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析:(1)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x=v0t,竖直方向有,,
解得水平距离.
击中目标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y=gt,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为.
(2)①设圆筒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摩擦力为f,支持力为N,则由力平衡条件得,
f=mgsinθ,N=mgcosθ
,得,,.
②物块做匀速转动所需向心力由支持力的水平分力提供,有,得角速度.
4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圆周运动、电场和重力场的复合场、磁场。
解:(1)小滑块运动到位置p2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有:
①
。②
说明:①式2分,②式1分。
(2)由题意可知,电场方向如图,若小滑块能通过位置p,则小滑块可沿挡板运动且通过位置p5,设小滑块在位置p的速度为v,受到的挡板的弹力为N,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由动能定理有:
③
当滑块在位置p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④
由题意有:N≥0⑤
由以上三式可得:⑥
E的取值范围:。⑦
说明:③④⑤⑥式各2分,⑦式1分。
(3)设线圈产生的电动势为E1,其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为ΔB,得:
U=Ed⑧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⑨
由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1=I(R+2R)⑩
U=2RI
经过时间t,磁感应强度变化量的取值范围:
。
说明:⑨式各2分,⑧⑩式各1分。
5答案
分析: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功能关系,圆周运动。
解:(1)设弹簧的弹力做功为W,有:
①
代入数据,得:W=-2.05 J。②
说明:①②式各2分。
(2)由题给条件知,N碰后做平抛运动,P所受电场力和重力平衡,P带正电荷。设P、N碰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并令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mv=±mv1+MV③
而:④
若P、N碰后速度同向时,计算可得V<v1,这种碰撞不能实现。P、N碰后瞬时必为反向运动。有:⑤
P、N速度相同时,N经过的时间为tn,P经过的时间为t下标P。设此时N的速度V1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⑥
gtn=V1sinθ=v1sinθ⑦
代入数据,得:⑧
对小球P,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有:⑨
经计算得:tN<T
P经过tP时,对应的圆心角为α,有:⑩
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外时,P、N的速度相同,如图可知,有:α1=π+θ
联立相关方程得
比较得,tN≠tP1,在此情况下,P、N的速度在同一时刻不可能相同。
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里时,P、N的速度相同,同样由图,有:α2=π-θ
同上得:
比较得,tn≠tP2,在此情况下,P、N的速度在同一时刻也不可能相同。
说明: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式各1分。
(3)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外时,设在t时刻P、N的速度相同,tN=tP=t,
再联立④⑦⑨⑩解得:
考虑圆周运动的周期性,有:(n=0,1,2,…)
当B的方向垂直纸面朝里时,设在t时刻P、N的速度相同,tN=tP=t,
同理得:
考虑圆周运动的周期性,有:(n=0,1,2,…)。
(给定的B、q、r、m、θ等物理量决定n的取值)
说明:式各1分。
6A
分析:主要考查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
答案
解析:设小球经过第一个圆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
①
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mg和轨道对它的作用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②
由①②得F=10.0 N③
(2)设小球在第二个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2,由题意
④
⑤
由④⑤得L=12.5 m⑥
(3)要保证小球不脱离轨道,可分两种临界情况进行讨论:
Ⅰ.轨道半径较小时,小球恰能通过第三个圆轨道,设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3,应满足
⑦
⑧
由⑥⑦⑧得R3=0.4 m
Ⅱ.轨道半径较大时,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3,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R3=1.0 m
为了保证圆轨道不重叠,R3最大值应满足
(R2+R3)2=L2+(R3-R2)2
解得R3=27.9 m
综合Ⅰ、Ⅱ,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则第三个圆轨道的半径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0<R3≤0.4 m
或1.0 m≤R3≤27.9 m
(若写成“1.0 m≤R3<27.9 m”,也可)
当0<R3≤0.4 m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A的距离为L′,则
-μmgL′=0-mv02
L′=36.0 m
当1.0 m≤R3≤27.9 m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A的距离为L″,则
L″=L′-2(L′-L1-2L)=26.0 m
8答案
(1)子弹做平抛运动,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经t时间击中目标靶,则
代入数据得t=0.5 s
(2)目标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代入数据得 h=1.25 m
解析:本题属送分题,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如何分解: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分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列式即可直达目的。
9答案
(1)子弹做平抛运动,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设子弹经t时间击中目标靶,则
代入数据得t=0.5 s
(2)目标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代入数据得 h=1.25 m
解析:本题属送分题,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如何分解: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分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列式即可直达目的。
10D11AC12A13AD14D15A16D
17答案
(1)75 m (2)20 m/s (3)32 500 J
解析:(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Lsin37°=gt2
A点与O点的距离L==75 m.
