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14:07
文档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篇一活动内容:漂亮的帽子活动目标:1、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练习粘贴到技能;2、体验装饰的乐趣,锻炼小手的灵活性。活动准备:1、兔子舞音乐2、各种颜色的皱纹纸3、在一张蓝色背景的长方形纸上均匀画上各种各样的“帽子”活动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幼儿戴帽子跳舞、游戏,体验跳舞的乐趣,激起幼儿对帽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跟我一起跳舞,好吗?我们戴着帽子跳舞热不热?请小朋友把帽子摘下来!看一看你戴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颜色的?上
推荐度:
导读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篇一活动内容:漂亮的帽子活动目标:1、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练习粘贴到技能;2、体验装饰的乐趣,锻炼小手的灵活性。活动准备:1、兔子舞音乐2、各种颜色的皱纹纸3、在一张蓝色背景的长方形纸上均匀画上各种各样的“帽子”活动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幼儿戴帽子跳舞、游戏,体验跳舞的乐趣,激起幼儿对帽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跟我一起跳舞,好吗?我们戴着帽子跳舞热不热?请小朋友把帽子摘下来!看一看你戴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颜色的?上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一

    活动内容: 

    漂亮的帽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练习粘贴到技能; 

    2、体验装饰的乐趣,锻炼小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兔子舞音乐 

    2、各种颜色的皱纹纸 

    3、在一张蓝色背景的长方形纸上均匀画上各种各样的“帽子”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幼儿戴帽子跳舞、游戏,体验跳舞的乐趣,激起幼儿对帽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跟我一起跳舞,好吗?我们戴着帽子跳舞热不热?请小朋友把帽子摘下来!看一看你戴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戴帽子吗? 

    教师小结:冬天戴上帽子可以保暖。” 

    师:“我带来了更好玩的帽子你们想不想看?请你们把帽子轻轻地挂在黑板上。刚才大家带来了这么多好看的帽子,我也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帽子,你们想不想看?好看吗?怎么样就 

    变得很好看呢?你打算怎样装饰呢?现在,我来变一变,看看能不能变出更好看的帽子来?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看看,好看吗?” 

    二、欣赏观察范例帽子,激起幼儿装饰的乐趣。 

    展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观察、比较、讨论。 

    1、欣赏范例帽子:师:“这个帽子和刚才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帽子上这些小圆点都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先拿一张皱纹纸,用手捏一捏,咦!变出来了,然后把小圆点在浆糊里蘸一下,再贴到“帽子”上就可以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2、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体验装饰的乐趣。 

    师:“今天有很多帽子要参加聚会,可是想请大家帮忙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咱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分析: 

    用与同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同学更关注生活和自身周围的事物,也让同学由此和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同学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身的观察、感知表示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同学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引导同学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示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把自身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的。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发明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假如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同学,同学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 

    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四

    认知目标: 

    了解白桦林的基本常识、生长环境、结构特征等 

    技能目标: 

    掌握水粉的绘画技巧,背景与主体之间的先后处理的主次关系,感受白桦树的独特表现形式 

    审美和情感目标: 

    让孩子们深切感受色彩间的穿插融合,感受色彩大家庭之间的冷暖对比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水粉绘画技巧,以及画面的主次关系。 

    教学难点: 

    白桦树的造型表现形式和色彩的运用。 

    教学准备: 

    图片、卡纸、铅笔、水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老师展示几幅图片让大家欣赏欣赏,聪明的小朋友告诉老师,图片上是什么。 

    2、(学生看图片)“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都是什么呀?”“这些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么?” 

    二、传授新知识 

    (一)图片讨论 

    1、看过这么多树的图片,老师先不告诉你们我们今天要画的是哪种树,我先让小朋友们根据图片给老师讲讲这些树在造型上的特点以及你们所了解的关于这些树的知识。 

    2、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想法。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老师从你们那学到了好多知识呢。 

    4、好,现在老师来揭晓我们今天要画的主角:白桦树。 

    (二)播放白桦树的图片 

    5、现在我们重点来讨论和了解一下关于白桦树的特点和知识。 

    6、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发言以及自己所普及的知识。 

    小结:好,今天我们小朋友们的发言都非常的积极,也都回答得特别棒。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好多小朋友以及等不及要拿起手中的画笔了,那我们就开始画出美丽的白桦林吧。 

    三、学生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作画期间,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抓住了白桦树的特征以及前后色彩明暗的区别。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小朋友们很好的了解了白桦树的造型特点,还有一定要牢记我们在作画时主体和背景的主次关系。回家记得温习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好,下课! 

