这样的浏览器,你会忽视网页中存在的错误。而该网页在其它的浏览器上看到的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甚至根本无法显示。所以,可以用验证器帮你找到可能被你忽视的错误。
请始终坚持验证你的网页,以确保它们能正确地显示。
第15课:最后提示
祝贺!你已经进入最后一课了!
我已经学到全部知识了?
你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HTML的知识,并且完全有能力创建自己的网站!不过,你所学到的只是基础知识,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掌握。但是你已经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最后这一课中,我们将给予一些最后提示:
∙首先,在HTML文档中,应保持正确的顺序与结构。令你的HTML文档具有良好的顺序与结构,不仅可以展示你的HTML技能,而且也方便自己阅读。
∙遵循标准,并且坚持验证网页。值得反复强调的是:确保编写纯正的XHTML,采用文档类型声明,并在validator.w3c.org上验证网页。
∙丰富网页的内容。记住,HTML只是为你提供在因特网上展示信息的途径,而具体信息应由你来提供。尽管漂亮的页面令人赏心悦目,但大多数人希望在因特网上获得有用的信息。
∙避免在网页里嵌入过多图片等花哨的东西。它们会降低网页的打开速度,并且有可能令浏览者感到不知所措。如果一个网页的打开时间超过20秒,那么它将失去高达50%的访问者。
∙记得把你的网站加入到搜索引擎/目录里,这样可以让更多人找到并欣赏你的网站。一般来说,你可以在各大搜索引擎(最主要的是Google,不过也有其它的,比如DMOZ、Yahoo、AltaVista、AlltheWeb和Lycos等)首页找到登录网站的链接。
∙在本教程中,你已经学会使用记事本来编辑HTML,它是一个简单易用的编辑器。不过也许你会发现使用更高级的编辑器更有助于编写HTML,因为它们能够提供较好的视图和更多的功能。你可以从Download.com网站上找到对不同编辑器的简要介绍及评论。
如何进一步学习?
首先,继续实践本教程所讲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研究别人的网站,你可以通过“查看源文件”(在浏览器的菜单栏上点击“查看”,然后选择“源文件”)来了解别人的网页是如何编写的。
第三,在因特网上搜索HTML的示例与文章。网上有许多站点都有非常好的HTML内容。
第四,在众多网上讨论版上学习并提问。两个最好的去处是:Newsgroups和Experts Exchange。在那里,你会遇到真正的专家,并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最后一点,但也同样重要,你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继续学习我们提供的CSS教程。
最后就是祝你与你的新朋友HTML相处愉快。
因特网上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