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生物】福建省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word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1:28
文档

【生物】福建省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word版).

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1.将颤藻细胞、水绵细胞、酵母母菌细胞、叶片的保卫细胞进行恰当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的下观察研究。你将发现它们都有A.叶绿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壁2.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
推荐度:
导读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1.将颤藻细胞、水绵细胞、酵母母菌细胞、叶片的保卫细胞进行恰当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的下观察研究。你将发现它们都有A.叶绿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壁2.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
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

高三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

1.将颤藻细胞、水绵细胞、酵母母菌细胞、叶片的保卫细胞进行恰当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的下观察研究。你将发现它们都有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壁    

2.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D.如果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葡

萄糖进入细胞的

3.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4.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及其化合物中不具有放射性的是

    A.脱氧核糖        B.核膜        C.ATP     D.tRNA

5.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6.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哪一项不会上升

A.线粒体的数量            B.核DNA含量    

C.自由水的比例            D.核糖体的数量

7.在细胞内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及生物膜联系枢纽的细胞器分别是

      A.内质网、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内质网

      C.内质网、内质网        D.高尔基体、高尔基体

8.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动物卵细胞一般比较大,有利于储存营养供胚胎发育

      B.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C.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9.下图表示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F段和MN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B.在BC段和HI段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郡可能传给后代

    C.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在ED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0.右图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象,关于它们的说

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所处时期能够发生基因突变

    B.细胞丙处于减数第一次中期

    C.乙、丙各含2个染色体组

    D.甲、丁不含染色单体

11.下图a—d表示连续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A.a为一个细胞周期    

B.b为一个细胞周期

C.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12.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中的氧

A.全部来自氧气            B.全部来自水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来自葡萄糖和水

1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4.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      B.丁和甲      C.丙和乙      D.乙和丙

15.土壤中缺水导致小麦萎蔫。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原因是 

A.ATP、NADPH不足    B.C3化合物不足    

C.C4化合物不足        D.C3化合物不足

16.在其他条件不变而酶浓度增加时,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生成物量变化的是(图中虚线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A                 B                 C                    D

17.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为异型(XY),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一对同型性染色体(XX或YY)的是 

    A.减数第一次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减数第一次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C.减数第二次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减数第二次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18. 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②利用葡萄糖、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③稻田定期排水

    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有关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模板和酶来自细菌,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酶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20.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0.3g/mL的蔗

糖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0.3mL的尿素

溶液及清水加以处理。m时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

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时再一次用清水处理之前被

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测得的洋葱表皮细胞原

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代表经尿素

处理的曲线是

    A.a              B. b          C. c       D. d

21.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器官,其原因是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22.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

23.先用同位素14C标记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含有12C的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有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与含14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1         B.        C.         D. 

24. 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1)①一②表示DNA转录    (2)共有5种碱基  (3)①②中的A表示同一种核苷酸

      (4)共有4个密码子         (5)①一②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A.(1)(2)(4)        B.(1)(2)(5)        C.(2)(3)(5)    D.(1)(3)(5)

25.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使第2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产量。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6.DNA的一条链中的G+T/C+A~0.5、A+T/C+G~2,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为

    A.0.5和2        B.2和0.5        C.0.5和0.5     D.2和2

27.一个DNA分子有200对脱氧核营酸,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50个,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将参与复制的游离鸟嘌呤脱氧核曲:酸有

    A.150个        B.300个        C.450个    D.600个

28.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是相同的

    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29.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II5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1、I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l/8

    C.II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

    D.II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l/2

30.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为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31.用某人的胰岛索基因制成的DNA探针,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②该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 

    ③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      ④该人肝细胞中的DNA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

32.下列各种病症中,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A.贫血        B.组织水肿        C.手足抽搐        D.尿毒症

33.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下图所示:

     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        B.8/        C.9/        D.27/.

34.生物界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这都要建立在生物丰富变异的基础上。生物丰富的变异主要来源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35.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36.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耗氧量、抗利    

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增加、不变    

    D.增加、减少、降低

37.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自行设计浓度梯度处理插条,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

结果

      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定为c

      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3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鱼囫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39.人的下丘脑受损,可能影响

①水平衡的调节   ②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③血液pH的调节

④血糖平衡的调节   ⑤体温调节      ⑥内分泌的调节    ⑦条件反射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⑦        D.④⑤⑥⑦

40.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茎的伸长,二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图中X和Y依次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合成、分解具有的作用是

    A.抑制    促进

    B.促进    抑制

    C.拮抗    协同

    D.协同    拮抗

41.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军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淡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42.右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

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在c

点开始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

    D.若此图表示草履虫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

点后,增长率为0.

