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思维与创新思维
一、单选题
1,简约经济原则是英国人(奥卡姆)提出的。
2,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抽象性思维)。
3,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4,按照创新的领域划分,可将创新分为(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文明创新)。
5,思维的本质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6,灿烂的华夏文明是古代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奇葩,思维创造的顶峰时代的典型代表是春秋时期的(道家、儒家和墨家)
7,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名言的欧洲哲学家是(笛卡尔)
8,将思维划分为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的分类依据的是( 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
9,.思维具有辨别好坏、真假、对错的特征,这是指( 思维的批判性)
10,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形象性思维 )
11,创新依据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
12,按照创新的领域可以将创新划分为(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
13,将思维的特质描述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笛卡尔)
14,下列属于创新的社会性的表现是( 竞争性 )
15,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能够迅速地涌现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属于思维的( 流畅性 )
16,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 (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
17,创新的主要特征有( 智能性、社会性和团队性)
18,思维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这是指( 思维的概括性 )
19,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将思维分为( 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
20,按照创新的主体可将创新分为( 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 )
21,“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这句话出自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 )
二、多选题
1,思维的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2,创新思维的两种超越:自身超越和境界超越
3,境界超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前提超越)(逻辑超越)(关系超越)
4,创新的表现方式有(新产品和新服务,老产品的新用途,新的研究方法,新观念和新理论,纯粹的思想结晶)
5,思维的本质 特征主要有( 间接性,概括性,内隐性 )
6,创新的主要特征包括(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 )
7,创新思维的基本含义包含( 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
8,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9,根据思维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 直觉性思维,逻辑性思维 )
三、填空题
1,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2,把创新思维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来看待,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3,创新的表现方式有(新产品和新服务)(老产品的新用途)(新的研究方法)(新观念和新理论)(纯粹的思想结晶)
4,创新的主要特征是(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
5,创新按照领域来划分可分为(科技创新)(社会创新)(人文创新)
6,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维发展的顶峰时期,产生了三大代表性学派,这就是儒家、道家和(墨家)
7,思维是(人脑)的机能。
四、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是一种能动性思维模式的选择。
五、简答题
1,创新思维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是什么:P42
答:(1)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2)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
(3)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2,结合实际谈谈创新思维的表现方式: P18
3.简述创新思维及其本质。 P28
4.常见的思维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15
六、案例分析
1,在南极越冬,需要做好充分的越冬能源准备工作。有一次,日本南极探险队在做这种准备工作时,因为准备不充分,遇到了一个难题。当他们用运输船把汽油送抵南极越冬营地码头,再用输道将汽油引至越冬营地时,结果发现,输道长度不够,离营地还有一段距离,这输道就没了。怎么办?再回日本运些过来,一去一回,那冬天都过去一半了,根本就不可能。寻找代用品,茫茫南极,哪里会有输道这样的代用品?探险队员一时间傻了眼,难道就因为这个输的缺乏让越冬计划落空?情急之下,探险队长西掘荣三郎产生一个奇妙的想法:利用南极的寒冷气候来做一种从未有过的输道。
南极气候寒冷,水冻为冰,但如何将冻冰变为管道?西掘荣三郎更具体地说明了他的设想,他说:我们带来许多医疗用的绷带,我们也有足够的水。把绷带缠在已有的铁管上,再在缠绕的绷带上面淋上水,在南极气候条件下,它会很快结成冻冰。然后我们从冻冰绷带里拔出铁管,这不就成了冰为外表、缠绕绷带为中空的冰管了吗?我们可以把这些冰管一段一段地连接起来,汽油就可以引至越冬营地,我们的南极越冬计划就可以实现了。
请问:
(l)创新思维有两种超越,一种是自身超越,一种是境界超越。西掘荣三郎的奇妙想
法属于哪种超越,为什么?
(2)自身超越和境界超越分别有哪几种情形?
