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制:××
编制日期:2012年1月28日
审 核:××
危险源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临时设施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1 | 大临房屋搭设 | 临边防护不严,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 高空坠落 | 10 | 3 | 15 | 450 | 5 | 完善临边防护设施,加强管理 | |
夏天露天作业,紫外线照射 | 灼烫、中暑 | 6 | 3 | 7 | 126 | 3 | 调整作业时间 | |||
2 | 手持工具 | 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1 | 10 | 15 | 15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3 | 7 | 63 | 2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违章操作 | 触电 | 6 | 3 | 3 | 54 | 2 | 执行操作规程 | |||
无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3 | 6 | 7 | 126 | 3 | 做好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 |||
一闸多用 | 触电 | 3 | 3 | 1 | 9 | 1 | 定期检查,纠正违章操作,加强安全教育 | |||
私接乱搭 | 触电 | 3 | 1 | 3 | 9 | 1 |
(临时设施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3 | 现场照明 | 同手持工具(同上) | ||||||||
临时电缆敷设不规范 | 触电 | 6 | 3 | 15 | 270 | 4 | 电缆敷设执行临电规范敷设符合操作规程要求 | |||
人为或机械损坏 | 触电 | 1 | 1 | 1 | 定期安全教育和检修 | |||||
灯具高度不够 | 触电 | 3 | 1 | 1 | 3 | 1 | 安装符合规范 | |||
4 | 供电 | 电闸箱/电线短路 | 火灾 | 6 | 1 | 7 | 42 | 2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材 | |
5 | 易燃可燃材料使用 | 明火 | 火灾 | 3 | 3 | 15 | 135 | 3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材 | |
6 | 电气焊操作 | 明火/爆晒 | 火灾/爆炸 | 1 | 10 | 15 | 150 | 3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材 | |
无个人防护用品 | 触电/弧光/灼烫 | 6 | 2 | 1 | 12 | 1 | 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 |||
7 | 车辆运输 | 短路/明火 | 火灾 | 1 | 1 | 15 | 15 | 1 | 定期检修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1 | 土方工程 | 挖掘机: | ||||||||
1距坑边距离太近 | 机械伤害 | 1 | 6 | 15 | 90 | 2 | 安全操作规范 | |||
2回转半径内有障碍物或无关人员 | 机械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推土机/运输汽车: | ||||||||||
1刹车失灵,未及时保养维修 | 机械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保养维修 | |||
2非司机操作 | 机械伤害 | 3 | 3 | 15 | 135 | 3 | 持证上岗 | |||
3疲劳驾驶 | 机械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人员配置符合要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 |||
4障碍物过多 | 机械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做好标识、及时疏通道路 | |||
5超高、超速行驶 | 机械伤害 | 3 | 2 | 7 | 42 | 2 | 设置限高、限速标识 | |||
振捣器: | ||||||||||
1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2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使用前检查、及时更换 | |||
3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 触电 | 3 | 2 | 3 | 18 | 1 | 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打夯机: | ||||||||||
1不戴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鞋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执行操作规程 | |||
2未接保护零线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做好保护接零 | |||
3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定期检查 | |||
