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2期总第188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 e ilong jiang R esearches on H igher Education
N o .122009seria.l N o .188
收稿日期:2009-10-12
作者简介:姜国权,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比较研究
姜国权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 1000)
摘要:经济活动和语言发展就一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语言学与经济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着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两类研究,前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语言学,后者是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经济学,二者在研究的出发点、方法和结果上存在着差别。针对目前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辨识混沌的现实,对二者进行比较和辨析,可以明确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学与语言学交叉学科问题时的不同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经济语言学;比较;范式
中图分类号:G 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9)12-0139-03
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 语言转向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学科开始产生了相互联系、紧密结合以及相互融合的现象,进而产生了语言逻辑学与逻辑语言学、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经济活动和语言发展就一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语言学与经济学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只有了解语言、研究语言在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在市场运作机制中的作用,才能深入理解人类经济世界的内在秩序及其变迁机理。从另一方面看,经济不仅影响语言本身(词汇、语法、语句、语篇),还影响着语言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作为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必须思考人们交往与交易中的语言和语言问题;同时,研究语言也必须研究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经济行为及其规则。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语言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同时,对语言经济学和经济语言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和辨析,以明确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学与语言学交叉学科问题时的不同任务和目标。
一、语言经济学及其研究范式
语言经济学是在196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Jacob M ar schak 最先提出的[1]。经济学家G rin(1996)将语言经济学定义为 理论经济学的一种范式,在对表征语言变量的关系的研究中,使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它主要(但不是专门地)侧重于经济变量起作用的那些关系 , 把经济学论证推理方法应用到语言问题就成为语言经济学的一部分 [2]。按照G ri n 的观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体系是围绕着传统 经济变量 和相关问题。我们认为,语言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一种范式,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一门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包含以下几种范式:
1.语言的人力资本力理论分析。M arschak 和G ri n 的语言经济学理论是基于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而
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语言不再只是身份的标志和潜在的有价值的技巧,而是植根于人的一种语言属性,语言技巧和其他技巧一样,可以看成是个人和社会通过投资可以获利的经济资源。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和移民入境时智力引进的费用等都可以看做是人力资本的构成成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移民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产生了语言交流上的问题,语言学习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移民劳动收入及其分配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了。A l bert Breton 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开启了经济学对双语和多语现象的研究,相关的研究还有有关移民的外语能力与其收入的关系的研究、使用多数族裔的语言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为少数族裔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公司在劳动力属地的语言、发展中国家外文翻译工作的比较经济效益等[3]。经济学家G rin 进一步指出,语言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其中包括语言与劳动收入的关系);语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语言的 网络效应 与语言的动态发展即语言的变迁;语言经济学中的语言分析和语言规划等内容也应该包含于研究范围之内[4]。
2.语言行为均衡的博弈论分析。R ub i nstein 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自然语言的结构、演化及其对人类偏好和行为交往方式的影响。他还尝试性地使用主流经济学的博弈论模型和博弈论中演化博弈论的一些方法来探究语言的语义、语用和结构等语言学中的问题。他说, 语言被认为是一种行为现象,而且,如果它不能服务于人们的需求,演化力量将会发生作用,以改进其功能 , 造成一个 好 均衡的出现,使得信息得到传递和利用 [5]。这就是说,任何词语的特定含义均是通过某种语言演化的最优化过程而形成的演化均衡而确定的,而在博弈论的语言中,任何一个话语的共同理解方式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的说话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由此,我们看到了Rubi nste i n 利用基本演化博弈论来解释自然语言中的术语的出现所做的尝试。尽管Rubi