2,发现新的哥伦布在一次庆功宴上,面对王公贵族对他的新发现的嘲笑,向嘲笑者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他拿起餐桌上的一个鸡蛋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
这样一个简单明确的问题,王公贵族们摆弄了一阵子,得出了一个结论:把鸡蛋竖起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哥伦布从餐桌上拿过鸡蛋,往桌子上一磕,再朝上把鸡蛋置于桌面,鸡蛋稳稳地竖起来了。王公贵族们哄笑着说:“像这样竖鸡蛋,谁都竖得起来。”
哥伦布答:“这是很简单,但在这之前,你们就怎么想不到这一点呢?”王公贵族们就再也不吱声了。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哥伦布的这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其本质是什么? 第一章 P288
(2)哥伦布的小故事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哪两条原理? 第四章 P140
(3)哥伦布是用什么逻辑方法来驳斥王公贵族的责难的? 第六章 P210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基础
一、单选题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灵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2, 按照常规分类只是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
3,真金、理想缸体和主义是具有(超现实想象力)科学概念。
4,灵感产生的显著特征是(突发性)。
5,一切关于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知识都是( 社会科学知识 )
6,掌握创新核心技能的基础是 ( 具有创新品格 )
7,创新思维的基础性层面是( 实践能力 )
8,用构造式的方式来定义知识,即知识的构造式定义是( 知识=信息+关联 )
9, 创新思维表达的主要工具是( 自然语言 )
10, 自然语言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情景表达、信息交际和行动指示)
11, 美国学者加塔罗对知识的图表描述,按照从低到高层次排序正确的是(噪音、数据、信息、知识、智能 )
12, “哈桑借据”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 实践能力
13, 创新思维的核心是( 发散性思维 )
二、多选题
1,个体创新的生理基础:(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潜能)。
2,实践能力的特征:(经验特征、指挥特征、创新特征、非言语沟通特征和技能接受特征)。
3,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可以概括为(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直觉、想想和灵感思维能力)
4,一切关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规律的知识都是社会科学知识,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
5,创新人才具有的品德特征包括( 强烈的好奇心和惊奇感,标新立异的胆魄 ,.坚强的意志力,勤奋而专注地工作 ,和自信 )
6, 人是生物界中最具创造性的物种,作为个体的人,获得创造力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潜能,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
三、填空题
1,(自然语言)是创新思维表达的主要工具。
2,表达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是(术语)。
3,缄默认知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认知。
4,人类的进化是一种创新性的进化,它表现为人手的创新进化、人足的创新进化和( 人脑
的创新进化。
5,按照知识的常规分类,知识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6,科学语言具有(精确性)、客观性和简洁性特征。
7,我们把思维主体所具有的一定的 ( 知识背景 ) 看作是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
8,思维主体知识结构指思维主体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和 (组合方式)。
9,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和认识成果。
10,自然语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11,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思维。
四、名词解释
1,科学语言:是在自然语言中加入了精确定义的属于符号、公式和图表,描述科学活动的过程,表达和存储科学成果的语言符号。
五、简答题
1,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的关系:P68
2,人人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的科学依据是什么:P44
3,简述自然语言的基本功能。P
4,简述创新思维与自然语言的关系。P66
5,人人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那么个体创新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第三章 创新思维实践:问题解决
一、单选题
1,(激发你的想象力)是属于解决问题的观念阶段。
2,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一般可归结为(界定明确的问题)。
3,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
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不要自己的想象空间,不要受传统和既定规范的,不要害怕反常观念可能引起的反应。这句名言出自(爱因斯坦)
5,在问题解决的步骤中,属于第二个阶段的是( 观念阶段 )
6,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属于( 价值问题 )
7,从认知角度对问题加以分类,问题可以分为( 界定明确的问题和未界定明确的问题 )
二、多选题
1,属于知识性、记忆性和封闭性的问题大都属于界定明确的问题。
2,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准备阶段、调查阶段、观念阶段和评价阶段。
3,思维具有良好心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这种态度外显为一下三种观念(世界是不完美的)(人的责任是想完美走近,就是不断逼近完美)(不仅关注自己的不足还要关注周围人的不满)。