4电缆保护不够 | 触电 | 6 | 2 | 1 | 12 | 1 | 执行规范、专人负责 | |||
5违章操作,无书面安全交底 | 触电/机械伤害 | 6 | 2 | 1 | 12 | 1 | 执行操作规程,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交底 | |||
不戴安全帽 | 物体打击 | 3 | 2 | 1 | 6 | 1 | 戴好安全帽 | |||
未按基础土方施工方案规定进行边坡施工(包括边坡放坡系数及护坡形式、施工质量)、基槽周边未按规定堆物或堆物超载、基坑施工未考虑排水措施,基坑支护无变形检测 | 坍塌 | 6 | 3 | 15 | 270 | 4 | 按基础土方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坑边1m之内禁止堆物,基坑施工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基坑支护有变形检测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无护身栏、夜间无警示灯、不戴安全带、无安全网 | 高空坠落 | 3 | 2 | 3 | 18 | 1 | 搭设规范的护身栏,夜间装好警示灯,系好安全带,支好安全网 | |||
2 | 防水工程 | 坑边堆有杂物 | 物体打击 | 3 | 2 | 1 | 6 | 1 | 戴好安全帽,及时把杂物清走 | |
有毒有害气体挥发 | 中毒 | 10 | 6 | 15 | 900 | 5 | 保证工作环境有良好通风 | |||
使用喷灯 | 火灾 | 3 | 2 | 15 | 90 | 2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材 | |||
潜水泵: | ||||||||||
违章操作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执行操作规程 | |||
井点钻孔设备: | ||||||||||
1无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做好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 |||
2无书面安全交底 | 触电 | 2 | 1 | 1 | 1 | 及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
3灯具高度不够 | 触电 | 3 | 2 | 1 | 6 | 1 | 安装符合规范 | |||
4电缆保护不够 | 触电 | 6 | 2 | 1 | 12 | 1 | 执行规范、专人负责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3 | 钢筋工程 | |||||||||
调直 | 卷扬机: | |||||||||
1对钢筋施加荷载牵引调直时被拉断 | 机械伤害 | 3 | 2 | 3 | 18 | 1 | 随时检查,控制延伸率 | |||
2钢丝绳无定期检查、保养 | 机械伤害 | 1 | 2 | 1 | 2 | 1 | 随时检查、保养,及时更换 | |||
3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4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 |||
5潮湿环境阴雨天操作 | 触电 | 2 | 1 | 1 | 1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
6无证、违章操作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持证上岗、执行操作规程 | |||
7无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做好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 |||
8私接乱搭 | 触电 | 6 | 2 | 15 | 180 | 3 | 执行操作规程 | |||
9一闸多用 | 触电 | 3 | 2 | 1 | 6 | 1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下料 | 切断机: | |||||||||
1戴手套作业 | 机械伤害 | 3 | 2 | 3 | 18 | 1 | 安全操作规程 | |||
2操作时精神不集中、违反操作规程 | 机械伤害 | 3 | 2 | 3 | 18 | 1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
3同卷扬机 | 触电 | 同 | 卷 | 扬 | 机 | 同卷扬机 | ||||
无齿锯: | ||||||||||
1无防护罩 | 机械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安装防护罩 | |||
2锯料前方无挡板 | 机械伤害 | 6 | 2 | 1 | 12 | 1 | 设置挡板 | |||
3操作中用力过猛 | 机械伤害 | 6 | 2 | 3 | 36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4违章打磨金属 | 机械伤害 | 6 | 2 | 3 | 36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5锯片磨损过大,未及时更换 | 机械伤害 | 3 | 2 | 3 | 18 | 1 |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 |||
6同卷扬机 | 触电 | 同 | 卷 | 扬 | 机 | 同卷扬机 | ||||
加工 | 弯曲机: | |||||||||
1机械过载作业、违章操作 | 机械伤害 | 3 | 2 | 3 | 18 | 1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
