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信 县 教 学 研 究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批准号 Yxkt--1226
课 题 名 称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德育工作时效
课题负责人 陈 军
所 在 单 位 阳信县洋湖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2年4月22日
阳信县教研室 制
2012年3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2年4月21日
【地 点】:阳信县洋湖中学大会议室
【主 持 人】:陈 军
【评议专家】:范金田 管依成
【参与人员及分工】:
史付亮 德育管理、组织研究
刘玉峰 德育、教学研究 德育、教学研究
史 杰 团队研究、专题研究
刘金强 班级管理、心理健康辅导
史金顺 学生管理、调查分析
2012年4月21日下午2:00洋湖中学大会议室由校长主持的开题活动正式开始,评议专家由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洋湖中学中学高级教师范金田、管依成老师和我校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本课题的参与人员有:、史付亮、刘玉峰、史杰等都参加了研究课题开题会。
开题活动先有主持人讲解了课题研究的规范性、重要性及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出现、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课题组研究的课题的内容、方法、阶段划分及预期成果,再就是由专家组进行了详尽的点评、指导,研讨了课题的可行性,帮助理清了思路、聚焦了问题、落实了分工,并给出了修改意见和指出了不足之处,预祝本课题研究成功。在这次开题的活动中,使我更加清楚了自己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向专家、其他课题组也学到了很多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研究的问题,特别是专家组点评细致、耐心、科学,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信心把这一课题按计划步步为营顺利结题。 |
二、开题报告 (题目、背景、理论依据、研究内容、方法设计、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题目】: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德育工作时效 【课题背景】:我校地处滨州市阳信县最西端,与济南市商河县、德州市乐陵相邻。地理位置重要,经贸发展迅猛,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到天津、北京务工多年,近几年来,洋湖的社会经济事业突飞猛进。这既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机遇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硬件方面的投入奠定了基础;挑战是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而人的素质并没有同步提升,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成才观不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新形势下:独生子女增加,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留守儿童增多,跟着爷爷奶奶过生活、家庭教育缺失、读书无用论对学生和家长严重影响,如何管理学生一直困扰着我们学校的教师。实行学生双休以来出现了2>5现象,老师和同学们在校五天的学习,学生在家带上两天,五天的教育有时就会付之东流,老黄历看不得了,只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学生德育管理要与时俱进!!!另外,市场经济在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分配的失衡,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不乏我们的学生;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在不断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离家出走、自杀不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不仅有网络游戏等吞噬着孩子们的精神,更有“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有蔓延之趋势。马加爵的案例触目惊心!这些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的道德思想,可以说农村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到了重要的转折期。开展这方面课题的研究工作,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有效途径,正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核心概念:“健康的心态比知识能力更重要”、“不求立竿见影,但求润物无声”。 关注学生心灵,德育工作时效性: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新形势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活动,把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品德。每一位教育者都要与时俱进,即不空洞说教,又摆脱传统的依靠体罚等手段,摒弃“棍棒之下出优生”的观念,关注农村广大留守儿童,使受教育者能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明是非,知荣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农村初中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结合新时期、本地区、本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给学校有效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理论依据】: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见解。如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鲁洁提出以理解为基础;朱小蔓提出德育要注重情感性、体验性;鲁洁、王逢贤教授还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更明确地指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班华教授则提出品德是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践行能力”构成的,而情感能力中就包含着情感体验。他认为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其精神实质就是使体验者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经验体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因此,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吸取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力争有所突破。 |
1)理论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寻一条符合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特点的新路子,拟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A.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应强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感恩教育;
B.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应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C.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应以体验性、生活化的具体活动为重要载体;
D.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还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
2)、实践价值: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应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全面展开,经过“理论—实践—理论提高—再实践”,及时总结,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出贡献。
【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三爱”从爱家乡开始做起!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突出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采用生活化的德育方式,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将心理咨询、做好心理调节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活动贯穿德育全过程,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突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研究内容:(1)新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2)构建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重点的德育课程;