    六、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是《白桦林》。这堂课主要是通过水粉来表现,让孩子们在了解了基本的白桦树的造型后通过水粉技法来表现白桦林的特色和美丽。运用水粉时学习到了两个知识点:背景和主题的主次关系、冷暖色的熟练运用。这堂课的)牛牛范文●.(学习提高了孩子们对于水粉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偏重于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图片少而广,包括具有雕塑美感的欧洲园艺,又有带有石灯、石板步丁的日本庭院,还有淘制花盆编结成的各种景观等、按照教材上课,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只是欣赏了解、教师难备课,课也容易空洞,学生又没有设计基础和生活经历,很难参与讨论,教学很难展开、学生分析: 

    现代初中生非常功利,在教学中碰到许多学生都认为美术对他没有什么用,欣赏课都是很表面的、学生只注重文化课学习,对于美术课学习在态度上很不端正、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堂设计中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感兴趣或经历过的事情出发、美术课在学生看来,应该有动手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设计练习,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都比较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通过本课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设计、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4、了解形式美感与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 

    教学难点: 

    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整合学科: 

    历史,音乐 

    设计思路: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让学生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行设计,符合《标准》以及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学生生活贴切,学生有话可说,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分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能较好的开展讨论和实践的一种教学形式、校园环境设计重在学生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是实践——设计,设计也需学生间的协作、采用分组教学非常适合本课的教学需要、按8人一组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一张学校平面图、 

    教学过程: 

    1、调查了解,导入新课、展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缺憾的图片(课前拍摄校园实景) 

    提问: 

    A、学校喷泉好看吗,符合学校的环境吗? 

    B、你喜欢校园主雕塑吗,适合校园的气氛吗? 

    C、你喜欢校园建筑吗,下雨天你在走廊摔过跤吗,你喜欢教学楼的楼梯吗? 

    D、你喜欢学校的绿化吗? 

    E、校园整体环境符合你的需求吗? 

    (环境艺术的重要性: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 

    2、知识解析:现代环境艺术的概念、 

    现代环境艺术是一种多学科的、全方位的、多元素的空间表现的艺术、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环境艺术设计,小到公共建筑的一个大厅、公园的一个角落、居室设计和路牌标志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一般分外部环境艺术设计和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指建筑、雕塑、路牌标志、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后者是指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 

    3、优秀环境艺术设计欣赏:(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旅馆中庭共享空间的设计——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 

    新加坡泛太平洋大酒店的大厅设计等图片展示 

    学生思考:波特曼设计有什么特色?(环境艺术以人为主的指导思想) 

    北京香山饭店——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谈谈这些作品在环境艺术创造上有什么特点?(讲究气氛、意境、特色和时代感,发挥环境艺术以“境“感人,贵在整体的语言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优秀作品欣赏 

    4、师生讨论:校园环境的气氛和特点、(宽敞明亮、活跃、清净、优美等) 

    5、分组设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 

    A、校园环境特点,确定设计思路、 

    B、以人为主,创造校园环境,注重功能与形式、环境与建筑的结合、 

    C、雕塑、喷泉、绿化等标注,文字说明、 

    6、成果评价:(师生共评)平面图展示,同学文字说明、 

    7、课堂小结、课后修改设计意见,形成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线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 

    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二、尝试画线 

    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学习 

    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 

    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 

    五、总结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提线纸偶 篇七

    教材分析: 

    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易于学生接受,通过利用多种材料动手做一做、编个故事演一演的过程,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在编排故事情节、角色分配、偶戏形象制作、布景设计、音乐伴奏、偶戏表演等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的群体力量,展示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提线纸偶。 

    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 

    教具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方法:绑、粘、剪贴、编等。 

    三、小组合作: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色彩的色相 篇八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识的课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欣赏生活中色相的呈现以及各类艺术作品中色相的利用,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理解色彩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人美版第九册教案第十课色彩的色相色彩的色相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具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色彩的色相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居室设计的基础知识,尝试色彩的搭配方法、 