2同卷扬机 | 触电 | 同 | 卷 | 扬 | 机 | 同卷扬机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电焊机、对焊机: | ||||||||||
1不戴防护用具(对焊机) | 机械伤害 | 3 | 2 | 1 | 6 | 1 | 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合格防护用具 | |||
2光辐射(电焊机) | 皮肤病 | 6 | 2 | 1 | 12 | 1 | 电气焊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合格防护用具 | |||
3烟雾排放(电焊机) | 中毒 | 6 | 2 | 1 | 12 | 1 | 保持工作环境通风良好 | |||
4焊接火花(电焊机) | 灼烫 | 3 | 2 | 7 | 42 | 2 | 电气焊操作规程 | |||
5同卷扬机 | 触电 | 同 | 卷 | 扬 | 机 | 同卷扬机 | ||||
吊运 | 塔吊: | |||||||||
1塔基铺设未达到技术要求 | 起重伤害 | 1 | 2 | 40 | 80 | 2 | 按方案要求铺设、实施 | |||
2限位器失灵 | 起重伤害 | 1 | 2 | 3 | 6 | 1 | 及时检查、修理、更换 | |||
3非司机操作 | 起重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持证上岗 | |||
4轨道铺设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 起重伤害 | 3 | 2 | 40 | 240 | 4 | 按方案要求铺设 | |||
5安全装置失灵失效 | 起重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及时检查维修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6斜拉重物、吊拔埋在地下及不明重量的重物 | 起重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安全操作规程 | |||
7顶升、锚固作业未按方案及规范进行 | 起重伤害 | 1 | 2 | 40 | 80 | 2 | 顶升、锚固必须编制方案,并按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 | |||
8信号工无证上岗,手势、信号不明 | 起重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信号工持证上岗、加强培训 | |||
9作业中起吊重物未高出所跨越的障碍物的高度1米 | 起重伤害 | 1 | 2 | 15 | 3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10吊重物时猛起猛落,发生吊物散落、松绑、偏斜 | 起重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11违章吊运人员 | 起重伤害 | 1 | 2 | 15 | 3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12作业中进行违章保养 | 起重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13钢丝绳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 | 起重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及时检查更换 | |||
14在恶劣天气违章作业 | 起重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安全操作规程 | |||
15群塔作业未遵守GB5144中条的规定 | 起重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编制群塔方案 | |||
16无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做好接地接零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17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定期进行检查 | |||
18无书面安全交底 | 触电 | 2 | 1 | 1 | 1 | 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 ||||
19电缆保护不够 | 触电 | 6 | 2 | 1 | 12 | 1 | 加强安全教育、经常检查 | |||
绑扎 | 操作架不牢固、未铺脚手板,用小钢模代替,未系好安全带,不戴安全帽 | 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 | 3 | 2 | 1 | 6 | 1 | 梯凳要牢固,有防滑措施,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 ||
5 | 模板工程 | 塔吊(同上) | 同上 | 同 | 钢 | 筋 | 工 | 程 | 同钢筋工程 | |
木模板使用/安装 | 电气焊明火 | 火灾 | 1 | 2 | 1 | 2 | 1 | 远离明火、执行电气焊操作规程、用火制度 | ||
木材储存 | 违章吸烟明火 | 火灾 | 3 | 2 | 15 | 90 | 2 | 执行安全防火要求、设置标识、隔离、配备灭火器材 | ||
海绵/聚本板保管 | 违章吸烟明火 | 火灾 | 6 | 2 | 7 | 84 | 2 | 同上 | ||
