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 整理与复习 | 第1-3 课时 | ||
设计者 | 张鸿武 | 执教者 | 五 年级 | |
教 学 目 标 | 1.回顾前三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不同角交流学习中的体会。 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内容,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 |||
重点 难点 | 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的内容。 难点:理解并掌握整理所学知识的方法。 | |||
资源 利用 | 课件 | |||
教 后 记 |
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 | 执教者补充 |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学了三个单元,请你把这三个单元的知识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汇报 3.教师板书(1)小数除法 (2)轴对称与平移 (3)倍数与因数 二、探索新知 (一)我学到了什么? 1.复习“小数除法” (1)回忆一下在第一单元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指名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2.复习“轴对称和平移” (1)回忆一下在第二单元里我们学到了什么? (2)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方法。 3.复习“倍数与因数” (1)出示“倍数与因数”的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倍数与因数”的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出示44页的列表,要求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结果。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6页第1题,先让学生竖式计算,再指名说一说每一步的含义。 2.教材第46页第2题,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可以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3.教材第46页第3第题,学生理解题意后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
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 | 执教者补充 |
第二课时 一、直接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理与复习” 二、探索新知 (一)总结“我们成长足迹” 1.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认真思考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 3.指名说一说学习收获: 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师归纳: (1)从百数表中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找出2、3、5的倍数的特征。 (2)小数除法可以转化为整数除法。 (3)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的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 (二)拓展:“我提出的问题” 1.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整数除法,分数除法该如何算呢? (1)指名读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指名汇报。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第45页后面的三个问题。 (1)指名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疑问。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6页第4题 让学生先画一画再找出18的因数。 2.教材第47页第8题 引导学生按题意画一画,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全班欣赏。 3.教材第47页第9-10题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上你认为自己表现如何? |
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 | 执教者补充 |
第三课时 一、直接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整理与复习”的解决问题部分题目。 二、基本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第11题 师:从情境图中我们获得哪些信息? 让学生完成。 2.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第13题 先引导学生阅读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思考解决。 三、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第12题 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信息,然后再解决问题,最后全班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第14题 寻找““,教师引导学生用筛选法。 四、数学日记 教师先让演根据前两节课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过程,尝试撰写数学日记,小组交流后,组织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