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2:06
文档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及反思

目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二课,前一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的多样性,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下一节课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打下基础。本课分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目
推荐度:
导读目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二课,前一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的多样性,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下一节课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打下基础。本课分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目
目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二课,前一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的多样性,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下一节课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打下基础。本课分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知道人体保持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并知道它们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3.了解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阅读、整理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2.通过实验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成分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相关文字资料。

实验材料(花生米、肥肉、水、白纸、棉签 、记录单  淀粉、馒头、米饭、碘酒、滴管、记录单)

学生准备(小组):规定每小组查找某种营养成分,每个学生再查找一种自己感兴趣的营养成分,带两种富含该营养成分的食物。例某学生查找的是蛋白质和糖类,就可以带鸡蛋和米饭。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材料准备着力点分析

(预设与反思)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作用、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谈话或图片引出课题:

为什么要吃这么丰富的食物?

2.关于食物中的营养,你都知道些什么?

适时板书营养成分及作用。

总结六大营养成分及作用

观看

倾听

发言

食物图片

课题板贴

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重点指向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哪些食物富含该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二.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1.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2.总结

3.思考:用更多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倾听

齐读课本的实验方法指导

小组合作实验

交流汇报结论

思考发言

课本

辨别脂肪的实验材料

辨别淀粉的实验材料

三.分类一天中食物的营养成分1.回顾:以上各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物中主要含有什么营养成分。

2.连线:将今天中午吃的食物按照营养成分进行连线

3.思考: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有没有一种营养成分存在于所有的食物中?

齐读

一起来连线

思考

交流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知识对我们平时在吃食物时有什么好的建议?

2.结合本节课所学,为自己设计一份美味又营养的早餐、午餐、晚餐。(表格、示例指导)

生思考

回答

倾听

提问

记录任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      人体主要成分

                      脂  肪

                                 人体能量来源

                      糖  类

                       维生素

                                 调节身体机能

                      矿物质

                         水        人体不可缺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关于丰富多样食物的视频或图片: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么丰富多样的食物呢?(板贴:食物)(请1-2位学生回答)

板贴:营养。: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呢?(根据回答,板贴六大营养)

食物中的六大营养成分是如何促进我们的生长,保证我们的健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食物中的营养》的秘密吧。(板贴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1、提问:关于食物中的营养,你知道些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总结“六大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主要存在于哪类食物中)

2.总结:我们通过查找资料,交流的方式了解到食物中主要含有六大营养成分,分别是:(教师指示,生齐答。)

他们分别是,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

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谈话引出: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营养成分,想不想在食物中找一找它们呢?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辨别。今天我们就是“小小营养辨别师”,用实验的方法来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活动一:辨别脂肪

1、首先我们来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怎么辨别呢?请大家翻到课本46页资料,这里有辨别脂肪的方法指导,我们一起读一读,请拿这笔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勾下来。

2、教师: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3.小组拿出材料,开始实验。

4.汇报。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们的结论是:

活动二:辨别淀粉

1、我们已经学会可以用挤压食物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食物中的淀粉我们也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辨别。阅读课本,勾画。

2、教师演示,操作要点:一手拿着碘酒瓶,一手轻捏胶头滴管,吸取一点碘酒,再在检验的食物上轻轻滴一两滴。

3、小组实验

4.汇报。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们的结论是:

活动三:认识食物营养标签

师:除了用实验的方法可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还有什么方法?(生回答。)

教师相应出示标签或营养成分表。

总结:大家看,这里有营养成分表,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就能知道这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了。不仅是牛奶的包装上有这样的表格,其他的食品、饮品的包装上也有这样的表格。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表格来了解它们的营养。

四.探究今天中午所吃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

1、给今天中午所吃的食物按照营养成分进行分类。

总结前面的环节,提问:今天中午吃了哪些食物?(教师板书)

2.全班一起来给今天中午吃的食物连线。

  (引导提问: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一种营养成分只存在于一种食物中吗?修改为:一种食物中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吗?)

总结:我们的健康需要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以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一种营养成分不只存在于一种食物中,所以饮食要适量。

五、总结与应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以后你在吃食物的时候会注意什么呢?

                    你还有没有解决的疑问吗?