海绵/聚本板使用 | 电气焊明火 | 火灾 | 6 | 2 | 3 | 36 | 2 | 远离明火、执行电气焊操作规程、用火制度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模板使用/安装 | 没有护身栏、无爬梯、脚手板铺设不严、不系好安全带、无过桥板 | 高空坠落 | 3 | 2 | 3 | 18 | 1 | 绑好护身栏,安装爬梯,搭好过桥板,脚手板铺严绑牢,系好安全带 | ||
模板存放/清理 | 不戴安全帽,清理不当,模板存放倾斜角度不符合要求、无安全交底 | 物体打击 | 3 | 2 | 3 | 18 | 1 | 戴好安全帽 模板及平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按规范存放模板,模板区严禁穿行 | ||
6 | 砼工程 | 砼泵: | ||||||||
1泵管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崩管 | 机械伤害 | 3 | 2 | 7 | 42 | 2 | 及时检查更换 | |||
2泵管、卡子安装不规范 | 机械伤害 | 6 | 2 | 3 | 36 | 2 | 执行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 |||
3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搅拌机: | ||||||||||
1非司机操作 | 机械伤害 | 6 | 2 | 3 | 36 | 2 | 持证上岗 | |||
2运转过程中用手持工具插入搅拌筒拌灰 | 机械伤害 | 6 | 2 | 15 | 180 | 3 | 安全操作规程 |
(基础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3清理过程中未按操作规程采取保护措施 | 机械伤害 | 1 | 2 | 3 | 6 | 1 | 安全操作规程 | |||
4运转中维修保养 | 机械伤害 | 1 | 2 | 3 | 6 | 1 | 安全操作规程 | |||
5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 |||
6无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做好接地接零 | |||
7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定期进行检查 | |||
8一闸多用 | 触电 | 3 | 2 | 1 | 6 | 1 | 加强安全教育、经常检查 | |||
9无书面安全交底 | 触电 | 2 | 1 | 1 | 1 | 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 ||||
10粉尘排放 | 尘肺 | 6 | 2 | 1 | 12 | 1 | 防尘措施 | |||
振捣器(同上) | 触电 | 同 | 搅 | 拌 | 机 | 同搅拌机 | ||||
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触电 | 6 | 2 | 1 | 12 | 1 | 正确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 |||
皮带运输机: | ||||||||||
1作业中人员从输送带下穿越或从上跨越 | 机械伤害 | 1 | 2 | 3 | 6 | 1 | 安全操作规程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2输送带打滑时违章拉动皮带 | 机械伤害 | 3 | 2 | 3 | 18 | 1 | 安全操作规程 | |||
3运转中进行设备的清理、保养和维修作业 | 机械伤害 | 1 | 2 | 7 | 14 | 1 | 安全操作规程 | |||
同搅拌机 | 触电 | 同 | 搅 | 拌 | 机 | 同搅拌机 | ||||
装载机: | ||||||||||
1制动失灵失效 | 机械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及时检查维修 | |||
2非司机操作 | 机械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持证上岗 | |||
3用高速档行驶时违章进行升降、翻转、铲斗 | 机械伤害 | 1 | 2 | 15 | 3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4在倾斜度超过规定的场地上作业 | 机械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5作业区内有障碍物或无关人员 | 机械伤害 | 3 | 2 | 15 | 90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砼浇筑 | 操作平台架脚手板铺设不严、不牢,无护身栏 | 高空坠落 | 3 | 2 | 1 | 6 | 1 | 操作平台板铺严、绑牢,按规范绑好护身栏,戴好安全帽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7 | 架子工程 | 架子搭设、拆除不符合方案要求 各种架体材料不符合要求 | 坍塌 | 3 | 2 | 1 | 6 | 1 | 架子搭设、拆除符合方案要求 采购合格的架体材料 | |
邻边防护不严密 安全网、密目网封闭不严 架体上有探头板、飞跳板,作业面随层防护不到位 | 高空坠落 | 3 | 2 | 1 | 6 | 1 | 操作平台板铺严、绑牢 按规范绑好护身栏 邻边防护严密 安全网、密目网按规范封严 架体、作业层铺严绑牢,架体上不得有探头板、飞跳板作业面随层防护到位 | |||
高空作业人员禁忌症 | 高空坠落 | 3 | 2 | 15 | 90 | 2 | 人员定期体检 | |||
不戴安全帽 | 物体打击 | 3 | 2 | 3 | 18 | 1 | 戴好安全帽 | |||
8 | 现场照明 临时用电 | 1人为或机械损坏 | 触电 | 2 | 1 | 1 | 1 | 定期安全教育和检修 | ||
2灯具高度不够 | 触电 | 3 | 2 | 1 | 6 | 1 | 安装符合规范 | |||
