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8年第10期
摘 要:近年来,随之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生产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也带动了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在氟化工的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氟化工生产的危险因素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将氟化工生产的安全隐患降低。
关键词:氟化工;危险因素;安全防范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氟化工行业已经走出低谷,逐渐进入重新发展的新时期。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氟化工企业已经达到1000多家,总产值已经高达500亿人民币,产能高达700万t/a。由于部分氟化物为有毒物质,因此氟化工生产过程中,保证安全是极其重要的。
1 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
1.1 氟气
氟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强氧化性浅黄色有毒气体。因其化学性质异常活泼,具有强氧化性,能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与大多数无机物或有机物反应,并释放大量的热量,常导致燃烧和爆炸。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常采用惰性气体稀释或降低反应温度的方法,来控制氟气的反应速率。使用氟气前,选择适当材质的容器、管阀件等并需进行有效的钝化处理。工作场所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干燥,使用特种钢瓶贮装。钢瓶存放时必须与其它物料隔离,特别是与能和氟气反应的物料隔绝,要远离易起火地点。着火时消防人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切不可将水直接喷射漏气处,否则会助长火势,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器等。
1.2 无机氟化物
根据用途的不同,无机氟化物大可分为4类:①基础氟化物(氢氟酸和萤石);②电解铝用氟化盐(如冰晶石、氟化铝等);③含氟电子化学品(如六氟磷酸锂、三氟化氮、六氟化钨等);④其他无机氟化物(如氟硅酸钠、氟化铵、氟化钠等)。
例如无水氟化氢为氟化工行业主要生产原料,一般可通过浓硫酸与发烟硫酸处理得到。加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腐蚀因素而造成泄露,如管道焊口、法兰接口、泵密封处与阀门等,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刺激人体皮肤以及呼吸道黏膜,导致出现肺炎、肺气肿、支气管炎以及反射性窒息等病症。
无水氟化氢除了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外,还具有较大的毒性。当大量无水氟化氢泄露时,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极大,应将其贮存到钢瓶或者压力容器贮槽内。按照《GB18218-20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要求,氟化氢储存量超过1t,则需要将其定位为重大危险源,必须要配置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1.3 有机氟化物
有机氟化物生产中,如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生产装置内分布着较多有毒物质,尤其是自裂解反应器内产生的裂解气体,包括了超过30种的有毒物质,如含氟烯烃以及全氟异丁烯等。
假如人体吸入残夜气体或者裂解气体,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含有较大毒性的裂解残液气与裂解混合气,以及高毒性的八氟异丁烯等,浓度较高情况下容易出现中毒性心肌炎、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以及化学性肺炎等病症。企业防范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管理不严格,部分操作人员违反规定或者出现意外、误操作等情况,均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 氟化工生产的安全防范措施
2.1 选择高质量合适的设备材料,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氟化工生产中的原料,大部分都有或多或少的腐蚀性,或者在各种条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也会对设备材料进行一定的腐蚀。因此,慎重选择生产设备,就成了防范腐蚀、增强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强化对生产设备的管理与监测
加强生产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是提高氟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企业可以根据生产设备的具体特点来监控生产。对于高温高压设备,为了保证其安全运行,可以设置设备报警机构。报警信息将反馈给远程设备管理人员,并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设备,并可用于其他危险设备。监测设备安装在设备的明显部位,便于人员管理,对设备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提高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2.3 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规范,完善预警和紧急处理的措施
在氟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极为容易出现有毒气体的泄露或者燃烧、爆炸事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规范,健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由各个重要的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化工生产的安全不仅关系着每一个工作的人员,还关系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举措。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关系着这个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大的优势。
3 结语
安全生产是氟化工行业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任何企业都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每一个员工负责。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地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莎莎,冀然,王鹏杰,,周苏.氟化工安全技术及其环境保护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13):190.
[2]赵文龙.有机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J].化工管理,2018(15):79-80.
[3]毕建华.新形势下的氟化工安全管理[J].环球市场,201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