4,问题解决的步骤包括( 准备阶段,观念阶段,调查阶段,评价阶段 )
5.直接调查的方式包括( 群体调查 ,体验式调查 ,实验调查 )
6,观察力的培养包括(养成依靠观察接受信息的良好习惯, 用观察力测试的方法提醒自己 ,注意保持观察的灵活性 )
三、填空题
1,从(认知角度)对问题加以分类,问题可以分类为界定明确的问题、为界定明确的问题两大类。
2,保持观察中的(灵活性)是重要的观测方法和技巧之一。
3, 在解决问题的调查阶段,直接调查的方式一般要包括(群体调查)、(体验式调查)和(实验调查)。
4,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
5,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为两大类:事实命题和 (价值命题)
四、名词解释题
1,问题意识可以概括的定义为问题意识是一种队问题的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们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五、简答题
1,如何培养问题意识?P91-93
2.“问题”这个概念有哪几个相关因素? P79
3.为什么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评价阶段?P116
4.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观念评价的要点有哪些? P118
第四章 创新思维方法
一、单选题
1,创新思维的超逻辑方法即是指那些非经典的方法:直觉方法、灵感方法和发挥想象力的方法。
2,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正是在发散性思维中,我们才看到了创新思维最明显的标志。
3,(发散性思维)被吉尔福特看成是能够创新的主要方法。
4,蝴蝶效应是微量效应性原理。
5,要素整合法是创新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在思维方法中的体现。
6,删繁就简思维法是思维的对应原理和简单性原理在创新思维方法中的综合应用。
7,“多米诺骨牌效应”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这就是关联思维法。
8,“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所体现的创新思维原理是 ( 对应性原理 )
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所体现的创新思维方法是( 协同思维法 )
10,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将创新思维方法分类为(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 )
11,用超越性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这被称为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定义 )
12,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的思维过程,可以看作是创新思维方法的经典案例,这种创新
思维方法最典型地体现了(极限思维法的应用)
13,“鹏之徙于南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中所体现的创新思维方法是(逆向思维法)
14,创新思维的核心,也就是最明显地标志创新思维的方法是( 发散性思维 )
二、多选题
1,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互补性、层次性、实践性。
2,按照知识分类的标准来给创新方法分类: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
3,创新思维的超逻辑方法包括(想象、直觉、灵感 )
4,创新思维原理包括(超越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简单性原理,微量效应原理,对应原理)
5,信息交合法综合体现了创新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 ,超越性原理,简单性原理,微量效应原理,对应原理)
三、填空题
1,(逆向思维方法)是指,死为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或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逆向思考。
2,思维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或者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实现创新的思维方法叫做(逆向思维方法)。
3,创新思维方法是用 (超越性) 的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
4,把对象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去掉那些多余的东西,使思维对象的问题简单化,进而解决问题,这种创新思维方法就是( 删繁就简法 )
5,关联思维方法的经典方法是逻辑思维中的( 类比法 )
6,要素整合法是创新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在思维方法中的体现。
7,思维主体把思维要素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连接和组合,可以产生许多新东西,这种创新思维方法就是(要素整合法 )
8,日本学者多湖辉在( 《创造性思维》 )一书中,曾经提出了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思考的15种创新思维技巧。
四、简答题
1,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P130
2,简述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P132
3,简述信息交合法的步骤。 P146
五、案例分析
1,盖莫里公司是法国一家电器生产企业。该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参加了一个关于发挥员工创造力的会议后受到启发,在自己公司成立了一个创造小组。他把小组成员(约10人)安排到乡村旅馆里,在其后三天中采取措施使小组成员免受外部干扰。第一天通过各种训练,组内人员开始相互认识,关系逐渐融洽。第二天开始创造力训练,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命名一种刚发明的具有新功能的电器。经过热烈讨论,共为新产品取了300多个名称。第三天,主管让组员根据记忆默写出昨天提出的名称,结果大家共同记住了20多个,然后主管从中筛选出三个被公认为较好的名称,再征求顾客意见,最终确定其中之一为新产品的名称。结果新产品一上市,便因为其新颖的功能和琅琅上口、让人回味的名称,受到顾客的热烈欢迎,迅速占领了市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盖莫里公司在为新产品命名的过程中运用了创新思维的哪一种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遵循了哪些原则?你认为这种方法的好处有哪些?