43. 凤眼莲是1901年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的一种多年生浮水植物,喜欢漂浮在向阳、平静的水面生长,繁殖速度快,且由于自然界中缺少捕食者,往往短时间内使用可密布整个水面。研究还发现凤眼莲根部产生的某种分泌物能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时,可引入凤眼莲以避免水域生态系统被破坏

    B.凤眼莲与藻类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C.凤眼莲的大量繁殖能改变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D.由于受自身密度影响,凤眼莲种群最终呈S型曲线增长

44.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说明该生态系统

    ①该系统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

    ④有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

    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⑦生产者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45.“稻一鸭一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一次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46.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思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不需要实验的检验

47. 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使用苏丹III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B.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C.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装片时,使用的解离液成分是盐酸和酒精

    D.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48.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石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4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色素能溶解在丙酮酸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

    B.用班氏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在碱性环境下能与肽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总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

    D.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上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来的各种有机物

50.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

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D.该生态系统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51.(5分)

    下如图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请回答: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             方式。

    (3)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                             。

    (4)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右图中③不直接相连,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  ]                     。

    (5)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右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付依次为               。

52. (8分)

    细胞通讯是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须的。下图是几个细胞通讯的实例。

    (1)A图中的激素是                       (填激素名称),肝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肝细胞接受这一激素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是                   

                            。

    (2)B图中的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实现了电信号→            →           的转换和传导,使下一神经元                               。

    (3)上图中传递信号的物质有                   。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在          

         方面的作用。

52. (8分)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左上图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              转变成绿色植物中的        

              。

    (2)若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                  。若左上图中过程②的关系如右上图,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获得的能量为1.3×108kJ;若D种群获得的能量为1.5×108kJ,则A种群最多能获得                   kJ的能量。

    (3)左上图④表示            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                                 。

     (4)由左上图可得:碳循环的特点是                     ;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

的能量流动具有                            特点。

54.(9分)

    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           、         。其中显性性状为           。

    (2)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3分)

    

    (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

55.(11分)

    2006年11月,执法人员在对某集贸市场出售的鸭蛋进行检查时,测出一种“红心鸭蛋”(蛋黄红色)含有苏丹红。经调查这是少数不法分子将含有苏丹红的所谓“红药”拌入鸭饲料所致。苏丹红学名苏丹,它并非饲料或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脂溶性的化学染色剂,可分为苏丹I、苏丹II、苏丹III、苏丹IV四种,这次检测出的苏丹红主要成分为苏丹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黄被染成红色的原因是蛋黄中富含                     。

    (2)有人认为苏丹Ⅳ有致癌作用。现有健康幼龄小鼠的肝脏、动物细胞培养液、苏丹Ⅳ粉末、有关酶制剂、培养瓶若干、剪刀、光学显微镜等显微观察设备及细胞培养设备等。

现将通过实验探究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

①选用幼龄小鼠肝脏做材料的理由是因为幼龄小鼠的肝脏细胞        。通过实验检测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的观察指标: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鼠肝脏剪碎,用             酶处理,使其组织细胞分离,并用细胞培养液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第二步:将相同体积的小鼠肝脏悬浮液分别装在两个培养瓶A、B中,在A培养瓶中加入适量         ,B瓶中              ,并置于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

③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                           ,结论:                                    。

  b:                           ,结论:                                     。

56.(9分)

    现有二倍体被子植物品种甲,由于其果形较小而影响推广,为了获得较大果形的新品种,育种工作者利用品种甲通过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分别培育出了具有较大果形的二倍体品种乙和四倍体品种丙(品种乙和丙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新品种乙所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在生物界,此种变异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是                                   (至少写两点理由)。

    (2)育种工作者从混合栽培有品种乙和丙的温室中取出一植株A。为鉴定A为哪一品种,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完善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植株和品种甲中的B植株的根尖,制作细胞有丝临时装片,分别编号为A、B。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井记录A和B临时装片中有丝中期细胞内的           。

预测结果和分析:

①                                                                          。

②                                                                           。

    (3)在不使用显微镜的条件下,运用遗传学知识,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鉴定A植株为哪一品种(简要叙述实验方案)                            (2分)。

文档

【生物】福建省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word版).

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1.将颤藻细胞、水绵细胞、酵母母菌细胞、叶片的保卫细胞进行恰当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的下观察研究。你将发现它们都有A.叶绿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壁2.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