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0.07的积是(位小数。
2.王师傅3分钟做6个零件,每分钟做(个零件,每个零件需要(分钟。
3.小东在计算一道小数乘法题时,误将7.2看成了2.7,算出的结果是8.1,正确结果应该是(。
4.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2元,文文家上个月的用水最为18吨。应缴水费(元。
5.桌子上有一些反扣着的扑克牌,其中红桃有3张,黑桃有5张,方片有7张,随意摸一张,摸出(的可能性最大。
6.教室门前的花圃里有黄花a朵,红花比黄花的2倍少4朵,花圃里有红花(朵。当a=8时,两种花一共有(朵。
7.一个三角形面积是24cm2。它的底边是8cm,那么这个三角形这条底边上的高是(。
8.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相比,(变了,(没变。
9.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4.2平方厘米,上、下底之和是18厘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厘米。
10.在一条长432米的小路一侧每隔24米栽一棵桃树,起点和终点处都要栽,一共需要桃树(棵;每两棵桃树之间再栽一棵梨树,一共需要梨树(棵。
11.下面的算式中积是两位小数的算式是( )。
A.2.3×5 .2.3×0.5 .23×5 .0.23×0.05
12.2.4×0.56+0.56×7.6=(2.4+7.6)×0.56运用的是( )。
A.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无法确定
13.数学期中考试,王强所在的五(1)班一共有45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30名同学的成绩在90分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强的成绩一定在90分以上 .王强的成绩可能在90分以上 .王强的成绩不可能在90分以上
14.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用数对(2,5)、(10,5)、(2,8)来表示,则这个长方形的另一个顶点应记作( )。
A.(5,10) .(10,2) .(8,10) .(10,8)
15.一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 .4 .6 .8
16.如果6x÷☆=3的解是x=13,那么☆是( )。
A.26 .39 .6.5
17.直接写出得数。
0.6×0.7= 0.8×10= 3.9÷0.01= 2.33×0.2×5=
0.25×8= 1.5÷30= 1.86+2.4= 3.2-1.6+2.8=
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19.解方程。
3.85+1.5x=6.1 0.4x-4×5.6=22.4
9(x-1.5)=13.5 12.3x-7.5x=57.6
20.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的过程。
21.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的单价如下表。(“■”代表0~9其中的1个数字)
物品 | 大米 | 面粉 | 食用油 |
单价 | 6.■8元/kg | 8.2■元/kg | 47.50元/瓶 |
(2)李叔叔买了2瓶食用油,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2.按要求在方格纸中作图并填空。
(1)画出长方形ABCD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旋转后,C点的对应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3)将长方形ABCD按2∶1放大后画在合适的位置。
(4)观察并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23.聪聪的爷爷买了一箱苹果和一把香蕉,共花了1.3元。这把香蕉重多少千克?
24.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长4.5千米的水渠,各从一端相向施工,20天完工。甲队平均每天修100米,乙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5.甲、乙两个水池中原来共存水60吨。甲池放水1小时用去了5吨,乙池进水1小时增加了7吨,现在甲池中的水比乙池少4吨。
(1)现在两个水池存水多少吨?
(2)原来乙池中存水多少吨?
26.某公园有一块梯形草坪(如图),绿化队计划把它扩建成一个长方形。受条件,扩建时只把梯形草坪的上底延长,下底和高不变。
①扩建后,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提示可以在图上画一画!)
②在扩建的部分铺草坪,草坪的单价是7.8元/m2,购买草坪的预算是1600元。预算的钱够不够?
27.体育课上,五(2)班42名同学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都是2米,这个圆圈的周长是多少米?
28.(1)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充电问题日益突出,某大学为解决校园内充电难、乱停乱放问题,决定在校园安装10个充电区,每个充电区安装的长度都是45米,每隔0.9米安放一个充电桩(两端都安)。每个充电区要安装多少个充电桩?
(2)一般电动车每小时充电用电量是0.14度电,9小时左右充满。如果每度电收费1.6元,充5小时需要多少钱?