(2)设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为v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Lcos37°=v0t
解得v0==20 m/s.
(3)由机械能守恒,取A点为重力势能零点,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动能为EkA=mgh+m=32 500 J.
18答案
(1)s (2)①BD ②BD
(3)①电流表A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
②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③RV=
U1表示V1的电压,U2表示V1和R2串联的总电压.
解析:(1)小球A做平抛运动,若能在空中相遇,水平方向s=vA·t;竖直方向gt2<h,两式联立得vA>s·
若要求两球在空中相遇,则hA=gt2,hB=vB·t-gt2,hA+hB=h,s=vA·t,以上四式联立,得=.
(2)①两次拉伸的效果相同,包括大小和方向,B项正确而A项错;弹簧秤不一定拉伸到相同刻度,两次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即可,D项正确而C项错误.
②弹簧秤、细绳、橡皮条与木板平行,保证各力都在同一平面内,细绳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远一些,以保证画力的方向时精确些,本题B、D两项符合要求.
(3)①允许通过电压表V1的最大电流Im= A=1 mA,而与电流表A的量程(0.6 A)相比太小,所以该方案不可行.
②若选择电压表V2,则V2与V1量程相差太大,需找一个定值电阻与电压表V1串联分压,R1=30 Ω太小,R2=3 kΩ正合适,电路图见答案.
③RV=,IV=IR2=,联立得RV=.
19答案
(1) (2)
解析:(1)设物块B的质量为m,则物块A的质量为3m.物块B在d点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向上的支持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m,解得v=.
(2)物块B由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m=mgR+mv2,解得vBb=3
物块A、B在b点分开过程中动量守恒,则
3mvAb=mvBb,解得:vAb=
物块A向左滑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μ·3mg·s=×3m,解得s=.
20答案
(1)v1= (2) (H+μL) L+H-μL (3)0.38 m
解析:(1)设斜面长度为L1,斜面倾角为α,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h)-μmgL1cosα=m ①
即mg(H-h)=μmgL+m ②
v0= ③
(2)根据平抛运动公式
x=v0t ④
h=gt2 ⑤
由③~⑤式得x=2 ⑥
由⑥式可得,当
h= (H-μL)
Lmax=L+H-μL.
(3)在⑥式中令x=2 m,H=4 m,L=5 m,μ=0.2,
则可得到:-h2+3h-1=0
求出h1==2.62(m),h2==0.38(m).
21答案
(1)v1 (2) (3)h
解析:(1)设发球时飞行时间为t1,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h1=gt12 ①
x1=v1t1 ②
解得x1=v1. ③
(2)设发球高度为h2,飞行时间为t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h2=gt22 ④
x2=v2t2 ⑤
且h2=h ⑥
2x2=L ⑦
得v2=. ⑧
(3)如图所示,发球高度为h3,飞行时间为t3,根据平抛运动得
h3=gt32 ⑨
x3=v3t3 ⑩
且3x3=2L
设球从恰好越过球网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水平距离为s,有
h3-h=gt2
s=v3t
由几何关系知
x3+s=L
联立⑨—式,解得
h3=h.
22答案
(1) (2) (3)(qE-mg)
解析:(1)洛伦兹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mgy=mv2 ①
得v=. ②
(2)设在最大距离ym处的速率为vm,根据圆周运动有
qvmB-mg=m ③
且由②知vm= ④
由③④及R=2ym
得ym=. ⑤
(3)小球运动如图所示,
由动能定理
(qE-mg)|ym|=mvm2 ⑥
由圆周运动qvmB+mg-qE=m ⑦
且由⑥⑦及R=2|ym|解得vm=(qE-mg).
