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煤炭生产开发战略规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19:59
文档

煤炭生产开发战略规划

全国煤炭布局战略: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适度增加自给区资源开发。   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将全国分成三个煤炭功能区,即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功能区由七个煤炭规划区组成。其中: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包括西南、新甘青藏两个规划区。  1.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   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该区大部分资源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已有矿区开发时间长、强度大,可供建设大中型煤矿的资源少,且以褐煤
推荐度:
导读全国煤炭布局战略: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适度增加自给区资源开发。   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将全国分成三个煤炭功能区,即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功能区由七个煤炭规划区组成。其中: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包括西南、新甘青藏两个规划区。  1.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   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该区大部分资源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已有矿区开发时间长、强度大,可供建设大中型煤矿的资源少,且以褐煤
全国煤炭布局战略: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适度增加自给区资源开发。 

    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将全国分成三个煤炭功能区,即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功能区由七个煤炭规划区组成。其中: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包括西南、新甘青藏两个规划区。

   1.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 

    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该区大部分资源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已有矿区开发时间长、强度大,可供建设大中型煤矿的资源少,且以褐煤居多。总体上在稳定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加强地质勘探,积极寻找接续资源,适当建设一些大中型煤矿,解决煤矿接续,同时要提高小型煤矿办矿标准。适当提高黑龙江省生产规模,要做好炼焦煤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合理利用,褐煤资源的开发要和坑口电厂同步进行。抓紧辽宁、吉林两省衰老矿区的改造,稳定煤炭生产规模,并做好产业接续和转型工作。 

    京津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河北大部分矿区已进入衰老报废期,可供新开发的煤炭资源不多,要加快蔚州和平原矿区开发,稳定煤炭生产规模,要提高小型煤矿办矿标准。北京京西矿区大中型矿井已进入衰老期,生产能力逐步下降,小型煤矿将在“十一五”期间全部退出市场。 

    华东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七省市。华东区可供建设大中型煤矿的矿区很少,要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勘查程度,建设一批大中型矿井,解决衰老矿井接续。稳定山东生产规模,适度提高安徽生产规模。江苏基本上没有可供建设新井的资源,江西和福建煤炭资源少、分布零星、煤层薄,以小型煤矿开采为主。“十一五”以后,三省生产规模呈递减的趋势。浙江煤炭资源枯竭,煤矿近期将退出市场。 

    中南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河南省要提高深部资源勘查程度,建设一批大中型矿井,稳定生产规模,同时要大力整合现有小型煤矿,提高矿井规模和办矿标准。湖南、湖北、广西煤炭资源少而分散、煤层薄、开采条件差,要以小型矿井建设和改造为重点,提高办矿标准,“十一五”以后,三省(区)生产规模呈递减的趋势。广东煤炭资源枯竭,“十一五”期间煤矿将退出市场。 

  2.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 

    调出区包括山西、内蒙古、陕西和宁夏四省区,是我国煤炭主产区,对满足全国煤炭供应、调节市场起着主导作用。该区煤炭资源丰富,赋存条件好,适宜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未来煤炭产能继续快速增长,需要协调煤炭开发与外运能力、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建设神东、陕北、黄陇、晋北、晋中、晋东、蒙东(内蒙古部分)、宁东等8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勘查程度,增加精查储量,以建设一批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主,联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扩大生产规模。为减轻煤炭大规模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煤炭资源,要分步改造和淘汰小型煤矿,减少矿点数量,提高办矿标准,原则上不再建设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开采厚煤层和特厚煤层的煤矿,煤矿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对山西省优质炼焦煤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合理利用。 

  3.适度增加自给区资源开发 

    西南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市。充分发挥贵州和云南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云贵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勘查程度,配合“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加快煤炭开发建设步伐,把建设大中型煤矿和改造压减小型煤矿结合起来,大力调整生产结构,适度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当地需要为主,并调出部分煤炭到两广、湖南等地。四川要重点开发古叙、筠连等矿区,四川、重庆要做好小型煤矿的技术改造,稳定煤炭生产规模,减轻煤炭调入压力。 

    新甘青藏区。包括甘肃、青海、、四省区。、甘肃和青海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建设大中型煤矿,但远离煤炭消费中心,煤炭生产主要满足本区需求。重点建设甘肃的华亭矿区,提高勘查程度,增加资源储备,加大、青海煤炭资源勘探力度,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开发建设。该区多数大型整装煤田尚未开发,要做好矿区规划,合理开发资源,大型煤矿项目建设要和煤电、煤化工等项目同步进行,严格控制小型煤矿建设规模。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煤炭工业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二 发展规划 

