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试卷讲评要求能明确学生的错题分布,多元化评价学生成绩激发学生学习信心,注重思想方法总结,一题多解,一题多拓等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每一次测验讲评之后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要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记忆网络,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
关键词:评价多元 统计数据 自查自纠 重点突出 一题多拓 矫正补偿
学习检测的形式重要的就是考试,试题的选择也是教师精挑细选的结果,但是考试之后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是检测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实现,并让学生通过讲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反思得失,锻炼思维,总结方法,逐步提高应试能力,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起到反思、纠错与提高的目的。同时,通过讲评还可以检查教师自己平时教学方面的不足,对教师的自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试卷讲评存在的误区
1.试卷讲评备课不充分
试卷讲评前期因教师命题、监考、改卷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后续中对试题分析和学生错误情况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学生的出错集中的地方及一些好的方法,没有进行统计,没有思考学生到底出错的原因,更没有对一些题目进行拓展延伸,举一反三的总结。因此讲评过程中缺少了一些启发与拓展,对学生的指导针对性差,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没有实质性提高。
2.评价缺少多元, 分数占领主导
发试卷时很多教师读分数,批评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认为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只是看到了试卷的分数,并没有和学生认真分析低分的原因,没有让学生自我分析自己实际学习能力的差距,没有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缺少激励学生闪光点的分析,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考试不重视,不总结,也易造成学生信心不足。
3.讲评课形式单一, 不及时总结反思
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只要把错误的改正过来就算完成任务,因此课堂上对答案、讲错题成了讲评课的主导方式。很多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学习习惯,考试的心理状态等因素造成低分没有及时总结,以至于以后遇到类似题目仍然做错。忽略对知识、方法及时有效的归纳,忽略从数学思想的高度认识所检查的内容,忽略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途径的机会。
4.讲评后不及时补偿, 反馈不出学习效果
很多试卷讲评完成后,不能及时针对错误集中的题目进行补偿,及时巩固,导致检测效果不高,没有实现对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目的。
二、试卷讲评策略
1. 课前充分备课, 统计数据助你有的放失
在试卷讲评之前每个同学把下表详细填入,由小组汇总交给老师,老师通过反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把握学情。表格如下:
你对本次测验成绩感到 |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 |||
你觉得做的满意的题目有哪些? | ||||
错题剖析 | ||||
错误原因 | 题号 | 失分 | ||
主观性 失分 | 审题不清而看错题 | |||
因粗心而使计算错误 | ||||
步骤不规范或书写潦草 | ||||
解题速度慢而没时间完成 | ||||
知识性 失分 | 概念、性质定理或判定不熟练 | |||
无思路 | ||||
其他 | ||||
你最希望老师讲解题目 |
2.评价结果多元化, 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2011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如卷面清晰整洁、解题过程完整规范;思路层次清晰;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讲解时可将学生做的比较好的解题思路、方法展示给其他同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开阔学生的思路。评价结果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本次试卷考查及讲评中有哪些收获与提高,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的地方,等等,总之,讲评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在每一次考试后都有某写方面的成功感,都能获得优秀的心理体验。
3.学生自查自纠, 变被动为主动
发下试卷之后先给学生15分钟左右自主订正,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内互助交流订正部分试题,并要求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在小组订正基础上讨论完成部分试题订正,并要求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在小组订正基础上集体讲评,要求各小组上报未解决题目,然后教师引导组间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及时归纳总结,指出错误原因,总结思想方法。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自己总结、组内交流纠错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拓展个人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不足之处后,然后由组内其他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方法。
4.重点突出, 针对性强
试卷讲评一定要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并不是错得多的题就要详细讲,也不是错误少的题就一定不讲,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出错原因,若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方法多,可以融会贯通,也可由此多引申,这样在讲评过程中,有计划有次序的突出重难点,细讲难点,才能唤起学生思维深处的求知欲望。教师必须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上作出正确的导向,达到讲评的最佳效果。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总结,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卷的讲评不仅仅只限于对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试卷的讲评能让学生在做题的失误方面有所改进,总结经验和思想方法。数学的学习只有对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熟练掌握并能融会贯通,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游刃有余,这就好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思想诸如:数形结合、方程的思想、整体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等常用的要慢慢渗入到数学课堂中,数学方法有分类讨论,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在哪种题型中用,要学生明确。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与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更能体现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掌握情况,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内容是看得见的、用文字符号来呈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范畴,用于对数学问题的灵活解决和再提升。
6.一题多拓,融会贯通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而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 试卷讲评课要避免就题论题,浅尝辄止。讲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难点借题发挥,类比延伸,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由浅入深。曾在一次中考题的讲评中,有这样
一道题:如图1一次试卷中抛物线经过三点.(1)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使PA+PC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3)点M为x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以A,C,M,N四点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本题压轴题,涉及综合性知识,在讲评过程中尝试如下改编以让学生对此类最值问题更清晰。
变式1: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PB+PC的值最小。
变式2: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PA-PC的值最大,请求出点P的坐标。
变式3:(2)问中,如果改为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PAC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的坐标。
变式4:如图4,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点E的横坐标为4,点G为对称轴上的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C、G、F、H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尤其改编4中,如图3所示,分别找出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E和F关于X轴的对称点F′把四边形的周长问题转化到EF′和CF这两条线段的和中,巩固加深学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理解。通过本题讲解学生兴趣高,并且对此类最值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认知,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有了大幅度提高。
7.及时做好矫正补偿,反思总结
讲评课后必须要有及时的矫正和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检测讲评的效果的优良途径,通过补偿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对典型的错误收集在错题集上,是否真正理解题目的实质,是否掌握了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与技巧,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根据讲评情况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作为讲评后的补偿练习,使学生真正领悟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予以重新认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把本次失分以反思的形式写在试卷首页,反思包括两点:主观原因,由于看题错误,计算粗心造成的失分,共计多少分,另外反思总结哪一类知识欠缺,做题的技巧及数学思想方法没有掌握,共计多少分。下一次考试对比一下,主观原因造成的失分是否能避免。长此以往学生解题能力会有所提高。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 解题方法是关键,数学思维是核心,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贯穿讲评全过程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有正确考试心理,教师要让学生在试卷讲评中能对知识有所重新认识,形成系统,形成自己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解题能力,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应试能力从每次的测验、讲评中呈现良好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试卷讲评课的误区及矫正 《考试(教研版)》 2009.08
浅谈评讲数学试卷方法[J]. 《中学数学研究》 2002.02
中考数学试题错实例分类探析[J].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