3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4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2 | 15 | 90 | 2 |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 |||
5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2 | 1 | 2 | 1 | 定期进行检查 | |||
6电路短路/明火 | 火灾 | 3 | 2 | 7 | 42 | 2 | 定期保养/检修 |
(结构施工阶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1 | 钢筋工程 | |||||||||
调直 | (同基础工程) | (同基础) | 同 | 基 | 础 | 工 | 程 | (同基础工程) | ||
下料 | (同基础工程) | (同基础) | 同 | 基 | 础 | 工 | 程 | (同基础工程) | ||
加工 | (同基础工程) | (同基础) | 同 | 基 | 础 | 工 | 程 | (同基础工程) | ||
吊运 | 塔吊(同基础工程) | (同基础) | 同 | 基 | 础 | 工 | 程 | (同基础工程) | ||
无齿锯: | ||||||||||
1无防护罩 | 机械伤害 | 6 | 3 | 15 | 270 | 4 | 安装防护罩 | |||
2锯料前方无挡板 | 机械伤害 | 6 | 3 | 1 | 18 | 1 | 设置挡板 | |||
3操作中用力过猛 | 机械伤害 | 6 | 3 | 3 | 54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4违章打磨金属 | 机械伤害 | 3 | 3 | 3 | 27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5锯片磨损过大,未及时更换 | 机械伤害 | 3 | 3 | 3 | 27 | 2 |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 |||
绑扎 | 钢筋绑扎的操作架不牢固、未铺脚手板,用小钢模代替,未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 | 高空坠落 | 3 | 3 | 1 | 9 | 1 | 梯凳要牢固,有防滑措施,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2 | 模板工程 | 电锯: | ||||||||
1无专人管理 | 机械伤害 | 3 | 3 | 3 | 27 | 2 | 设专人管理 | |||
2没有防护罩 | 机械伤害 | 6 | 3 | 3 | 54 | 2 | 安装防护罩 | |||
3防护罩安装不牢固 | 机械伤害 | 3 | 3 | 3 | 27 | 2 | 及时检查修理 | |||
4锯片有缺口、裂纹 | 机械伤害 | 6 | 3 | 3 | 54 | 2 | 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 |||
5闸箱没锁 | 机械伤害 | 6 | 3 | 1 | 18 | 1 | 锁好闸箱 | |||
6作业时用力过猛 | 机械伤害 | 3 | 3 | 7 | 63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7运转中维修保养 | 机械伤害 | 1 | 3 | 7 | 21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
压刨: | ||||||||||
1无专人管理 | 机械伤害 | 6 | 3 | 3 | 54 | 2 | 设专人负责 | |||
2闸箱没锁 | 机械伤害 | 6 | 3 | 1 | 18 | 1 | 锁好闸箱 | |||
3非专职人员操作 | 机械伤害 | 6 | 3 | 3 | 54 | 2 | 对专职人员进行培训 | |||
4运转中维修保养 | 机械伤害 | 1 | 3 | 7 | 21 | 2 | 安全操作规程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木材/海绵/聚本板的保管 | 明火 | 火灾 | 6 | 3 | 7 | 126 | 3 | 单独存放/设置严禁明火标识牌/配备消防器材 | ||
木材/海绵/聚本板的使用 | 明火 | 火灾 | 6 | 3 | 3 | 54 | 2 | 限额领料/远离明火/配备消防器材 | ||
机械施工 | 短路/电火花/雷击 | 火灾 | 1 | 3 | 40 | 120 | 3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修 | ||
氧气瓶/乙炔瓶的保管 | 明火/爆晒/混放 | 火灾/爆炸 | 6 | 3 | 7 | 126 | 3 | 单独存放/设置严禁明火标识牌 | ||
氧气瓶/乙炔瓶的使用 | 明火/爆晒/焊弧/焊渣/小于安全距离 | 火灾/爆炸 | 3 | 3 | 15 | 135 | 3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
模板存放/清理 | 不戴安全帽 模板上有其他杂物 模板存放倾斜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 物体打击 | 6 | 3 | 15 | 270 | 4 | 戴好安全帽 模板及平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按规范存放模板,模板区严禁穿行 | ||
模板支搭/使用 | 没有护身栏、无爬梯、脚手板铺设不严、不系好安全带、无过桥板 | 高空坠落 | 3 | 3 | 1 | 9 | 1 | 绑好护身栏,安装爬梯,搭好过桥板,脚手板铺严绑牢,系好安全带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3 | 砼工程 | 砼泵: | ||||||||
