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16:10
文档

《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金寨县吴家店中心学校黄荣弼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上册内容的学习,在化学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这任然还是感性的。知识点是零碎的。学生所记的一些有限的知识大多靠死记硬背。特别有些知识点抽象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比如上册的原子结构那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得失电子规律,化合价,离子所带电荷的关系。有些学生学起来是晕晕乎乎的。这样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厌学和害怕。有些学生就和我说这个规律太难掌握了。但后面的质量守恒定律,简单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学生又感觉稍容易。在这种
推荐度:
导读《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金寨县吴家店中心学校黄荣弼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上册内容的学习,在化学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这任然还是感性的。知识点是零碎的。学生所记的一些有限的知识大多靠死记硬背。特别有些知识点抽象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比如上册的原子结构那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得失电子规律,化合价,离子所带电荷的关系。有些学生学起来是晕晕乎乎的。这样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厌学和害怕。有些学生就和我说这个规律太难掌握了。但后面的质量守恒定律,简单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学生又感觉稍容易。在这种
《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金寨县吴家店中心学校           黄荣弼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上册内容的学习,在化学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这任然还是感性的。知识点是零碎的。学生所记的一些有限的知识大多靠死记硬背。特别有些知识点抽象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比如上册的原子结构那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得失电子规律,化合价,离子所带电荷的关系。有些学生学起来是晕晕乎乎的。这样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厌学和害怕。有些学生就和我说这个规律太难掌握了。但后面的质量守恒定律,简单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学生又感觉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就进入了下册内容的学习。上册的碳及其化合物是学习有关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下册开始就学习有关金属元素的知识。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金属及金属材料与生活和生产联系紧密,使学生提高认识从而陪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学年我担任两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其中有一个班基础较好,另一个班基相对较差,这给我的教学任务带来的很大的难度。教学进度、教案设计、作业布置及批改都有所不同。但上学期我本着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教学理念。这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步学习有关金属的性质。前一节内容主要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这节就直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首先是讲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开始提到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剧烈程度不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出初步的金属活动顺序。这样很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其次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镁、锌、铁、铜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从而得出这几种具体金属的活动顺序,这样学生能通过明显形象直观的现象导出这一规律,从而记忆牢固和深刻!然后通过这几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导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的置换反应。

再次再探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水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明显生动有趣!

最后总结各探究活动得出非常重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然后在分析前面的探究活动得出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这样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很自然、清晰的得出结论!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三、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②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③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和处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③使学生在做探究实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增强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②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这种探究实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细铁丝、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的镁条与铝片、有少量水的氧气集气瓶、酒精灯、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HCl,稀H2SO4,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细铁丝、盛有少量水的氧气集气瓶、砂纸、火柴、试管、坩埚钳、石棉网。

七、教学流程图

第一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流程图

                                  

本节课只撰写第一课时教案

导入

师:金属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人类开始从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经历

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在利用金属的过程中又经历了那些时期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并发言。

师:大致经历的:黄金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时期。而铝的发现和利用则相对较晚。为什么黄金最早被人们发现?自古至今一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很多人为此铤而走险。

教师多媒体展示:金戒指,黄铜不法分子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讨论:1.人们为何会上当

师: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生:相互讨论

师: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师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我们知道铁只能在氧气中燃烧而镁则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这两种金属燃烧的现象是什么、方程式如何书写?

生: 描述现象,书写反应方程式。

师:播放相关多媒体课件并讲述相关内容。

师: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1)用坩埚钳夹一段镁条,在酒精灯上引燃,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将一根铁丝绕成螺线状系在一根火柴头上,用坩埚钳夹住另一端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有少量水的集气瓶种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用坩埚钳夹一小团棉花伸进装有铝粉的试剂瓶内轻轻蘸一下,让棉花外围蘸一些铝粉将其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进有少量水的氧气集气瓶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将一根光亮的铜丝绕成螺线状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生:将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填入下表:

物质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
Mg
Al
Fe
Cu
                                                                                   师:镁、铁、铝、铜都和氧气反应,反应条件、难易、剧烈程度有所不同,说明         金属的活泼性不同。

有句俗语说的好:“真金不怕火炼”。 这说明有的金属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即金属活动性就很弱。事实上,有些金属象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应,如铝常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其表面生产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还有些金属就根本不能置于空气中否则马上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如钠、钾、钙若置于空气中就会与空气反应生成复杂的产物。

师:分析出铁、镁、铜、金的活泼性,阅读教材第九页找出铝耐腐蚀的原因。

师:还有哪些实验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呢?从而阻止了铝进一步氧化,因此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这也是铝的产量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提

高,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实验探究一(投影)

(要求:选择的金属外观形状大小差不多,记录好现象,写好方程式)

金属现象化学方程式
HClH2SO4

HClH2SO4

Mg
Zn
Fe
Cu
 

师生总结

师:引导分析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

生:各组交流获取的信息,引导对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结论。

1.能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金属及不能反应的金属。

2.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师生:总结出上述几种金属活动性顺:Mg>Zn>Fe>Cu. 

师:引导思考:更多的金属的活动性怎样呢?背景介绍:科学家类似于我们的探究实验做了很多,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得到更多金属活动性顺序将在下节课讲解

师生:分组分析上述的几个方程式特点,得出置换反应。

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置换反应:A+BC→AC+B

师小结: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师:思考,回答:这些反应的特点是: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生: 比较

 定义表示举例关系
分解    
化合    
置换    
师:课堂练习

(1)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很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表面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活泼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金、铜、铁     B铁、金、铜

C铜、铁、金     D铁,铜,金

(2)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保存十分完好。其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

(3)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是怎么回事呢?

(4)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材料,工业上制取钛的一个反应是:

TiCl4+2Mg====Ti+2MgCl2,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师:总结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置换反应

师:书面作业

P14习题,第三题、第七题、第八题

板书设计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点燃2MgO       4Al+3O2点燃2Al2O3

2Cu+O2加热2CuO        3Fe+2O2点燃Fe3O4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活动性:

Mg>Al>Fe,Cu>Au

2、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

金属的活动性:

Mg>Zn>Fe>Cu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A+BC→AC+B         

文档

《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金寨县吴家店中心学校黄荣弼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上册内容的学习,在化学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这任然还是感性的。知识点是零碎的。学生所记的一些有限的知识大多靠死记硬背。特别有些知识点抽象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比如上册的原子结构那一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得失电子规律,化合价,离子所带电荷的关系。有些学生学起来是晕晕乎乎的。这样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厌学和害怕。有些学生就和我说这个规律太难掌握了。但后面的质量守恒定律,简单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学生又感觉稍容易。在这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