【参】
1.四
【解析】
5.03×0.07积的末位数字是1,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则积是一个四位小数,据此解答。
5.03×0.07的积是( 四 )位小数。
【点睛】
掌握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 2 0.5
【解析】
先用零件总数除以时间,求出每分钟做多少个零件;用时间除以零件总数求出每个零件需要几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6÷3=2(个)
3÷6=0.5(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3.6
【解析】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用错误结果÷错误的因数=另一个正确的因数,再用7.2×另一个正确的因数,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8.1÷2.7=3
7.2×3=21.6
【点睛】
关键是熟悉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4.2
【解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12吨以内的费用,以及超过12吨的部分的费用,然后求和,求出应缴水费多少元即可。
2.5×12+3.2×(18-12)
=30+19.2
=49.2(元)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段计费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5.方片
【解析】
根据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因为7>5>3,所以摸出方片的可能性最大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可能性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6. 20
【解析】
红花比黄花的2倍少4朵,则有红花数量=黄花数量×2-4,据此表示出红花数量,再代入求值即可。
红花数量:
当a=8时,红花数量是:(朵)
两种花一共有:(朵)
【点睛】
本题考查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和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代入求值的方法。
7.6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4×2÷8
=48÷8
=6(cm)
【点睛】
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8. 面积 周长
【解析】
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底边的邻边,则长方形周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较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高的大小关系,即可求得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关系,据此解答。
由图可知,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底边的邻边,则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高。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底边+邻边)×2
因为(长+宽)×2=(底边+邻边)×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因为长×宽>底×高,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综上所述,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相比,( 面积 )变了,( 周长 )没变。
【点睛】
分析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大小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8
【解析】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由此即可知道:高=面积×2÷(上底+下底),把数代入求出梯形的高。
34.2×2÷18
=68.4÷18
=3.8(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熟练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
10. 19 18
【解析】
根据题意知,两端都植树,棵数=间隔数+1,可以得出这条小路一侧可以栽的棵数;每两棵桃树之间再栽一棵梨树,就是在两棵桃树的间隔栽梨树,桃树的间隔数就是要栽梨树的棵树。
432÷24+1
=18+1
=19(棵)
18×1=18(棵)
【点睛】
本题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是理解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
11.B
解析:B
【解析】
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积,再找出积是两位小数的算式。
A.2.3×5=11.5;
B.2.3×0.5=1.15;
C.23×5=115;
D.0.23×0.05=0.0115;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熟练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2.C
解析:C
【解析】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逆运用为ac+bc=(a+b)c,据此解答即可。
2.4×0.56+0.56×7.6=(2.4+7.6)×0.56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点睛】
明确乘法分配律的运算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B
解析:B
【解析】
30名同学的成绩在90分以上,这30名同学可能包括王强,也可能不包括王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A.王强的成绩可能在90分以上,也可能在90分以下,选项说法错误;
B.王强的成绩可能在90分以上,说法正确;
C.王强的成绩可能在90分以上,也可能在90分以下,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大小,可以用“一定”“经常”“偶尔”“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14.D
解析:D
【解析】
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根据数对找出各点在方格纸中的对应位置,依次连接各点,并在图中标注各点名称,据此解答。
如图所示,这个长方形的另一个顶点应记作(10,8)。
故答案为:D
【点睛】
根据数对找出各点在方格中的对应位置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都扩大2倍,也就是说(上底+下底)的和扩大了2倍,高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一定也扩大了2×2=4倍。
2×2=4
则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
故选:B
【点睛】
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是:S=(a+b)×h÷2;两个加数都扩大几倍,它们的和也扩大几倍。
16.A
解析:A
【解析】
把x的值代入等式中,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算式两边同时除以3,求出☆即可。
6x÷☆=3
6×13÷☆=3
78÷☆=3
☆=78÷3
☆=26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求数值即可。
17.42;8;390;2.33
2;0.05;4.26;4.4
【解析】
18.456;3.23;3.04
【解析】
根据小数乘除法的笔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保留;除法用商除数被除数进行验算。
验算:
19.x=1.5;x=112;
x=3;x=12
【解析】
3.85+1.5x=6.1,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3.85,再同时÷1.5即可;
0.4x-4×5.6=22.4,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4×5.6的积,再同时÷0.4即可;
9(x-1.5)=13.5,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9,再同时+1.5即可;