3.语言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制度经济学将研究领域拓展到非经济行为的研究领域,强调对于经济制度的分析,并把制度用于社会现象的分析与研究。索绪尔认为,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本身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 社会制度 [6],因为它具有规范人们语言表达的功能。与其他社会制度不同的是,语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制度[7],一切人类制度基本上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记载或者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可见,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又是人类其他制度的信息承载物。制度的型构、制定、维系、存在、改变及其现实的约束力,都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 元 制度。人类的全部活动都限定在特定的制度关系之中,人与人的语言交往也存在制度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 元 制度的语言可以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将制度应用于语言的分析与研究。
4.语言合作原则的博弈论分析。G rice的 合作原则 理论的目的是用来描述那些解释交谈话语的规则。R ub i nstei n 认为博弈论与 合作原则 在本质上存在着相似性,他说: G rice的理论本质上是对代理人对自己所认为的他人思考方式的描述。这正是策略推理的定义,而且是博弈论的本质。 该理论可能也适用于知情代理人与不知情代理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其他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知情代理人采取了一个旨在影响听者的后续行动的行动(不必然是话语),它与博弈论的相似之处是很明显的。 R ub i nste i n列举了 辩论 这个现象,用以说明 合作原则 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而博弈论则不仅能解释符合 合作原则 的现象,还能对 辩论 这个不符合 合作原则 的现象提供解释 这就是给定辩论的长度和辩论者的兴趣,那么,说服原则试图创造一个环境,使得最好地引发信息成为可能 [7]。可见,博弈论不仅可以用作对语言合作原则的分析,而且能对语言的合作原则起到补充的作用。
5.语言经济原则的经济分析。经济原则可以概括为 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 [8]。 经济原则不仅体现在语言的演变当中,也渗透到语言内部的各个层面之中。付出的成本低而得到的效率高,这是人类生活的普遍追求 [9]。
R ub i nste i n是基于主流经济学精神来建构语言或词语形成中最优化法则的,他认为: 经济学试图将社会秩序解释为从某些函数的最优化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常规性;这一点对语言也是适用的。 而且,语言本身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变量,因此,可以用最优化选择来 解释自然语言的特性是如何与某种 理性 目标函数的最优化相一致的 [5]。Rubi nste i n从自然语言所出现的二元关系入手,运用数理逻辑法则得出结论:人的语言或思维结构中实际存在着某种线序最优二元关系,即 当且仅当一个二元关系是线序时,它可以让(语言的)使用者能够指出全集的任意子集中的任意元素。在标示每一个子集的每一元素上,线序是最有效的二元关系 [5]。而且在语言结构 也就是人们的思维结构 中存在着大量的这种看似最优化的( 最经济的 )二元线序关系。R ub i nstein以当代经济学中常见的演化论为依据,认为演化赋予语言以意义,并且演化过程生成了语言或人思维结构的线序优化特征。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数理逻辑法则来解释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可行性。
二、经济语言学及其研究范式
对于经济学语言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 斯密,他指出: 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 ,因此, 交易需要语言 [5]。语言学大师索绪尔也认为研究语言学与研究政治经济学存在着相似性,其相似性在于 人们都面临着价值这个概念。它在这两种科学里都是涉及不同类事物间的等价系统,不过一种是劳动和工资,一种是所指和能指 [6]。
语言哲学 是用哲学方法研究语言问题的学问,或者说,是对语言问题进行哲学分析的一门学问。用哲学方法所研究的语言问题,就是语言的哲学问题 [10]。在这里,我们借用 经济语言学 的名称,并结合 语言哲学 的概念,将 经济语言学 定义为一门用语言学方法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学问,或者说,是对经济问题进行语言分析的一门学问。无论是经济学研究还是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某种语言,因此可以说,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活动都内在于语言中,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活动都有语言的维度。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用语言学方法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学问,经济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应包含以下几点:
1.经济学的语言研究。博弈论经济学家R ub i nste i n指出, 经济理论是人们对在人类相互作用中的常规性进行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人类相互作用中的最基本的、非物理性的常规性就是自然语言 [5]。这正说明了经济理论与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经济学文本的修辞研究。传统的经济学的研究常常关注于经济学著作的理论创新、抽象数理模型的构建以及模型的有效性等,对于经济学文本的语言修辞却很少涉及。学者W illi e H enderson从语体文体修辞学的角度入手,使用古典修辞学文体风格传统的研究方法,对经济文本进行了多层次结构的分析,关注文本的词汇、句法、语义、语篇等各个层面,重视对文本修辞功能的评价。他认为,亚当 斯密的 国富论 所获得的成功是经济文本修辞成功的最好例证之一。因为 国富论 这部书不仅文本语言修辞定位明确,而且语篇衔接紧凑[11]。Rubinste i n把博弈论的修辞研究看成是对用以理解人们相互作用的概念、假设和主张之间的关联的探索。经济学中的 博弈论的非凡成功 是与博弈论的修辞相关的 [5]。H enderson和R ub i nste i n使用语言修辞学分析方法来对经济文本进行的研究促使经济学家在关注经济思想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经济文本的修辞价值。这不仅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成功的文本修辞也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和理解经济思想。
(2)制度经济学的语言研究。西方研究制度问题的经济学家通常是从个人选择的逻辑结果或行为人的选择互动来思考问题的。他们都倾向于认为,包括种种制度规则和组织安排式样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形式常常有一个唯一的最优