2,米多尼公司是生产创可贴的专业厂家。面对着创可贴的销售日趋疲软,该公司老板经过一番苦思后悟出:“要使人们产生新的购买冲动,必须创新产品。”于是,一种名为“快乐伤口”的新式创可贴被米多尼公司开发出来。这种新型创可贴摒弃了传统产品的肉色色彩,一反常态地采用了鲜艳的桃红、橘黄、天蓝、翠绿等花哨的颜色。外形上也摒弃了原先的条形,采用了“心形”、“五角星形”、“十字形”、“香肠形”等形状,在上面还印上了颇具幽默色彩的“花头巾”、“好疼啊”、“我快乐极了”等文字,真是令人忍俊不禁。这种新型创可贴一经推出,就受到人们的欢迎。新产品在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销售出了830万盒,销售额高达15亿元,效益非常可观;令同行目瞪口呆。
请问:米多尼公司在新型创可贴的设计中使用了什么样的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有哪些特点?结合该案例谈谈怎样培养创新思维。
第五章 演绎方法
一、单选题
1,排中律用亚里士多德的语言表述为:在相互矛盾的判断之间不允许有任何居间的东西。
2,演绎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3,(充分条件)是指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如果在一个假言命中,有前件,就一定有后件,而没有前件,不一定没有后件。
4,(必要条件)是指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如果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但是有后件,不一定有前件,那我们就说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
5,全称否定命题可以用大写字母符号表示为( SEP )
6,在假言命题中,有前件就一定有后件,没有前件不一定没有后件的逻辑关系是 (充分条件)
7,S包含P但S与P又不相等,则称S与P的外延关系是( 真包含关系 )
8,“小李既懂电脑又会说英语,所以,小李会说英语”。这种推理属于( 联言推理 )
9,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10,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格式可以表示为(((pq)q) )
11,范畴三段论推理学说的创始人是(亚里士多德)
12,李白是唐朝人,李白也是诗人,以此为前提,可以推出:李白是唐朝人。这个推理属于命题逻辑推理中的(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
13,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是( 演绎法 )
14,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部分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是( 类比推理 )
15,在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法的逻辑根据是( 类比 )
16,归纳推理是属于( 或然性推理 )
17,最能体现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是( 相关联想法 )
18,复合命题的组成部分是( 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 )
19,在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法,其逻辑根据是( 类比 )
20,创新思维表达的主要工具是( 自然语言 )
21,下列选项中属于必然性的推理有( 演绎推理 )
22,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全异关系 )
23,英国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为( 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 )
二、多选题
1,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命题和推理).
2,直言命题的构成部分是( 主项 ,谓项 ,联项和量项 )
3,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包括(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和全异关系 )
4,依据一个直言命题的结构方式,直言命题的类型有(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 ,特称肯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
5,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概念 ,命题 ,推理)
6,在命题逻辑中,依据一个复合命题所带的联结词的不同,复合命题的类别可以分为
(假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负命题 )
7,依据一个复合命题带有什么样的联结词,复合命题可以分为(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假言命题 ,真言命题)
三、填空题
1,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
2, 那些在推理中已知的命题,用来进行推理的依据,称之为推理的(前提)
3, 逻辑思维方法的基础是(演绎方法)。
4,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5,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不矛盾律、排中律和 同一律)。
6, 从已知命题推导出未知命题的思维过程是(推理)。
7, 联言推理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它们是(联言推理分解式和合成式)。
8,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命题和 推理)
四、简答题
1,三段论规则有哪些:P195
(1)中项的两次出现至少有一次是周延的;
(2)如果一个项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它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3)如果结论是肯定的,那么前提都是肯定的;
(4)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有且仅有一个是否定的。
