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融
/2016年第12期
◎杨晓东
供应链金融在农业产业融资中的应用
——以宁夏葡萄酒产业为例
【内容简介】文章从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出发,总结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龙头企业主导型
融资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型融资模式和农业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之后以宁夏葡萄酒产业为例分析了其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金融中“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的融资模式,最后提出了宁夏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建议:地方应出台相应的扶持和优惠,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创新和宣传。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农业;宁夏葡萄酒产业
作者单位: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严
格来讲,目前国内并没有公认的主流农业融资模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融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起到了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但在其设计中并没有过多考虑农产品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等因素。当前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亟需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业融资模式(刘西川,程恩江,2013)[1]。在国内一系列探索实践当中,农业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一种适应当前农业金融需求的新型农业融资模式。从国外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看,其不仅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盈利点,还可以解决产业链中一些参与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少发达国家近年来已开展了农业供应链金融实践与推广工作,如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通过供应链融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从传统融资模式角度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是面向单一农户主体授信,而与此不同的是,农业供应链金融可以说是一种
新型的融资方式,它通常从整个农业产业链着眼,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出发,针对整个产业链参与主体不同的融资需求提供金融支持。
从本质上来看,农业供应链金融将整个农业产业链纳入了信用评价,并将农业生产中各个环节形成的互联交易做为“抵押担保”,尤其是充分发挥了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产业链中低信用等级的中小企业及农户进行信用增级,进而强化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融资能力(周晓强,2012)[2]。
从实践角度来看,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整个农业产业链出发设计金融产品,将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做为核心(杨进先,2012)[3],利用龙头企业较高的信用条件为其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或消费者进行信用增级,从而满足产业链上各主体融资需求,推进农业产业链整体协
调运转的一种系统性融资安排(彭路,2015)[4]。同时,传统融资方式中单个主体的风险通常是不可控的,而农业供应链金融将其转化为了整体产业链上的可控风险,进而促进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
42
农业产业链是指由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价值增值环节所组成的链条(袁梁,2016)[5]。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包括了研发、生产、加工、存储、物流配送、批发零售和服务等多个价值增值环节,涵盖了农业生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过程。目前研究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由农产品物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主导,即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可以将供应链上的农户与其他中小型农业企业有效组织起立,进而以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农户、中小企业之间的商业关系为担保,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向链上的参与主体提供融资服务,最终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方向。
农产品供应链有一些特点,其产业链涉及了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三个主要领域。同时,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并且易受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生长周期,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也差别明显。因此,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借鉴工业产品供应链融资的经验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这些特殊影响因素。目前常见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包括龙头企业主导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型等,还有一些将农业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龙头企业主导型融资模式:该模式中,龙头企业根据对市场环境的了解,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采购订单协议;农户或专业合作社依据订单要求组织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并在生产结束后根据协议采购农产品;金融机构与农户(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签订三方合约,以协议订单作为贷款质押向农户或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型融资模式:该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依靠专业合作社对其内部经营
主体在信息上的优势来实
施整体授信;金融机构根据合作社特点
开展授信,由合作社统一对信贷资金进
行投放使用和管理;此种模式下银行并
不直接向分散的农户授信,因此可以降
低运营成本,控制信贷风险。
农业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
创新模式:该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利用大数据向农户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
宁夏葡萄酒产业概况及其供应链结构
(一)宁夏葡萄酒产业现状
宁夏贺兰山东麓在国内外被认为是种植酿酒葡萄较佳的地区之一。贺兰山东麓在地理上,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区处在同一个纬度线,日照相对充足、雨量较少、昼夜的温差较大,适宜优质葡萄生产。近几年,宁夏贺兰山东麓依靠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大力度的扶持,在国内和世界葡萄酒行业崭露头角。仅2015年宁夏新增与改造提升的葡萄种植有7万亩,新建的酒庄有14家,宁夏特色优势农业量效齐增,2016年葡萄酒产业发展将坚持“小酒庄、大产区”规划模式,计划新建改造标准化葡萄园5万亩,计划开建酒庄20家,加快宁夏葡萄产业向酒庄酒与产业中高端发展[6]。
为了促进宁夏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发展,先后出台制定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级酒庄评定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和计划,张裕、王朝、长城、轩尼诗等国内外葡萄酒生产企业先后落户并入驻贺兰山东麓,一些酒庄生产的葡萄酒屡次在国际上获奖,如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等,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培育百个特色酒庄、百万亩葡萄基地的计划,葡萄酒产业正逐渐为宁夏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葡萄酒产业的供应链结构
供应链是指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充分整合产业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连成整体的网状链条。对葡萄酒产业供应链来说,对葡萄酒的生产流通过程进行调研发现,其供应链包括优良葡萄品种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界
图1葡萄酒产业供应链
43
Gansu Finance/甘肃金融/
/2016年第12期
的选择、种植、田间管理、采摘后贮藏、生产酿造、检验、装瓶、瓶内陈年、装运发售和宣传推广等,如图1。
供应链金融在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运行模式
“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服务模式。该模式的运行过程可以用图2表示:一是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葡萄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做为主体接受贷款;二是由当地推动成立农业开发公司,管理下辖的葡萄种植合作社及社员,做好与银行、葡萄酒生产企业及酒庄、科研机构等的协调工作,将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质押给银行,以此作为合作社偿还贷款的担保,同时通过贴息、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及缓释机制;三是银行与合作社签订贷款协议并向合作社发放贷款;四是合作社与葡萄酒生产企业或酒庄签订购销协议,将生产出来的葡萄销售给葡萄酒生产企业或酒庄。五是银行与葡萄酒生产企业或酒庄签订协议,由后者帮助银行把葡萄种植合作社的贷款本息从葡萄收购款中代扣;六是银行联系科研机构为葡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这种模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给银行,为葡萄种植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科研机构的介入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
户的收入,提高宁夏葡萄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宁夏葡萄酒产业链。因此,地方应根据当地的资源,合理运用财政杠杆,出台贷款贴息、税收减免、贷款风
险补偿基金等有利于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的措施,消除金融机构对农业领域信贷支持的疑虑。
二是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创新和宣传。各类金融机构
应努力提升农业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开发出适合宁夏葡萄酒产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使葡萄酒生产企业和种植户了解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带来的诸多便利,加快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宁夏的开展。
F
参考文献:
[1]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典型案例与理论含义[J].财贸经济,2013.8
[2]周晓强.以供应链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J].中国金融,2012.15
[3]杨进先.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探索[J].中国金融,2012.22[4]彭路.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与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11
[5]袁梁.陕西省农业产业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4
[6]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报告
图2“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模式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