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则中所含元素
的个数为( )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集合的概念和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求法。
【解题思路】,,,共10个。
【答案】
【试题评价】 试题考查了集合概念的理解,集合元素个数的求法,体现了考试大纲对于此方面知识的要求。
(2)将名教师,名学生分成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由名教师和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
种种 种 种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了计数原理中排列组合。
【解题思路】甲地由名教师和名学生:种
【答案】A
【试题评价】 试题以生活实例为素材,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要求考生理解掌握技术原理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下面是关于复数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的共轭复数为的虚部为
【考查目标】 此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和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
【解题思路】
,,的共轭复数为,的虚部为
【答案】C
【试题评价】 试题通过对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检测考生对复数及其模长、共轭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设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为直线上一点,
是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则的离心率为( )
【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及数形结合思想。
【解题思路】∵△是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
∴,,∴=,∴,∴=,故选C.
【答案】C
【试题评价】 试题考查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性质,通过几何关系建立代数关系,是典型的数形结合问题,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于椭圆内容的要求。
(5)已知为等比数列,,,则( )
【考查目标】 此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及运算。
【解题思路】,或
【答案】
【试题评价】 试题较简单,反映了课程标准对考生注重运用数列内容性质的要求。
(6)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和实数,输出,则( )
为的和
为的算术平均数
和分别是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和分别是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框图表示算法的意义。
【解题思路】 由框图知其表示的算法是找N个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和分别为,,…,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故选C.
【答案】C
【试题评价】 此题是新课改中的新内容,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计算机程序语言的理解掌握,要求考生理解算法思想并能在实践中自觉应用,是新课改创新应用的反映。
(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粗线画出的
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及体积计算,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解题思路】 由三视图知,其对应几何体为三棱锥,其底面为一边长为6,这边上高为3,棱锥的高为3,故其体积为=9,故选B.
【答案】B
【试题评价】 试题的设计注重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是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样化学习能力的体现。
(8)等轴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两点,;则的实轴长为( )
【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准线、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解题思路】 由题设知抛物线的准线为:,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将代入等轴双曲线方程解得=,∵=,∴=,解得=2,∴的实轴长为4,故选C.
【答案】C
【试题评价】 试题突出了对双曲线基本知识和抛物线性质的考查,准确把握了考试说明对双曲线和抛物线内容的不同能力要求。
(9)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
【考查目标】 此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要求考生理解三角函数图像的伸缩、平移等变化。
【解题思路】不合题意 排除
合题意 排除
另:,
得:
【答案】A
【试题评价】 试题比教材所讲三角函数知识复杂,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
(10) 已知函数;则的图像大致为( )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函数的图像,涉及定义域、最值、单调性,也间接考查了导数在求单调性和最值得应用。
【解题思路】
得:或均有 排除
【答案】B
【试题评价】 试题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最值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求导方法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程度。
(11)已知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求面上,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为球的直径,且;则此棱锥的体积为( )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锥体及其外接球的结构特征,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的计算能力技巧,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
【解题思路】的外接圆的半径,点到面的距离
为球的直径点到面的距离为
此棱锥的体积为
另:排除
【答案】A
【试题评价】 试题设计较难,要求考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要掌握灵巧的相关计算能力。
(12)设点在曲线上,点在曲线上,则最小值为( )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像的位置关系,考查平面坐标系中的运算能力。
【解题思路】函数与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对称
函数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设函数
由图象关于对称得:最小值为
【答案】B
【试题评价】 试题区别一般函数的最值问题,不直接通过两函数做差构造新函数再求解,而是先观察到两函数间是互为反函数的关系,然后通过图像几何关系解答,这要求考生具备敏锐的审题能力,随时灵活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题。
二.填空题:
(13)已知向量夹角为 ,且;则
【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运算法则。
【解题思路】∵||=,平方得,即,解得||=或(舍)。
【答案】
【试题评价】 试题考查课本基础的平面向量知识,体现课程标准中对考生注重基础的要求。
(14) 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为 .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解题思路】约束条件对应四边形边际及内的区域:
则
【答案】
【试题评价】 试题考查知识很基础,有效检测考生对线性规划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15)某个部件由三个元件按下图方式连接而成,元件1或元件2正常工作,且元件3
正常工作,则部件正常工作,设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均服从
正态分布,且各个元件能否正常相互,那么该部件的使用寿命
超过1000小时的概率为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正态分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均服从正态分布
得: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000小时的概率为
超过1000小时时元件1或元件2正常工作的概率
那么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000小时的概率为
【答案】
【试题评价】 试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正态分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新课程下考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6)数列满足,则的前项和为
【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数列知识求数列问题能力。
【解题思路】【思路1】有题设知
=1,① =3 ② =5 ③ =7,=9,
=11,=13,=15,=17,=19,,
……
∴②-①得=2,③+②得=8,同理可得=2,=24,=2,=40,…,
∴,,,…,是各项均为2的常数列,,,,…是首项为8,公差为16的等差数列,
∴{}的前60项和为=1830.