总之,各规则各施其职,都是对三段论的某一方面进行限定,这几条规则与三段论的有效性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2,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六章 归纳、类比和科学假设
一、单选题
1,(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
2,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推论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
3,(归纳和类比推理)是科学发现的主要思维方法。
4,(归纳推理)是一种扩展性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
5,科学发现的主要思维方法是(归纳法)。
6,(剩余法)是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或者原因的方法。
7,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看,归纳推理是一种( 或然性推理 )
8,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划界的临界点是(完全归纳推理)
9,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 )
10,形成假说的常规步骤中,第一个步骤是(认定问题 )
11,在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中,从被研究现象变化的数量和程度来判明因果相关的方法是( 共变法 )
12,归纳推理是属于 ( 或然性推理 )
13,寻找被研究对象的充分条件或者原因的方法是( 差异法 ) ,
二、多选题
1,穆勒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契合法、差异法、共变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剩余法)。
2,维的逻辑方法中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有(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
23.假说的评价标准包括( 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 ,假说的预见能力,说的解释能力 )
21.评价一个假说的标准有( 解释能力,和已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简洁性 )
三、填空题
1,(契合法)是用来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必要条件的。
2,在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开始构建理论雏形阶段的设想就是( 假说 )
3,科学的目标和人类追求知识的目标是—致的,就是试图发现普遍的( 真理 )
4,归纳推理也被称作是(或然性推理)或扩展性推理。
5,扩展性推理有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种类型。
6,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 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7,对事实的解释可以区分为科学解释和( 非科学解释 )
四、简答题
1,假说有哪些评价标准? 第六章 P221
2,假说有哪些评价标准? 第六章 P221
3,简述类比的作用。 P213
4,简述假说评价的标准。 P221
五、案例分析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有一次生病,住在医院里。他躺在病床上常常出神地观看墙上的世界地图,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大西洋东岸的美洲的海岸线与大西洋彼岸的欧洲、非洲的海岸线的形状极为相似,竟能十分吻合地拼在一起。出院后,他借了大量地质学书籍看。通过仔细观察测算,越发觉得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四块可以拼凑在一起。他发现不但地形上如此,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也非常相似。怎样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呢?魏格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遥远的古代,目前世界上的七大洲只不过是南北两个,后来四分五裂了,它们象巨大的航船,在地球广漠的表面漂移,改变着地理位置。1912年,魏格纳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公布了自己的漂移说,轰动了全世界。后来的科学实践使漂移说确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在超逻辑的创新思维方法中,有直觉、灵感与想象,请问:
(1)魏格纳提出漂移假说使用的方法是上述三种中的哪一种?
(2)该种思维方法有哪些特征?
(3)结合该案例谈谈该种思维方法在创新中的作用。
第七章 发散性思维
一、单选题
1,思维的(流畅性)表现为,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能够迅速地涌现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路。
2,(灵活性)意味着思路开阔,随机应变在思维中不受既定条件和规则的束缚。
3,把问题解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摄像的思维方法,称为(相关联想法)。
4,“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正是在发散性思维中,我们才看到了创新思维最明显的标志”,这句话出自(吉尔福特 )
5,吉尔福特认为能够创新的主要方法是( 发散性思维方法)
6,按照对思维归结为某种行为的归类,发散性思维可以分为过程发散和( 结果发散 )
7,从思维的单一维度和思维的多角度来为发散性思维分类,发散性思维可以划分为( 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 )
8,发散性思维中的语词运算法是对表述所要解决问题的语词进行运算其中最基本的运算方式是( 关键词选择 )
9,把发散性思维看做是智力结构一部分的学者是(吉尔福特)
10,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法叫(收敛性思维方法 )
11,最能体现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是(相关联想法)
二、多选题
1,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精细敏感性、思维的独创性)。
