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输液反应如何处理?(10分)
答: 1、发生输液反应后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输液管并及时治疗病人。更换下来的液体、输液管封存在冰箱内,贴上封存时间、责任护士签名,连同输液单一起留存,必要时送检。
2、电话报告院感办,药物不良反应中心进行相关调查。
3、填写输液反应调查表(在24小时内完成,调查表在院感办领),做好各项记录。
2、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分哪几级?管理小组由哪些人员组成?(5分)
答: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分三级。即: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
3、简述职业暴露如何上报?损伤后如何初步处理?(10分)
答:职业暴露上报有三种方式:1、电话报告;
2、院内网上填报职业暴露卡;
3、卡片填写上报。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若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应及时请感染科医生评估治疗。
4、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年监测几次?如何监测?灯管累计达多少小时后需要更换?有何要求?(10分)
答: 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年监测2次(4月,10月);
监测方法:亮灯后5—7分钟,监测卡放于离灯管1米处1分钟后看结果对比,大于70uw/cm2可继续使用。
灯管累计使用达1000小时后监测强度大于70uw/cm2可继续使用。
灯管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保持灯管的清洁。
5、院感采样:重点科室和普通科室有所不同,各采哪几样?你科多长时间采样1次?(10分)
答: 普通科室:采样4—5项,每季度1次,空气、物表、手指、使用中消毒液;
重点科室:采样5—6项,每月1次,空气、物表、手指、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
6、空气采样如何布点?哪些地方需要做空气培养?(10分)
答: 30平方米房间布点3个,3个平板置于对角线里、中、外三点,布点位置距墙壁1米处,布点高度距地面1.5米处;
大于30平方米房间布点5个,取四角及共5个点,四角的布点距墙壁1米处,布点高度距地面1.5米处。
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都需要做空气培养。
7、医疗废物分哪几类?治疗室的医疗废物如何分类处理?(10分)
答:医疗废物共分为5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治疗室、换药室的感染性废物分装于有黄色垃圾袋的专用医疗废物桶内。
8、湿化瓶、呼吸机管道使用后如何处理?(5分)
答: 湿化瓶的处理:倒掉里面的水,放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后冲洗干净、晾干,干燥保存备用,经消毒处理1周后未使用的湿化瓶也需要重新消毒。
呼吸机管道的处理:先用多酶清洗剂浸泡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含氯消毒剂中浸泡消毒半小时后,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9、体温表使用后如何处理?(5分)
答: 体温表使用后,先清水冲洗,再放入含氯消毒液或酒精中浸泡半小时后捞起,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10、填空:(共计25分)
1)无菌棉签开启后使用时间 24小时
2)无菌敷料缸、储槽开启后使用时间 24小时
3)无菌方盘开启后使用时间 4小时
4)无菌持物钳灭菌方法 高压灭菌 ,更换时间 每周1次
5)碘酒、酒精瓶灭菌方法 高压灭菌 ,更换时间 每周二、五、(2次 )
6)含氯消毒液使用后 24 小时更换
7)环氧乙烷灭菌纸塑包装的保存时效 6个月
无纺布包装的保存时效 3个月
棉布包装的保存时效 7—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