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引领学生初步经历一个典型的“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在探究过程种培养观察、提出问题、判断、实验操作和归纳的能力。
我来设计实验方案:
(1)取适量的水和适量的盐,想办法测量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将盐倒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盐水;测量并计算出盐水的体积。
(3)比较盐水的体积与水和盐的体积之和是否相等。
(4)实验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随时记录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水的体积 | 盐的体积 | 盐水的体积 |
(5)实验过程中注意爱护实验仪器,要轻拿轻放。
生分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年级 班 组
成员:
课 题:有趣的溶解现象 课 型:综合应用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引领学生初步经历一个典型的“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在探究过程种培养观察、提出问题、判断、实验操作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地对比、分析,并推广为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教 具:多媒体、食盐、石块、搅拌棒、自来水、抹布、烧杯6只。
教学方法:比较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师出示一杯盐水和一杯纯净水。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水槽,都装了一些水,现在我把一块石头放到一个水槽中,你看水面有变化吗?你能算出石块的体积吗?[生试做,得出水和石块的体积。]
那么现在杯中水与石块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生自由发言)
2、在你的操作台上有食盐,如果把它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趣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
(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
1、出示探究目标及要求:
(1)取适量的水和适量的盐,想办法测量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将盐倒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盐水;测量并计算出盐水的体积。
(3)比较盐水的体积与水和盐的体积之和是否相等。
(4)实验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随时记录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水的体积 | 盐的体积 | 盐水的体积 |
(5)实验过程中注意爱护实验仪器,要轻拿轻放。
生分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总结: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别的物体也有这样的特性吗?说说看。
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四)小结:谈谈活动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五)作业:根据实验和查阅的资料,写出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