2,发散性思维所使用的方法,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提问法、词语运算法、相关联想法)。
3,从思维的单一维度和思维的多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发散性思维分为(线性发散,立体发散 )
4,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包括( 演绎 ,归纳 ,类比 )
5,属于提问法的变体的有(属性列举,关系列举,类别列举)
6,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包括(自由发挥 ,追求数量,思维形象化,暂缓评价,暂时搁置 )
7,通常,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图式包括(自由发挥环节, 思维形象化环节,吸收异议环节,持续努力环节,适当停止环节)
三、填空题
1,(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标志。
2,发散性思维所使用的方法,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提问法、词语运算法、相关联想法)。
3,把问题解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设想的思维方法,称为( 相关联想法 )
4,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提问法、语词运算法和( 相关联想法 )
5,相关联想法是最能体现(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6,(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互为补充。
7,“要产生一个好的设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大量的设想。”这称作(追求数量)的发散性思维实施技术。
8,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演绎、归纳和类比)的综合应用。
9,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法是(收敛性思维)
四、名字解释
发散性思维
五、简答题
1,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234
答:(1)在逻辑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而发散性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
(2)逻辑思维方法中,尤其是演绎方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是封闭型的,结论包含在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之中,而发散性思维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则是开放性的,结论所断定的已远远不止前提中所断定的范围。
2,发散性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六、案例分析
1983年,一位叫普洛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在做毕业论文时发现:50年来,纽约里士满区一所穷人学校圣·贝纳特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在纽约局的犯罪纪录最低。
这是怎么回事呢?普洛罗夫走访纽约市最大的一家皮货商店的老板后得到了答案。该老板说:“贝纳特学院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一枝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我们入学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这个题目。当初,我认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写字。谁知道铅笔不仅能用来写字,必要时还能用来替代格尺画线,还能作为礼品送朋友表示友爱,能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以做润滑粉……总之,一枝铅笔有无数种用途。贝纳特学院的老师让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明白,有着眼睛、鼻子、耳朵、大脑和手脚的人更是有无数种用途,并且任何一种用途都足以使我们成功。我原来是个电车司机,后来失业了。但是你看,我现在是一个皮货商了。”
普洛罗夫后来又采访了一些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发现无论贵贱,他们都有一份职业,并且生活得非常乐观。而且,他们都能说出一枝铅笔至少有20种用途。
普洛罗夫在调查中受到了启发。调查一结束,他就放弃了在美国寻找律师工作的想法,匆匆回国了。后来,他当上了捷克最大的一家网络公司的总裁。
问:(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思维得以发散的基础有哪些。 P235
(2)结合本案例谈谈发散性思维有哪些具体的特点。 P239
第八章 直觉、灵感和想象
一、单选题
1,直觉、(灵感)和想象是创新思维方法中的重要方法,这些方法是超逻辑的。
2,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感官)。
3,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4,礼拜斗酒诗百篇其灵感激发方式是(情景激发)。
5,阿基米德在公共浴池中产生灵感其灵感激发方式是(情景激发)。
5,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 感官 )
6,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 )
7,“李白斗酒诗百篇”所体现的灵感产生方式是(情境激发)
8,潜意识的梦幻可以激发灵感,这种灵感的激发方式属于(内部激发)
9,从思维主体的动机角度来分析,产生灵感最有说服力的原因是(高峰体验 )
10,用迷狂说来解释灵感的哲学家是( 柏拉图 )
11,解释灵感激发和产生的理论有(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说
12,直觉和灵感共有的特征是(超逻辑性 )
二、多选题
1,(直觉、灵感和想象)是创新思维方法中的重要方法,这些方法是超逻辑的。
2,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预见功能、选择功能、发现功能)