2. 结合本节课所学,为自己设计一份美味又营养的早餐、午餐、晚餐。(表格、示例指导)

实验记录表1:检测食物中是否富含脂肪(是的打√,否的打×)

班级:             第(   )小组

检验的食物

食用油肥肉花生
我们的预测

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在白纸上是否留下油渍
我们的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看到(                       )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zì),说明(                            ) 含有丰富的脂肪。

实验记录表2:检测食物中是否富含淀粉(是的打√,否的打×)

班级:        第(   )小组

检验的食物

淀粉馒头米饭
我们的预测

   
加碘酒后是否变蓝或蓝紫色

   
我们的结论

说明 (                                   ) 含有丰富的淀粉。

以下是我从三个方面对本次课例的反思

听课老师们指出的优点:

1.提问、评价、总结等语言简洁清晰;

2.班级组织得当,小组材料的领取,实验的开展,结论的汇报文明有序;

3.教学环节清晰,环环相扣,有逻辑性;

4.对学生的评价得到,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建立班级榜样。

例:师: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此时多数学生举起了手,我注意到一男生小心翼翼的举起了手,又胆怯的放下了。

师:“就请你来回答,好吗?”我走到他身边,很信任的看着他。

他站了起来,停顿了一秒:“我看到三种食物在滴上碘酒后都变蓝紫色了。”该生平时上课就不认真,今天能举手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虽然表达不准确,但声音洪亮。

    于是我说:“我建议给他一个掌声,好吗,因为他平时很少发言,但今天他的发言声音洪亮,他做到了礼貌发言。”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看到了他获得尊重后自豪的眼神。

在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做的很好的地方是带着信任的眼神和姿态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对于有示范作用的行为及时表扬,比如发言声音洪亮,回答问题时面向大部分同学。

5.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教学第三个环节,课本建议是在学生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后,为自己一天的食物按营养成分进行分类,考虑到需要上节课的卡片,两节课间隔时间长,学生兴趣降低;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带了实物卡片;教师检查工作量大;而且学生记录的一天的食物种类太多,需要时间多。而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饮食要多样;一种食物中不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所以饮食要适量。所以我结合了中午吃的食物,和学生一起进行连线分类后,提出了两个思考问题,较好的达成了目标。现学现用,更能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

我需要思考的是:

“ 你还有没有解决的疑问吗?”这一环节的目的。

需要要学生明晓提出疑问的目的。

我可以这样表达:1.今天我们通过交流认识了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以及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了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还对今天中午吃的食物按照营养成分的不同进行了分类。但食物中的营养的秘密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今天的探究知识浩瀚大海中的小沙粒一颗,其实人们对食物中的营养的秘密的发现首先来自他们积极思考后提出的疑问,然后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那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还有没有解决的疑问吗?

2.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可以边记录便说明:我要将大家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想办法去解决,以此来丰富知识。

本堂课片段记录及反思

片段1:12小组的实验片段体现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的素质

环节:辨别食物中的淀粉

     生1:米饭上的蓝色比淀粉和馒头的浅。

     生2:你只滴了一滴,再滴一滴,不然不公平。

     于是他们在干净的米饭上重新滴了两滴。

     生3:再试一下。老师平时说要多做几次避免实验误差。

  于是他们又做了一次。

     生1:陈老师,我们发现米饭上的蓝色很浅。

     我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生1:米饭中含有的淀粉不多。

      我表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实验也很严谨。

但我们没有在班级提出表扬,因为这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只希望他们会用这个方法辨别食物中的淀粉,但看到他们有这样的观察和实验素养,我很欣慰,功在平时,我感受深切。

片段2:课前任务的完成对学生的探究起促进作用。

   环节:辨别食物中的脂肪。

     我注意到5小组的刘裕贤在完成实验后,将实验白纸举起来对着光看,恰巧我经过,他叫住我:陈老师,这样看更能看清他们留下的油迹。

    我:“你的方法真好。”

    刘裕贤:“是看了视频的。” 我还没有等我问他,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我。

    我:“你的课前准备很充分,也很善于学习。”遗憾的是我没有在全班提出表扬,我的补救方法是在下一次课中适时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丰富自己的认知。

片段3:在辨别实验中,我注意到学生填写记录单很费时间,所以思考修改记录单如下:

实验记录表1: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是的打√,否的打×)

班级:             第(   )小组

检验的食物

食用油肥肉花生
我们的预测

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在白纸上是否留下油渍
我们的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食用油、肥肉、花生( 是的打√)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zì),说明食用油、肥肉、花生(是的打√) 含有丰富的脂肪。

实验记录表2: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是的打√,否的打×)

班级:        第(   )小组

检验的食物

淀粉馒头米饭
我们的预测

   
加碘酒后是否变蓝或蓝紫色

   
我们的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在淀粉、馒头、米饭( 是的打√)滴加碘酒后,有蓝色或蓝紫色现象,说明淀粉、馒头、米饭( 是的打√含有淀粉。

用词注意:看到和观察

 辨别和检测

 含有和富含

文档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及反思

目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第二课,前一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的多样性,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下一节课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打下基础。本课分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