(3)校园文化内涵的研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4)创新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新途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
(5)情感性、体验性、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团队班队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强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校德育课程;重视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设,创建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将心理咨询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整合起来,为德育工作的成效性开展开辟新的途径;
2、明确:“健康的心态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德育工作创设真实的时空;
3、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更显生机与活力,使德育工作不再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
让孩子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方法设计】: A、问卷调查法:设计好教师、学生德育工作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全体师生,着重调查我校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为下一步采取措施提供决策。 B、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理论,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并做认真记录,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课题研究之中。 C、案例研究法:将某位后进生或某个后进班级作为研究个体,进行案例分析和跟踪研究,记录变化的数据,分析其成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D、行动研究法:开展好相关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德育工作的体验性特征、生活化特征,使一个个具体的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组织分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 参与人员及分工: 史付亮 德育管理、组织研究 刘玉峰 德育、教学研究 史 杰 团队研究、专题研究 刘金强 班级管理、心理健康辅导 史金顺 学生管理、调查分析 【研究进度】: 研究期限及研究过程:本课题打算用一年半多的时间来完成(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A、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B、研究阶段(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各个具体内容进行逐项研究,注意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同时做好中期总结工作。 C、总结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整理归档研究资料,撰写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安排好专著的出版。 【预期成果】: 研究阶段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 |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调查报告 | 2012年4月 |
《洋湖中学学生心理困惑及转化案例选》 | 案例汇编 | 2012年5月 | |
《洋湖中学德育工作论文选》 | 论文集 | 2012年6月 | |
阶段性研究报告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德育工作时效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 调查材料 | 2013年6月 |
最终成果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德育工作时效的研究》 | 研究报告 | 2013年9月 |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纪实》 | 经验介绍 | 2013年10月 |
【课题开题前准备工作】:
本课题经过近半年的筹划准备,着重做了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我校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课题组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为下一步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校课题组在准备阶段用调查法调查了学校学生管理的现状,用文献资料法查找了有关文献资料、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1、教育学、心理学理论;2、心理理论、自治教育理论;
3、自动教育理论;4、主动发展理论。
【科研手段】: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积累素材。
2、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报告、举办讲座,使课题组成员掌握有关理论知识。
3、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活动中搜集资料、完善课题研究。定期举行阶段性自评、互评,形成阶段性科研成果。
4、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广大师生对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5、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三、专家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课题组研究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德育工作时效研究,从课题提出、理论价值及可行性分析,符合当前形势,是时代的需求,是一项很好研究项目,它解决了现在的社会、家庭、老师所需,可以说本课题的研究切入点很好,值得其他老师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 专家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课题组能够抛砖引玉。 1、课题的提出背景条件充分,本课题符合新时代精神,课题研究切实可行,研究问题明确,思路清晰,分工具体可操作强。 2、可行性分析与实际联系密切,本着从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分析实在到位,切实可行。 3、关注学生心灵,德育工作时效性: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新形势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活动,把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品德。每一位教育者都要与时俱进,即不空洞说教,又摆脱传统的依靠体罚等手段,摒弃“棍棒之下出优生”的观念,关注农村广大留守儿童,使受教育者能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明是非,知荣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课题密切关注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结合新时期、本地区、本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给学校有效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5、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注意平时材料的收集与分析。 6、课题经费筹措及管理设计合理,真正把钱用在用到刀印上,课题组成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学习。 本课题负责人是全县德育研究会会员,多年从事农村初中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投身到教研教改的实验中,对教学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对教研教改有很强的组织和实施能力。对学生品德教育工作有独特的方法,经验丰富。课题组其它成员,有市、县级教学能手,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既有专业的知识,又有积极的工作热情,还有团结写作的敬业精神,曾多次参加课题实验,论文、课件、教学设计等多次获省市级奖励。所以本人认为该课题可以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总之,专家组对这个课题充满信心,相信在整个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这个课题一定会给学校德育管理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4月22
|
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