12.3x-7.5x=57.6,先将左边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3.85+1.5x=6.1
解:3.85+1.5x-3.85=6.1-3.85
1.5x÷1.5=2.25÷1.5
x=1.5
0.4x-4×5.6=22.4
解:0.4x-22.4+22.4=22.4+22.4
0.4x÷0.4=44.8÷0.4
x=112
9(x-1.5)=13.5
解:9(x-1.5)÷9=13.5÷9
x-1.5+1.5=1.5+1.5
x=3
12.3x-7.5x=57.6
解:4.8x=57.6
4.8x÷4.8=57.6÷4.8
x=12
20.8;0.65;
17.5;3.5
【解析】
(1)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运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
(3)运用除法性质a÷b÷c=a÷(b×c)进行简算;
(4)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1)
(2)
(3)
(4)
21.(1)不够;见详解
(2)5元
【解析】
(1)从表中可知,大米的单价超过6元,看作6元;面粉的单价超过8元,看作8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计算出买10kg大米和5kg面粉的价钱,再相加,就是总价,与带的100元相比较,如果大于或等于100元,就不够,反之就够。
(2)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2瓶食用油的价钱,再用付给售货员的100元减去总去2瓶食用油的价钱,就是应找回的钱数。
(1)6.■8≈6
8.2■≈8
6×10+8×5
=60+40
=100(元)
6.■8×10+8.2■×5>100,不够。
答:不够,把大米的单价看作6元、面粉的单价看作8元,都比实际的单价少,总价正好是100元,那么实际的总价大于100元,所以不够。
(2)47.5×2=95(元)
100-95=5(元)
答:应找回5元。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以及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2.C
解析:(1)见详解
(2)(6,5)
(3)见详解
(4)2∶1;4∶1
【解析】
(1)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①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②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③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④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2)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及旋转后点C所在的列与行,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来;
(3)将长方形ABCD按2∶1放大,则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3×2=6,宽是2×2=4,据此画图;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写出周长的比和面积的比。
(1)作图如下:
(2)旋转后,C点的对应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5)。
(3)作图如下:
(4)(2+3)×2
=5×2
=10
(4+6)×2
=10×2
=20
20∶10=2∶1
2×3=6
4×6=24
24∶6=4∶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旋转后的图形、用数对表示位置、比的意义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等,要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和作图方法,并熟练运用。
23.4千克
【解析】
根据题意,一箱苹果15千克,每千克11元,依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苹果花掉的钱数,再用总钱数减去买苹果花掉的钱数,求出买香蕉所用的钱数,再用买香蕉所用的钱数÷单价=香蕉的重量,列式解答即可。
11×15=165(元)
1.3-165=24.3(元)
24.3÷4.5=5.4(千克)
答:这把香蕉重5.4千克。
【点睛】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先认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24.125米
【解析】
把乙队平均每天修的长度设为未知数,等量关系式:(甲队平均每天修的长度+乙队平均每天修的长度)×两队合作需要的天数=这条水渠的总长度。
4.5千米=4500米
解:设乙队平均每天修x米。
(100+x)×20=4500
100+x=4500÷20
100+x=225
x=225-100
x=125
答:乙队平均每天修125米。
【点睛】
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5.(1)62吨
(2)26吨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个水池中原来共存水60吨。甲池放水1小时用去了5吨,乙池进水1小时增加了7吨,则现在比原来的存水多了7-5=2吨,据此解答即可。
(2
解析:(1)62吨
(2)26吨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个水池中原来共存水60吨。甲池放水1小时用去了5吨,乙池进水1小时增加了7吨,则现在比原来的存水多了7-5=2吨,据此解答即可。
(2)设原来乙池中存水x吨,则原来甲池存水(60-x)吨,根据现在甲池中的水比乙池少4吨,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1)60+(7-5)
=60+2
=62(吨)
答:现在两个水池存水62吨。
(2)解:设原来乙池中存水x吨,则原来甲池存水(60-x)吨。
x+7-(60-x-5)=4
x+7-(55-x)=4
x+7-55+x=4
2x=52
x=26
答:原来乙池中存水26吨。
【点睛】
本题考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6.①200平方米
②够
【解析】
①增加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②增加的面积×每平方米价格,求出实际费用,与预算比较即可。
①50×20-
解析:①200平方米
②够
【解析】
①增加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②增加的面积×每平方米价格,求出实际费用,与预算比较即可。
①50×20-(50+30)×20÷2
=1000-80×10
=1000-800
=200(m2)
答: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00平方米。
②200×7.8=1560(元)
1560<1600
答:预算的钱够。
【点睛】
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梯形面积公式。
27.84米
【解析】
五(2)班42名同学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学生的人数等于间隔数,则这个圆圈的周长=间距×间隔数。
(米)
答:这个圆圈的周长是84米。
【点睛】
本题考查植树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
解析:84米
【解析】
五(2)班42名同学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学生的人数等于间隔数,则这个圆圈的周长=间距×间隔数。
(米)
答:这个圆圈的周长是84米。
【点睛】
本题考查植树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8.(1)51个;(2)1.12元
【解析】
(1)用充电区安装长度除以间隔长度,求出间隔个数。因为两端都安充电桩,则用间隔个数加上1,即为充电桩个数。
(2)用每小时充电用电量乘充电时间,再乘每度电的
解析:(1)51个;(2)1.12元
【解析】
(1)用充电区安装长度除以间隔长度,求出间隔个数。因为两端都安充电桩,则用间隔个数加上1,即为充电桩个数。
(2)用每小时充电用电量乘充电时间,再乘每度电的钱数,即可求出充电花费的总钱数。
(1)45÷0.9+1
=50+1
=51(个)
答:每个充电区要安装51个充电桩。
(2)0.14×5×1.6
=0.7×1.6
=1.12(元)
答:充5个小时需要1.12元。
【点睛】
第一小问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是明确充电桩个数=间隔数+1。第二小问考查经济问题,注意充电时间是5小时而不是9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