    2、提高学生对居室设计色彩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色彩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合理的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布置一个和谐温馨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得极大丰富,家这个生活空间,其功能由实用性渐渐趋向于精神世界的个性张扬、我们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一起探讨这门关于家的艺术——室内设计、(板书课题) 

    二、发展: 

    家因人们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等不同的因素而彰显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我想请同学们到我的家里去参观一下,看老师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运用了哪些美术手段进行美化装饰?你看要对一个居室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要考虑哪些基本要素呢?(思考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播放自制视频:)看完归纳六要素,见幻灯片、央视有一个栏目叫《交换空间》,同学们知道吗?这个节目是由两个家庭互换,按照对方的要求,去装饰调整他的居室、老师带来了这个节目的片段,我们看一下这个居室装修前后的变化。(欣赏视频) 

    同学们这个居室的变化大不大?(大)这个居室除了它的装饰和布局和以前略有不同,变化的就是?(色彩)看来,色彩要素在居室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使居室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觉,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居室设计中的色彩要素。(板书副标题) 

    三、新授: 

    1、色彩联想: 

    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不同的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当我们看到某种色彩时,会将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或某种事物联想到一起、比如说,我们看到红色,大家会联想到?(火、太阳等),这些东西带给我们的诸如温暖、热烈的感觉,又会对我们的情感产生影响,这叫做“色彩的联想”、(板书)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去感悟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看它带给我们什么感受?(播放幻灯片) 

    通过欣赏,同学们谈谈这些色彩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自由发言) 

    同学们对色彩有着敏感的感悟能力,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将色彩的联想运用到我们的居室设计中呢? 

    2、色彩的冷暖 

    我们看色环,有冷色系与暖色系、居室设计要首先确定冷暖色系作为主色调,欣赏图片、当然任何色系的运用,都要注意主色调与点缀色的搭配,否则便过犹不及、那么,怎样搭配才合理呢? 

    3、色彩搭配: 

    先看两个图片:A、B两图,居室布局,家具样式都是一样的,但是色彩搭配却不一样,他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种搭配方式?(自由发言) 

    色彩搭配并不是将你喜欢的颜色一股脑简单的堆砌在一起、对照色环,分析两图的色彩的位置关系,引出邻近色搭配和对比色搭配,并欣赏相关色调的房间,谈谈感受: 

    邻近色搭配:和谐、宁静、温馨、理智、柔和 

    对比色搭配:活泼、鲜明、明朗、热情、华丽 

    还有一种是只用一种色相,通过改变明度与纯度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叫做:“同种色搭配”看幻灯片,注意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几种色彩搭配方法?(三种) 

    四、实践: 

    现在老师分到各小组一个布局相同的居室模型,请同学们当色彩设计师、现在小组商量一下,准备用什么样的色彩去装饰它,让它变得更加和谐温馨?(幻灯片出示问题) 

    3分钟后交流,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把设想的方案变为现实,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完成后我们将评出室内设计师,有神秘大奖颁发哦、开始制作、 

    五、展示交流: 

    相同的居室经过同学们的设计,变成了五彩纷呈,具有独特魅力的居室、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一下作品,互评、颁发奖杯、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的设计能力都很强、色彩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不仅居室设计,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显示色彩的魅力,希望今天的学习能使你以后的生活焕发光彩!下课、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的: 

    1、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同学的发明精神。 

    2、 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 

    3、 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同学作品若干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1、《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方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这幅画胜利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4、 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局部,便其中一局部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局部与这局部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吧黎圣母院》。 

    5、 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胜利之处在哪里? 

    三。作业练习: 

    (1) 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安排下节课工具 

    课后记:对于上节课来说,这节好多了,有了透视的一点基础,对于比例就比较好理解和接受,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收效好了很多。 

文档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篇一活动内容:漂亮的帽子活动目标:1、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练习粘贴到技能;2、体验装饰的乐趣,锻炼小手的灵活性。活动准备:1、兔子舞音乐2、各种颜色的皱纹纸3、在一张蓝色背景的长方形纸上均匀画上各种各样的“帽子”活动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幼儿戴帽子跳舞、游戏,体验跳舞的乐趣,激起幼儿对帽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跟我一起跳舞,好吗?我们戴着帽子跳舞热不热?请小朋友把帽子摘下来!看一看你戴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颜色的?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