泵管爆裂 | 机械伤害 | 3 | 3 | 1 | 9 | 1 | 加强检查、及时更换 | |||
布料杆倾覆 | 机械伤害 | 3 | 3 | 1 | 9 | 1 | 布料杆加固 | |||
砼浇筑 | 操作平台架上脚手板铺设不严、不牢,无护身栏 | 高空坠落 | 3 | 3 | 1 | 9 | 1 | 操作平台上脚手铺严、绑牢,按规范绑好护身栏,戴好安全帽 | ||
塔吊打灰操作不当 | 机械伤害 | 3 | 3 | 1 | 9 | 1 | 指挥得当、措施合理 | |||
振捣棒未配备绝缘防护用品、布线不合理、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3 | 3 | 27 | 2 | 使用绝缘防护用品、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 |||
4 | 架子工程 | 架子搭设、拆除不符合方案要求、各种架体材料不符合要求、超载、私自拆改架体 | 坍塌 | 3 | 3 | 40 | 360 | 5 | 架子搭设、拆除符合方案要求、各种架体材料符合要求、执行规范、及时做好专项交底、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出入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防护不严密 安全网、密目网封的不严,遗漏绑扣 架体上有探头板、飞跳板 作业面随层防护不到位 支搭、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 | 高空坠落 | 10 | 3 | 15 | 450 | 5 | 操作平台板铺严、绑牢 按规范绑好护身栏 四口防护严密、安全网、密目网按规范封严 架体、作业层脚手板铺严、绑牢,不得有探头板、飞跳板、作业面随层防护到位 加强监督检查教育力度 | |||
搭设、拆除时不设隔离区 无专人看护 出入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防护不严密 不戴安全帽 | 物体打击 | 10 | 3 | 15 | 450 | 5 | 戴好安全帽 搭设、拆除时设隔离区及专人看护 四口防护严密 加强教育 | |||
5 | 水电配合 | 水电穿管作业时剔凿砼掉块 水电管材的堆放、安装不规范 | 物体打击 | 3 | 3 | 1 | 9 | 5 | 戴好安全帽,杂物及时清理,不得抛洒 水电材料在运输和堆放时要码放整齐、规范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6 | 中小型机械使用 | 台钻/无齿锯/电焊机: | ||||||||
1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2无个人防护用品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 | |||
3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4违章操作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加强教育、执行操作规程 | |||
5无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1 | 3 | 1 | 3 | 1 | 做好保护接零措施 | |||
6测试仪器失灵 | 触电 | 3 | 15 | 9 | 1 | 执行计量器具检测周期/更换 | ||||
7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3 | 1 | 3 | 1 | 定期检查 | |||
8人为或机械损坏 | 机械伤害 | 3 | 1 | 1 | 定期安全教育和检修 | |||||
9使用交织线 | 触电 | 3 | 3 | 1 | 9 | 1 | 更换为符合要求的电线/电缆 | |||
10一闸多用 | 触电 | 3 | 3 | 1 | 9 | 1 | 执行操作规程 | |||
11私接乱搭 | 触电 | 6 | 3 | 15 | 270 | 4 | ||||
13无书面安全交底 | 触电 | 3 | 1 | 1 | 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7 | 现场临电使用 | 1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2无个人防护用品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 | |||
3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4无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1 | 3 | 1 | 3 | 1 | 做好接地接零 | |||
5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3 | 1 | 3 | 1 | 定期检查检查 | |||
6一闸多用 | 触电 | 3 | 3 | 1 | 9 | 1 | 执行操作规程 | |||
7无书面安全交底 | 触电 | 3 | 1 | 1 | 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 |||||
施工供电 | 短路 | 火灾 | 6 | 3 | 7 | 126 | 3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1 | 屋面工程 | 外梯: | ||||||||
1基础未达到规范要求 | 起重伤害 | 3 | 3 | 40 | 360 | 5 | 按方案和设计规范进行 | |||
2安装、拆卸未按规范进行 | 起重伤害 | 3 | 3 | 40 | 360 | 5 | 安装、拆装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 | |||