23答案
(1)1×103 W (2)ω=
解析:(1)v=72 km/h=20 m/s,由P=Fv得
P1=F1v=f1v
P2=F2v=f2v
故ΔP=P1-P2=(f1-f2)v=1×103 W.
(2)设转盘转动角速度为ω时,夹角为θ.
座椅到中心轴的距离R=r+Lsinθ
对座椅分析有F合=mgtanθ=mRω2
联立两式得ω=.
24答案
Ⅰ.(1)10.243
(2)24.220
(3)1.69
Ⅱ.(1)20%
(2)5%
解析:Ⅰ.D=10.243 mm,D.=24.220 cm,t=50.0 ms,
t时间内圆盘转过的弧度数θ=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ω= rad·s-1=1.69 rad.·s-1
Ⅱ.(1)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0.4 mA
通过Rx的电流IRx=(2.0-0.4) mA=1.6 mA
Rx的实际阻值 Rx实==1 000 Ω
Rx的测量值Rx测==800 Ω
结果百分误差=×100%=20%。
(2)同理可得电流表改为内接时,结果百分误差=×100%=5%。
25答案
解:(1)设小物体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小物体由a运动到p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①
小物体自p点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水平射程为s,则
②
s=vt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s=0.8m ④
(2)设在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F,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⑤
联立①⑤式,代入数据解得
F=0.3N ⑥
方向竖直向下
26答案
(1)1.1×104(11 460或1.0×104—1.2×104均可) (2)
解析:(1)C的含量为说明经过了2个半衰期,则t=2×5 730年=1.1×104年.
(2)设炮弹的出口速度和炮身的反冲速度分别为v1和v2,E为“火药”提供的机械能.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0=mv1-Mv2 ①
E=mv12+Mv22 ②
由①②式得
v1= ③
炮弹射出后做平抛运动,有
h=gt2 ④
X=v1t ⑤
式中,t是炮弹从射出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X为目标A距炮口的水平距离,由③④⑤式得
X= ⑥
同理,目标B距炮口的水平距离为
X′= ⑦
由⑥⑦式得
. ⑧
27答案
(1)质点在磁场中的轨迹为一圆弧。由于质点飞离磁场时,速度垂直于OC,故圆弧的圆心在OC上。依题意,质点轨迹与x轴的交点为A,过A点作与A点的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与OC交于O'。由几何关系知,AO'垂直于OC',O'是圆弧的圆心。设圆弧的半径为R,则有
R?=dsin ①
由洛化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得
③
(2)质点在电场中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设质点射入电场的速度为v0,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则有
v0=v?cos ④
v?sin=at ⑤
d=v0t ⑥
联立④⑤⑥得
⑦
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a ⑧
联立③⑦⑧得
⑨
28答案
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2mgR+mv2 ①
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轨道的压力N。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mg+N=m ②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
N≥0 ③
由②③式得
v≥ ④
由①④式得
h≥R ⑤
按题的需求,N≤5mg,由②式得
v≤ ⑥
由①⑥式得
h≤5R ⑦
h的取值范围是
R≤h≤5R
29
答案
(1)以a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
qE=ma ①
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设粒子从A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0,由A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
h=at2 ②
l=v0t ③
由②③式得
v0=l ④
设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v垂直于x轴的分量
v1= ⑤
由①④⑤式得
v1== ⑥
设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α,则有
tanα= ⑦
由④⑤⑦式得
α=arctan ⑧
(2)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作速率为v的圆周运动。若圆周的半径为R,则有
qvB=m ⑨
设圆心为P,则PC必与过C点的速度垂直,且有==R。用β表示与y轴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得
Rcosβ=Rcosα+h ⑩