  1.煤矿建设原则

    加强煤矿建设监管,按照规划目标,年度开工规模。优先建设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优先建设煤电联营和煤转化一体化项目,严格控制小型煤矿建设。对于瓦斯,水、火等灾害特别严重的矿区,适度控制大中型矿井建设,禁止建设小型煤矿。 

   2.煤矿建设规划    

    全国现有煤矿和在建煤矿供应能力2010年、2015年、2020年分别为22亿吨、20.5亿吨、18.5亿吨。根据上文对全国煤炭需求预测,2010年、2015年、2020年煤炭供应缺口分别为5亿吨、9.5亿-10.7亿吨、14.3亿-18.5亿吨(详见表4-2)。 

为弥补煤炭供应缺口,2006-2020年,需要新增煤炭产能14.3亿-18.5亿吨,其中,小型煤矿通过整合,增加产能2亿吨;新开工(扩建)煤矿15.3亿-19.5亿吨,投产发挥产能12.3亿-16.5亿吨,结转2020年以后3亿吨。五年规划如下: 

    三 煤电一体化发展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 

    我国一次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决定了能源发展以煤为主和电力工业以燃煤火电为主的格局。煤炭开发利用离不开电力发展,电力工业是煤炭的最大用户。煤炭和电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即“煤电一体化”。煤电一体化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思路,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煤炭与电力的密切关系,电力与煤炭的联合应该是一种必然趋势。电力的发展离不开煤炭,煤炭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电力与煤炭的联合,可以通过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参股或者控股,利用不同资本的融合兼并重组,实现混合经营或者跨行业经营。通过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国外一些大型能源基地大多走煤电一体化经营的路子,德国、波兰、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煤电一体化经营的能源企业,如德国的鲁尔煤矿、美国的田纳西矿区、前苏联的东部矿区等。煤电一体化经营在国外的实践,以及我国煤电联营和煤矿办电都证明煤电一体化经营具有许多优越性。 

     ①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并缓和运输压力和节省投资。实行煤电一体化经营的能源企业,可对煤矿和电厂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合理优化配置企业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明显。一是建设坑口电厂可避免煤炭的远距离运输和降低电厂燃料系统投资。二是矿井水和露天矿疏干水经处理后可供电厂用水,既符合建设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又降低了电厂水源投资。三是电厂煤灰可用于矿井、露天坑的充填和塌陷区的复田造地,既可减少灰渣等处理工程,又减少占用土地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四是公用设施、生活福利设施等可统一建设、避免重复等。实行煤电联营比煤、电建设可节省5%-10%的投资。 

     ②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可精简两个企业中的相同机构,避免重复工作。如统一对煤炭的计量、煤质化验,统一建设公用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通过一体化经营一般整个运营成本降低10%左右。 

     ③生产和建设计划易于协调并有利于加强生产运营管理。实行煤电一体化经营可以统一煤矿、电厂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避免煤等电或电等煤、检修等不协调问题的发生,使企业充分发挥一体化效益。 

     ④能够充分利用劣质煤、洗中煤和煤矸石并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煤炭洗选产生的劣质煤、洗中煤和煤矸石热值低,不宜长途运输,适于就地处理和利用。 

    ⑤能减少上交税费并享受优惠。按财政部《关于促进横向经济联合若干税收问题的暂行办法》(财税字[1986]第078号)的规定,煤电联营企业发电所用的煤炭和煤炭生产所用的电力,以及内部各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不再缴纳产品税(只缴纳联营后对外销售产品的产品税)。一是生产煤炭只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供应电厂发电,减少了煤炭买卖环节,可以合法免交与煤炭相关的各项税费;二是发电厂所发电能用于煤炭生产的作为厂用电处理,可合法减交相关税费。 

 

文档

煤炭生产开发战略规划

全国煤炭布局战略: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适度增加自给区资源开发。   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将全国分成三个煤炭功能区,即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功能区由七个煤炭规划区组成。其中:调入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包括西南、新甘青藏两个规划区。  1.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   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该区大部分资源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已有矿区开发时间长、强度大,可供建设大中型煤矿的资源少,且以褐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