3限速制动器未及时进行检测 | 起重伤害 | 3 | 3 | 15 | 135 | 3 | 定期检查、维修、更换 | |||
4钢丝绳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 | 起重伤害 | 1 | 3 | 15 | 45 | 2 | 定期检查、保养、更换 | |||
5制动器不灵敏,带病运转 | 起重伤害 | 1 | 3 | 15 | 45 | 2 | 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 |||
6超载运行 | 起重伤害 | 3 | 3 | 40 | 360 | 5 | 安全操作规程 | |||
7非司机操作 | 起重伤害 | 3 | 3 | 15 | 135 | 3 | 持证上岗和安全教育 | |||
8违章运送超长物料 | 起重伤害 | 6 | 3 | 15 | 270 | 4 | ||||
9恶劣天气条件下违章作业 | 起重伤害 | 3 | 3 | 15 | 135 | 3 | ||||
10运行中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停车代替正常按钮的使用 | 起重伤害 | 6 | 3 | 15 | 270 | 4 | ||||
11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12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13无证、违章操作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持证上岗、安全教育 | ||||
14无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3 | 4 | 3 | 36 | 2 | 做好接地接零、定期检查 | ||||
15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4 | 1 | 4 | 1 | 班前检查 | ||||
16人为或机械损坏 | 触电 | 4 | 1 | 2 | 1 | 定期安全教育和检修 | |||||
17一闸多用 | 触电 | 3 | 4 | 1 | 12 | 1 | 执行操作规程 | ||||
18私接乱搭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
防水施工 | 明火、喷灯未按操作规程使用 | 火灾 | 6 | 3 | 7 | 126 | 3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材 | |||
有毒有害气体挥发 | 中毒 | 3 | 3 | 7 | 63 | 2 | 采取通风措施 | ||||
2 | 外檐工程 | 电动吊兰: | |||||||||
1安装未达到技术要求 | 起重伤害 | 1 | 3 | 15 | 45 | 2 | 安装按技术规范执行 | ||||
2防坠落装置未按时检测 | 起重伤害 | 1 | 3 | 15 | 45 | 2 | 定期检测,及时检查维修 |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3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4无个人防护用品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正确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 |||
5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6阴雨天操作 | 触电 | 4 | 1 | 2 | 1 | 停止作业 | ||||
7钢丝绳扭结、挤伤、松散、磨损、断丝 | 起重伤害 | 6 | 3 | 15 | 270 | 4 | 定期检查、维修、更换 | |||
8超限 | 起重伤害 | 3 | 3 | 15 | 135 | 3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
9悬挂、绕绳方式不正确 | 起重伤害 | 6 | 3 | 15 | 270 | 4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符合规范 | |||
10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 | 起重伤害 | 1 | 3 | 15 | 45 | 2 | 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 |||
11外梯(同结构工程) | (同结构) | 同 | 结 | 构 | 工 | 程 | (同结构工程) | |||
外檐施工 | 上下层交叉作业未按规范设置隔离层 | 物体打击 | 10 | 3 | 15 | 450 | 5 | 上下层同时作业时,必须有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及施工方案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3 | 砌筑工程 抹灰工程 | 脚手架支搭不规范、护身栏、安全网防护不严密 | 高空坠落 | 3 | 3 | 15 | 135 | 3 | 护身栏、脚手板牢固,安全网防护严密 按技术交底施工 | |
挡脚板不全、密目网破损 | 物体打击 | 3 | 3 | 15 | 135 | 3 | 挡脚板齐全、密目网严密 | |||
搅拌机、装载机、外梯、皮带运输机(同基础) | (同基础) | 同 | 基 | 础 | 工 | 程 | (同基础工程) | |||
4 | 门窗工程 | 无安全技术交底 交叉作业无防护 违反操作规程 | 物体打击 | 1 | 3 | 7 | 21 | 2 | 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并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交底 | |
