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福建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l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台题目要求的。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增加日照时数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 00
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0~12题。
10.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11.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 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2月 7月 8月
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选考部分(40分)
40.(15分)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38.(37分)
(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鄂县橱缺陷在于实行主义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39.(42分)
(1)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既考虑福建海洋经济自身的发展.又立足福建经济建设的全局。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看到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也看到它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曲折。
③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福建省情,制定建设海洋强省的发展规划。
【选考部分】(40分)
40.(15分)
A.【选修2——海洋地理】更多免费试卷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C.[选修6—-环境保护]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更多免费试卷下载绿ww色w.l圃spj中y.c小om学教育网分站www.fydaxue.com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41.(15分)历史
42.(10分)思想政治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C
(2)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奉行分权、制衡的原则。国王形式上有权任命首相。内阁是国采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效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1)A
(2)①发散思维是一种展开性的恩维方式.有助于发现新问题,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有利于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②发散思维以某问题为出发点“发散”出去,发散出去的思维还要再聚合起来;只有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