Rsinβ=l-Rsinα
由⑧⑩式解得
R=
由⑥⑨式得
30
答案
(1)设物块的质量为m,其开始下落处的位置距BC的竖直高度为h,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小车圆弧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②
解得h=4R ③
即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4倍。
(2)设物块与BC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物块滑到C点时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
v′,物块在小车上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依题意,小车的质量为3m,BC长度为10R。由滑动摩擦定律,有
④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⑤
对物块、小车分别应用动能定理,有
⑥
⑦
解得 ⑧
31(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答案
解:(1)设碰撞后的一瞬间,球B的速度为v′B,由于球B恰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根据动能定理:
-mgL=0-mv′2B ①
v′B= ②
(2)球A达到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速度,与球B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前的一瞬间,球A水平速度为vA,碰撞后的一瞬间,球A速度为v′A,球A、B系统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2mvA=2mv′A+mv′B ③
×2mv2A=×2mv′A2+×mv′B2 ④
由②③④解得:
v = ⑤
及球A在碰撞前的一瞬间的速度大小vA= ⑥
(3)碰后球A作平抛运动,设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为t,平抛高度为y,则:
=v′At ⑦
y=gt2 ⑧
由⑤⑦⑧解得:y=L
以球A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性力所做的功为W,从静止位置运动到最高点:
W-2mg(y+2L)=×2mv2A ⑨
由⑤⑥⑦⑧⑨得:
W=mgL ⑩
32答案
解:(1)在G点,运动员和滑板一起做圆周运动,设向心加速度为an,速度为vG运动员受到重力Mg、滑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N的作用,则
N-Mg=Man ①
an= ②
N-Mg= ③
vG= ④
vG=6.5m/s ⑤
(2)设滑板a由A点静止下滑到BC赛道后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 ⑥
v1 = ⑦
运动员与滑板b一起由A点静止下滑到BC赛道后,速度也为v1。
运动员由滑板b跳到滑板a,设蹬离滑板b时的水平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水平位移为s,则
s=v2t2 ⑧
设起跳时滑板a与滑板b的水平距离为s0,则
s0=v1t1 ⑨
设滑板a在t2时间内的位移为s1,则
s1=v1t2 ⑩
s=s0+s1
即v2t2=v1(t1+t2)
运动员落到滑板a后,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1+Mv2=(m+M)v
由以上方程可解出
v=
代入数据,解得v=6.9m/s
(3)设运动员离开滑板b后,滑板b的速度为v3,有
Mv2+mv3=(M+m)v1
可算出v3=-3m/s,有|v3|=3m/s<v1=6m/s,b板将在两个平台之间来回运动,机械能不变。
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为
△E=(M+m)v+mv-(m+m+M)gh
△E=88.75J
33(3)在第(2)问的条件下,悬挂哪个球的绳最容易断,为什么?
答案
解:(1)设n号球质量为mn,n+1号球质量为mn+1,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据题意有n号球与n+1号球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n、0、mn+1=
根据动量守恒,有 (1)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2)
由(1)、(2)得
设n+1号球与n+2号球碰前的速度为vn+1
据题意有vn-1=
得vn-1== (3)
(2)设1号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4)
v1= (5)
同理可求,5号球碰后瞬间的速度
(6)
由(3)式得 (7)
N=n+1=5时,v5= (8)
由(5)、(6)、(8)三式得
k= (9)
(3)设绳长为l,每个球在最低点时,细绳对球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0)
则 (11)
(11)式中Ekn为n号球在最低点的动能
由题意1号球的重力最大,又由机械能守恒可知1号球在最低点碰前的动能也最大,根据(11)式可判断在1号球碰前瞬间悬挂1号球细绳的张力最大,故悬挂1号球的绳最容易断。
34答案
(1)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ω2R ①
代入数据解得: ω==5rad/s ②
(2)滑块在A点时的速度:vA=ωR=1m/s ③
从A到B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