【思路2】可证明:
【答案】
【试题评价】 试题通过巧妙设计,整个求和公式中可分为常数列和等差数列两个新数列的求和,得以全面考查考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
(1)求 (2)若,的面积为;求。
【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应用
【解题思路】 运用正弦定理把已知等式化成角的关系(“边化角”),从而用余弦定理求解。
【答案】解(1)由正弦定理得:
(2)
解得:
【试题评价】 试题注重基础,考查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正余弦定理的理解应用。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花店每天以每枝元的价格从农场购进若干枝玫瑰花,然后以每枝元的价格出售,
如果当天卖不完,剩下的玫瑰花作垃圾处理。
(1)若花店一天购进枝玫瑰花,求当天的利润(单位:元)关于当天需求量
(单位:枝,)的函数解析式。
(2)花店记录了100天玫瑰花的日需求量(单位:枝),整理得下表:
以100天记录的各需求量的频率作为各需求量发生的概率。
(i)若花店一天购进枝玫瑰花,表示当天的利润(单位:元),求的分布列,
数学期望及方差;
(ii)若花店计划一天购进16枝或17枝玫瑰花,你认为应购进16枝还是17枝?
请说明理由。
【考查目标】 (1)考查分段函数解析式的求法;(2)考查有限个值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考查考生准确解读统计图表的意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及答案】 解(1)当时,
当时,
得:
(2)(i)可取,,
的分布列为
(ii)购进17枝时,当天的利润为
得:应购进17枝
【试题评价】 本题通过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检测,展示了数据的获取、整理、分析等统计的基本内容,体现新课改注重过程、实践与能力的教学理念。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中,,
是棱的中点,
(1)证明:
(2)求二面角的大小。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二面角的概念和计算,综合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题思路】 (1)用线面垂直证线线垂直;(2)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解。
【答案】解(1)在中,
得:
同理:
得:面
(2)面
取的中点,过点作于点,连接
,面面面
得:点与点重合
且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则,
既二面角的大小为
【试题评价】 试题以考生熟悉的三棱柱为载体,通过问题的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考生的水平都得以发挥。试题准确把握相关几何要素,把“综合推理论证”和“向量计算验证”巧妙融入试题设计中,使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得到充分考查,体现了课程标准对立体几何教学的能力要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已知以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交于两点;
(1)若,的面积为;求的值及圆的方程;
(2)若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直线与平行,且与只有一个公共点,
求坐标原点到距离的比值。
【考查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方程、抛物线的定义、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线线平行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题思路及答案】解(1)由对称性知:是等腰直角,斜边
点到准线的距离
圆的方程为
(2)由对称性设,则
点关于点对称得:
得:,直线
切点
直线
坐标原点到距离的比值为。
【试题评价】 试题设计围绕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展开,突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侧重于对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强调了良好的运算求解能力,全面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解析几何的考查目标。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满足满足;
(1)求的解析式及单调区间;
(2)若,求的最大值。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导数在求单调性、最值问题中的应用,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考查灵活应用导数这一工具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1)代特殊值法;(2)构造新函数。
【答案】解(1)
令得:
得:
在上单调递增
得:的解析式为
且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2)得
①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时,与矛盾
②当时,
得:当时,
令;则
当时,
当时,的最大值为。
【试题评价】 试题分布设问,考查由浅入深,重点突出,灵活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以及导数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而且对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分别为边的中点,直线交
的外接圆于两点,若,证明:
(1);
(2)。
【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线线平行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等基础知识。
【解题思路】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线线、角角关系
【答案】解(1),
(2)
【试题评价】试题以园内基本性质定理的应用为主线,考查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题目简单,符合课程标准对几何证明选讲内容的教学要求。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
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的坐标系方程是,正方形的顶点都在上,
且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的极坐标为
(1)求点的直角坐标;
(2)设为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了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考查极坐标的基本概念和点在极坐标中位置的确定,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极坐标的概念与直角坐标的转化公式,在圆中的直角坐标为(1,√3),可直接写出正方形的其他三个顶点坐标。
【答案】解(1)点的极坐标为
点的直角坐标为
(2)设;则
【试题评价】试题的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内容的教学要求。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的解集包含,求的取值范围。
【考查目标】 本题主要考查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解题思路】 (1)分类讨论去绝对值,(2)在给定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去绝对值。
【答案】解(1)当时,
或或
或
(2)原命题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试题评价】 试题的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不等式选讲内容的教学要求。
三个选考题都控制在中等难度,并保持客观难度平衡,不但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同时为考生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保证了考试的客观、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