木制材料保存/使用 | 明火 | 火灾 | 3 | 3 | 15 | 135 | 3 | 单独存放/设置严禁明火标识牌/配备灭火器材 | ||
油漆/稀料的使用 | 明火 | 火灾 | 6 | 3 | 7 | 126 | 3 | 执行消防有关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分类存放 | ||
有机溶剂挥发 | 苯中毒、甲醛中毒 | 3 | 3 | 7 | 63 | 2 | 个人防护用品齐全,定期体检、有排风措施 | |||
装修阶段现场灭火器的配置 | 明火 | 火灾 | 6 | 3 | 15 | 270 | 4 | 设置严禁明火标识牌/配备灭火器材 | ||
油漆/稀料的保管 | 明火 | 火灾 | 3 | 3 | 15 | 135 | 3 | 设置专用库房/设置严禁明火标识牌/配备灭火器材 | ||
机械加工 | 短路 | 火灾 | 3 | 4 | 3 | 36 | 2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材 | ||
电气焊 操作 | 短路 | 火灾 | 3 | 4 | 3 | 36 | 2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材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5 | 架子工程 | 架子搭设、拆除不符合方案要求 各种架体材料不符合要求 | 坍塌 | 1 | 3 | 40 | 120 | 3 | 架子搭设、拆除符合方案要求 各种架体材料符合要求 | |
出入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防护不严密 安全网、密目网封的不严,遗漏绑扣 架体上有探头板、飞跳板 作业面随层防护不到位 | 高空坠落 | 10 | 3 | 15 | 450 | 5 | 操作平台板铺严、绑牢 按规范绑好护身栏, 四口防护严密 安全网、密目网按规范支搭 架体、作业层铺严绑牢,架体上不得有探头板、飞跳板作业面随层防护到位 | |||
搭设、拆除时不设隔离区 无专人看护 出入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防护不严密 不戴安全帽 | 物体打击 | 3 | .3 | 7 | 63 | 2 | 四口防护严密 搭设、拆除时设隔离区及专人看护 戴好安全帽 | |||
安全网使用/保管 | 明火 | 火灾 | 3 | 3 | 15 | 135 | 3 | 严禁明火、设置看火人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6 | 各种电动设备及手持工具的使用 | 1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2无个人防护用品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正确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 |||
3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4无证、违章操作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持证上岗和安全教育 | |||
5无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1 | 4 | 1 | 4 | 1 | 做好接地接零和检查 | |||
6测试仪器失灵 | 触电 | 4 | 15 | 12 | 1 | 执行计量器具检测周期/更换 | ||||
7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4 | 1 | 4 | 1 | 定期检查 | |||
7 | 装修工程 现场照明 | 无证、违章操作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持证上岗、定期检查 | |
无接零接地措施 | 触电 | 4 | 1 | 2 | 1 | 做好接地接零、定期检查 | ||||
无定期检查 | 触电 | 1 | 4 | 1 | 4 | 1 | 定期检查 | |||
人为或机械损坏 | 触电 | 4 | 1 | 2 | 1 | 定期安全教育和检修 | ||||
未使用安全电压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安全教育和检查 | |||
灯具高度不够 | 触电 | 3 | 4 | 1 | 12 | 1 | 安装符合规范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危险评价 | 危险级别 | 现有控制措施 | 备注 | |||
L | E | C | D | |||||||
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线路破损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私接乱搭 | 触电 | 3 | 4 | 15 | 180 | 3 | 定期安全教育和检查 | |||
施工供电 | 短路 | 火灾 | 6 | 4 | 3 | 72 | 2 |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送电前进行检测/配备灭火器材 | ||
8 | 水电安装 | 外梯(同结构工程) | (同结构) | 同 | 结 | 构 | 工 | 程 | (同结构工程) | |
水电穿管作业时剔凿砼掉块;水电管材堆放、安装不规范;不戴安全帽 | 物体打击 | 3 | 3 | 1 | 9 | 1 | 戴好安全帽 杂物及时清理,不得抛洒 水电材料在运输和堆放时要码放整齐、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