3,灵感的特征:(突发性、突逝性、终端性、积累性)。
4,解释灵感激发和产生的理论有(歌德的精灵说,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说,柏拉图的神赐说)
5,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包括( 预见功能,选择功能,发现功能 )
6,想象的特征包括(形象性,超现实性,自由灵活性 ,多元性,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7,直觉的基本特征有(超逻辑性,快速性,不确定性,累积性)
8,灵感的特征有(突发性,突逝性,终端性,积累性)
9,下列语词中,具有灵感一词基本含义的有(顿悟,迷狂,玄览,感兴,神遇)
三、填空题
1,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用迷狂说来解释(灵感)。
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更能体现灵感的激发机理。
3.依据笛卡儿的观点,除了通过(直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没有其他途径达到确实性的知识。
4,在思维过程中,新思路、新假设和新形象突然间产生出来。这种带有突发性的创新思维,常被称为( 灵感 )
5,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用(迷狂)来解释灵感。
6,直觉和灵感的产生,一般都以(想象)作为重要的心理条件。
7,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超越现实)的猜测性虚构。
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典型体现了(灵感)的激发机理。
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说”体现了灵感的激发机理。
四、简答题
1,想象的含义及其特征的作用:P292和P296
2,简述直觉的内涵及其要点。P269
五、论述
1,直觉有哪些基本特征?谈谈直觉在创新思维中发挥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P274
2,试论述灵感与直觉的区别与联系。 P286
3,请结合实际,论述想象这一创新思维方法的特征。 P296
六、案例分析
1980年,国外某公司的年轻人谷口裕鉴于当时市场上模仿美国产品制造的洗碗机个
头大,销量小,决心研发出能够放在厨房水池边上,适合家庭使用的小型洗碗机。在研发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洗碗机是设计放在厨房水池边沿上的,考虑到使用的舒适性,洗碗机的门必须安在朝着水龙头的这边。可是这样一来,在打开洗碗机门时,会被水龙头挡住,使门不能完全打开。有一天,谷口裕在上公共汽车的时候,发现公共汽车的门是对折门,开门的空间因此减少了很多。如果把洗碗机的门也设计成对折门,不就不会被水龙头挡住了吗?这道难题由此迎刃而解。谷口裕发明的新型洗碗机上市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年销售量很快突破100万台。
问:(1)谷口裕的设计思路运用了直觉、灵感、想象中的哪一种创新思维方法?(4分)
(2)这种创新思维方法有哪些特征?P296
(3)该案例中的设计思路是受什么样的激发方式启发而产生的?(2分)
第九章 头脑风暴法
一、单选题
1,召集参加头脑风暴法的会议人数一般为(5—12)人。
2,最合适头脑风暴法的场合是在(商业生产领域)。
3,头脑风暴法适合解决( 开放性问题 )
4,最适于头脑风暴法的场合是在(商业生产领域)
5,在头脑风暴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延迟评判 )
6,“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是(奥斯本 )
7,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为特征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 戈登法 )
8,头脑风暴法适用于( 开放性问题 )
9,没有固定的答案且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的问题是( 开放性问题 )
10,头脑风暴法的开会时间,一般不要超过( 1小时 )
11,特性列举法的创始人是( 克劳福德 )
12,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美誉的创新技法,为奥斯本提出的( 检核表法 )
二、多选题
1,头脑风暴法的变式(戈登法、635笔写法、川喜田法、特性列举法、图画刺激法、逆头脑风暴法、三菱式头脑风暴法、七乘七法、片方法。)
23.界定明确的问题往往是(知识性问题,记忆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
22.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发创意的技法,奥斯本将其有效性的原因归结为( 竞争促进想象,激励作用,群体动力学基础 )
25.需要运用卡片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有 ( 635笔写法,川喜田法 )
25.下列创新技法中属于头脑风暴法变式的有(戈登法,635笔写法,川喜田法)
三、填空题
1,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为美国企业家(A·F·奥斯本)。
2, 在头脑风暴法的四条原则中,奥斯本特别强调(延迟评判)原则的重要性。
3,头脑风暴法的10种变式都是以“联想的连锁反应”为基本点。
4,奥斯本在其所发明的“头脑风暴法”中特别强调(暂缓评价)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33.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归之于( 开放性 )问题。
39.头脑风暴法的10种变式都是以(联想的连锁反应)为基本点。 p320
34.美国企业家( 奥斯本 )提出了头脑风暴法,它是当今最负盛名的集体式创新解决问题的方。
35.1950年,奥斯本著书公布的一种集体式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头脑风暴法 )
四、案例分析
简述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和好处。
答:1,头脑风暴法遵行的原则:(1)延迟评判(2)自由联想(3)数量产生质量(4)搭便车
2,好处:(1)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众人的智慧,从而集思广益;
(2)可以在各种问题解决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3)可以提高工作效能:
(4)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新能力
五、论述
头脑风暴法有哪几项基本原则?奥斯本强调其中哪一项原则是最重要的?为什么?P303
第十章创新能力测试和训练
一、单选题
1,(托伦斯测试)被称为第二代测试方法。
2,托伦斯的测试活动的第一个方面是(猜疑活动测试)。
3,最为研究机构和学校认可,又被称作第二代的创新能力测试方法是( 托伦斯测试法 )
4,斯腾伯格认为传统的智商测试只是测试人的( 分析性智能 )
5,在创新能力测试方法中,研究最广、使用最多、适用性最强的方法是( 托伦斯测试法 )
6,“斯坦福—比奈量表”是1916年对比奈量表进行修订形成的,该量表的修订者是(特曼 )
7,智商概念是对智力年龄概念的一个发展,它实际上是( 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之比 )
8,按照1970年改进的田中—比奈式分布表,智商在124~139之间的智力等级属于(最优)
9,在关于智力测试的量表中,首次使用智商(IQ)概念的量表是( 田中—比奈量表 )
二、多选题
1,创新产品评价矩阵提出了评价创新产品的三个维度:(新颖)、(解决问题)、(精细化和综合)。
2,斯滕伯格认为人的智能包括(分析智能、创造性智能、实践性智能)
3,按照1970年制定的田中—比奈智商等级分布表,下列属于中上以上智商等级分数(包括中上等级)的包括(智商124~139,智商108~123,智商140以上)
4,托伦斯在1999年报告了他对高创造力学生和IQ值高的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后获得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有( 在高中时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和高IQ的学生相比,高IQ的学生获得的研究生学位和其他荣誉和高创造力的学生是一样的;在成年后,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和高IQ的学生相比,高创造力的学生获得的成就超过高IQ的学生)
5,依据斯腾伯格的观点,人的智能包括( 分析性智能,创造性智能,实践性智能)
6,下列属于创新能力测试方法的有(托伦斯测试法,沃利奇—科根测试法,梅德里克测试法,弗拉纳根测试法,威廉姆斯测试法 )
7,托伦斯的测试活动主要有(猜疑活动测试,语言表达测试,产品改良活动测试,列举非凡用途活动测试,图形测试)
三、填空题
1,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这个量表成称为(比奈-西蒙量表)。
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对比奈量表再次加以修订,形成了“斯坦福—比奈良表”,这个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商概念IQ).
3,使用最广、适用性最强的创新能力测试方法是( 托伦斯法)
4,智商测试项目分为言语性测试和(动作性)两大类。
5,特曼使用了智商概念(IQ),即用心理年龄和(十足年龄)的比来说明智力水准。
6,在一系列有关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的测试方法中,使用最多、适用性最强的创新测试方法是 (托伦斯) 测试法。
7,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对比奈量表再次予以修订,形成的“斯坦福—比奈量表”,第一次使用了 (智商) 概念。 P336
8,“智商临界说”认为,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的关系是 ( 正相关 ) P343
9,智商测试项目主要分为言语性测试和( 动作性测试 )两大类。P339
10,1916年,在美国出现的“斯坦福—比奈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商)概念。 P336
四、简答题
1,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和限度。P357
作用:(1)创新能力测试是社会的需要
(2)创新测试方法既是测试人才的创新能力方法,同时也是训练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训练方法。
限度:创新能力测试的限度表现在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
2,简述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
五、论述题
结合实践经验论述智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P343
答:在关于智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智商临界说。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形,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之中,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是有正相关的;但就各个等级的智商总体来看智商和创造力的关系,则没有这有正相关。由此可以推出两个结论:一是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一般而言,创新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商;二是到了中等以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
结合实践经验展开论述。
六、案例分析
1978年7月28日,美国探险家考克斯创造了登山运动的奇迹,成为登上克罗拉州赛柯屋脊的世界第一人。登上赛柯屋脊只有唯一一条路,多年来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登山人士,也认为要跨越这条路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一个难以逾越的关卡正处在县崖突出处,它突起向外斜冲的角度,给登山者在攀崖时带来巨大困难,而突出的高度却又恰巧超过人的手臂的长度,这使得许多登山者无功而返。考克斯则征服了这个关卡,解决的办法令人惊奇。他把自己的身子倒挂起来,挂在县崖的一侧,就在那块突起的下方,他用一只脚钩住突起处。由于脚比手长,他的这一尝试顿时就产生峰回路转之效。随后,他以脚当手,然后屈起,直到伸展手臂直接抓住那块突起的石头,从而顺利越过关卡,成功登上赛柯屋脊。考克斯经过长期思考而设计出来的这一登顶方案,再加上他为之进行的艰苦训练,使他成为登上赛柯屋脊的第一人。
请问:考克斯这一登顶方案的设计使用了什么样的创新思维?它告诉了我们有关创新思维的哪些有益的东西?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创新人才品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