mgh-μmgcos53°- ④
在B点时的机械能:EB= ⑤
(3)滑块在B点时的速度:vB=4m/s ⑥
滑块沿BC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a1=g(sin37°+μcos37°)=10m/s2 ⑦
返回时的加速度大小:a2=g(sin37°-μcos37°)=2m/s2 ⑧
BC间的距离:sBC==0.76m ⑨
35答案
(1)由动能定理:neU1=mv2 ①
n价正离子在a、b间的加速度a1= ②
在a、b间运动的时间t1= ③
在MN间运动的时间:t2= ④
离子到达探测器的时间:
t=t1+t2= ⑤
(2)假定n价正离子在磁场中向N板偏转,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设轨迹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nevB=m ⑥
离子刚好从N板右侧边缘穿出时,由几何关系:
R2=L2+(R-)2 ⑦
由以上各式得:U1= ⑧
当n=1时,U1取最小值:Umin=
36答案
如图选坐标,斜面的方程为:
①
运动员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②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飞行时间
t=1.2 s ④
落点的x坐标:x1=v0t=9.6 m ⑤
落点离斜面顶端的距离: ⑥
落点距地面的高度: ⑦
接触斜面前的x分速度:,
y分速度:
沿斜面的速度大小为: ⑧
设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运动的距离为s2,由功能关系得:
⑨
解得:s2=74.8 m ⑩
37答案
25.l=(-v0)2
解析:设t为A从离开桌面至落地经历的时候,V表示刚碰后A的速度,有
h=gt2 ①
L=Vt ②
设v为刚碰后B的速度的大小,由动量守恒,
mv0=MV-mv ③
设B后退的距离为l,由功能关系,
μmgl=mv2 ④
由以上各式得
l= ⑤
答案
25.s=8R
解析:设分离前男女演员在秋千最低点B 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1+m2)gR=(m1+m2)v02
设刚分离时男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1,方向与v0相同;女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2,方向与v0相反,由动量守恒,(m1+m2)v0=m1v1-m2v2分离后,男演员做平抛运动,设男演员从被推出到落在C点所需的时间为t ,根据题给条件,由运动学规律4R=gt2 s=v1t
根据题给条件,女演员刚好回到A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2gR=m2v22
已知m1=2m,由以上各式可得 s=8R
39答案
13.答案:(1)1 s (2)10 m
解析:(1)A球做竖直下抛运动
h=v0t+gt2
将h=15m、v0=10m/s代入,可得
t=1s
(2)B球做平抛运动
x=v0t
y=gt2
将v0=10m/s、t=1s代入,可得
x=10m
y=5m
此时A球与B球的距离L为
L=
将x、y、h数据代入,得
L=10m
40答案
14.答案:1.2 m
解析: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有:
υA2-υ02=-2as ①
恰好作圆周运动时物体在最高点B满足:
mg=m
mB1=2m/s ②
假设物体能到达圆环的最高点B,由机械能守恒:
③
联立①③可得
υB=3m/s
因为υB>υB1,所以小球能通过最高点B。
小球从B点作平抛运动,有:
2R=gt2 ④
SAC=υB·t ⑤
由④⑤得:
SAC=1.2 m
41
答案
14.小球在碰撞斜面前做平抛运动.设刚要碰撞斜面时小球速度为v.由题意,v的方向与竖直线的夹角为,且水平分量仍为v0,如图.
由此得v=2v0 ①
碰撞过程中,小球速度由v变为反向的v.碰撞时间极短,可不计重力的冲量,由动量定理,斜面对小球的冲量为
I=m(v)+m v ②
由①、②得
I=m v0 ③
42答案
19.
由图2可直接看出,A、B一起做周期性运动,运动的周期
T=2t0 ①
令m表示A的质量,l表示绳长,v1表示B陷入A内时即t=0时A、B的速度(即圆周运动最低点的速度),v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F1表示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的拉力,F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的拉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0v0=(m0+m)v1 ②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处运用牛顿定律可得
F1-(m+m0)g=(m+m0) ③
F2+(m+m0)g=(m+m0) ④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2l(m+m0)g=(m+m0)v-(m+m0)v ⑤
由图2可知
F2=0 ⑥
F1=Fm ⑦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反映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是
m=-m0 ⑧
l=g ⑨
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是机械能E,若以最低点为势能的零点,则
E=(m+m0)v ⑩
由②⑧⑩式解得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