140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比较研究安排。而这类研究还都是对包括种种制度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形式生成可能的逻辑推论,还缺少对其生成路径的形式条件的考察。基于这种分析,韦森指出: 不仅种种制度的、道德的、法律的和社会的规范存在于语言中并以语言作为其存在载体,用语言来界定、来表述,而且它们必定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生成,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存在,并通过语言的载体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以及文字交流中演化和变迁。 由此,韦森得出结论: 制度说到底是个语言现象。 [12]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
2.经济活动中的语言研究。经济活动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一项主要的活动。经济活动是人类全部活动的主要部分,它决定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合作,他们合作的最佳媒介就是语言。 如果没有语言,个人所把握的关于客体的知识就不会成为全社会的成员共同掌握的、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知识,人类就不可能观念地创造理想世界,协调一致的改造现实世界 [13]。可见,语言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语言是人的思维的重要媒介,语言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伦理学家R obert V.H anna f o rd指出, 人之成为人在于使用语言,而语言只有通过一个社群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反应方能存在。我们典型地依赖语言来认知行动的过程,也依赖它来理解我们自己 [14]。人们的经济活动与人们生活中的行动和选择有关,而人们的生活必定要通过语言才能进行。人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通过语言交流和沟通来交流各自的情感和判断,语言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需要在语言范围内理解交际手段,而非通过交际手段理解语言 [13]。同时,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制度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只有在人们运用语言的沟通交流中才能产生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语言现象,因此,可以用语言学的方法对经济活动本身进行研究。
3.语言的经济原则。语言的经济原则也常常被称为语言的经济性或语言的经济规律,最早来源于Z i p f所提出的 省力原则 ,在此基础上,M arti net则进一步提出了 经济原则 的概念。姜望琪将经济原则概括为 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 [8]。
在语言学的研究方面,人们常常采用语言体系本身来进行语言学的研究。语用学的兴起极大地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使人们开始从语言的使用环境里寻找解释语言现象的依据。语用学中的 经济 和经济学中的 经济 有着不同的含义。经济学中的 经济 意味着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收益;语用学中的 经济 指的是在保证取得最大交际效果的前提下,采用相对最为 经济 的方法和途径。可见,语言的经济原则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交际。经济活动中的交际可以作为研究语言经济原则的环境之一,这是因为 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化和范畴化是人的认识形成的一个活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在任何一个交际活动中都是通过对所使用的语言单位的相应理解来完成的 。从另一方面讲,语言的经济原则主要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对语言的经济规律和语言的经济机制所进行的研究,其研究角度和方法都是在语言学层面的,因此,我们认为,语言的经济原则的研究也属于经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都是研究语言和经济之间关系的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以 经济学 作为中心词,而经济语言学以 语言学 作为中心词,二者在研究的出发点、方法和结果上有很大差别。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或前提是经济学,研究者希望解决的是语言学上的问题而不是经济学上的问题,在这样的研究中,经济学的理论被作为既定的规则来利用;经济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是语言或语言学,在这样的研究中,语言学理论被当成既有的规则,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学派别(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出发来研究经济学,关注于何种语言学理论可用于经济学的研究,而不需要对语言学理论本身进行质疑。因此,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是两类研究:以经济学为中心词的 语言经济学 指的是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学 ;以语言学为中心词的 经济语言学 指的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学 。
参考文献:
[1]M arschak,J.Econo m ics o f l anguage[J].Behav i ora l Sc i ence.1965,(10).
[2]G r i n,F.Econom ic A pproaches to L anguage and L an guage P lanning[J].Internati ona l Journa l o f the soc i o l ogy of lan guage.1996(spec ial issue).
[3]汪丁丁.语言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 (6).
[4]G r i n,F.The E eonom i es of L anguage:Survey,A ssess m en and P rospec ts[J].Interna ti ona l Journa l of the Soc i o logy of Languag e.vo.l121,1996.
[5][美]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Searle,John.W ha t i s an Instituti on[J].Journa l of In stituti onal Econom i cs.2005,(1).
[8]姜望琪.Z i pf与省力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9]张云秋,周建设.语法结构的经济原则[J].外语研究,2004,(6).
[10]周建设.语言研究的哲学视野[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1]吴海荣.亨德森的经济文本修辞观[J].修辞学习, 2003,(2).
[12]韦 森.言语行为与制度的生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3]王晓升.语言与认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4]R obert V.,H anna f o rd,Y ou O ugh t to D er i ve Ought fro m Is [J].E thics.1972,(2).[责任编辑:杜小平]
141
语言经济学与经济语言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