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 周丛照
十年寒窗磨一剑,六月凌空展锋芒。高招录取大幕已经开启,很快又要到一年一度大一新生入学的时节了。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经历了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高考,即将实现人生的一次新跨越,同时也将开启一次崭新的梦想之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量的案例表明,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没有科学的大学生活规划特别是学习规划,他们的成长效果是不大相同的。做好大学生活规划,做到在大学阶段不留遗憾或少留遗憾,是大学生们激扬青春、开拓人生的开局之策。每一届大学生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在大学新生学习与生活规划方面,我们有若干经验与诸位分享。
——及时清零,轻装上阵。新生带着不同的心态来到大学,有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者,有失意委屈、“虎落平原”者,有如释重负、优哉游哉者。无论是意得志满也好,心怀遗憾也罢,所有的成功或失败都属于过去,相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不能让那点成绩或是失意成为包袱,必须扔掉它,轻装上阵!总体来说,大学是精英云集的地方,特别是名校,新生往往容易出现自我膨胀,抑或妄自菲薄,希望大家能够不断调整自我,认识自我,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位置,以从容的步伐,快乐地享受在大学里学得新知、增长才干的每一天。
——学会,学会做人。有的新生在高中有过集体住宿的经历,有的则是第一次离家住校,不管是哪种情况,大学生们都要学会,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大学是与社会接轨的桥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与同窗沟通,与师长交流,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大学里多结交一些朋友,通过与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交往,能够使自己不断充实和强大起来,培养吐故纳新的大胸襟和兼收并蓄的大智慧。另外,能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负起责任,诚实做事,诚信做人,对自己的抉择和行为,包括学业规划、专业选择、选课计划,包括遵守纪律、考试诚信、学术操守,等等,切实负起责任来,以坦荡的情怀,愉快地享受大学的快乐时光,逐步成长、成熟、成才。
——树立目标,勤奋学习。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学与中学在学习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那么,在大学里该如何勤奋而快乐地学习呢?
首先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在中学时代,学习目标一般都是实现大学梦想。进入大学之后,原有的外在压力陡然减轻,如果没有学习的目标、自制力又不强,就容易产生迷恋网络、挂科甚至退学的情况。因此,同学们应经常考虑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了什么而学习?科学地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兴趣,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其次,要认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仞之峭”。大学无论什么学科,什么专业,理工农医文法等等,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坚实的基础将来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同时,希望大学新生们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有些课程虽然看起来“不起眼”或“没有用处”,但学习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未必是我们短期内可以预见的,大家不要以想当然的眼光来估量某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四年光阴有如白驹过隙,希望所有大学生们都能够在大学这片知识的沃土里充分地吸收营养、尽情地享受自由学习带来的快乐。
第三,大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今天的专业不等于明天的职业,今天学到的知识也许很快将遭淘汰,而自我学习的能力将使你终身受益。大学生们不仅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同时也不要错过讲座报告、实习实践、学科竞赛、创新训练以及一些社团活动,要学会充分利用大学里的优质资源,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的素养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周丛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相 关 链 接
五步教你做好大学生活规划
常听人说这样的话:“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会选择以另外的方式度过大学生活”。的确,大学是人一生中知识储备、性格成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什么却有人再回首时觉得自己的大学有那么多的遗憾?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没有规划或者是没有很好地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活。所以,要想让自己大学不留遗憾,提前做好规划显得十分重要。
产生规划意识。产生规划意识是进行大学生活规划的开端。所谓“大学生活规划”,是指学生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大学环境等因素,为自己确立大学在校几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择业、就业的计划和打算。它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大学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时期,尽早做好规划,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活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做好思想准备。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生活时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一个见识、交往、活动范围较为狭窄的天地进入一个见识较为广博、交往活动范围较为宽阔的天地;由上课、作业、考试及活动均由老师统一安排的环境,转化为需要自己来设计和安排的自觉学习、生活的环境等等。大一新生要熟悉环境、适应大学生活,除了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以外,还要摆正心态,进行自我评估、正确定位,努力培养自立、自理能力,学会把握自己。要充分认识自强、自律、自学、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活区别于中学生活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活的开始,也意味着生活、发展的开始。因此,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的人格、的思想。提高思考、学习、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树立自强精神。
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进行科学、全面、彻底的解剖,包括对现在的我,过去的我的剖析,对将来的我的设想,并以此作为后继活动的依据。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科学地管理自己,使自己健康地、完善地发展,使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才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自己今后想从事的职业等等。
确立发展目标。在大学生活规划中确立目标是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步。能不能正确地确立大学期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直接关系到在大学取得成果的大小。所以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行事。可按照大学生活的规律确定长短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大一应注重对大学的认识以及未来职业的设想,大二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大三着重职业定向考虑,大四着重择业或考研等。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大学生活不再是学业这条单一的主线,而是由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组成的。因此,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决策的能力,同时还要多结交朋友,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多扩充知识面,多培养兴趣,提高沟通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后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严格执行计划。首先要先保证学习。然后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自己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和调适。当然,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此外大学新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使生活充实丰富。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大学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