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SIM卡详细讲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2:28
文档

SIM卡详细讲解

前话:今天使用华为的GTM900B模块的时候,用他们的参考电路制板,最后才发现SIM卡的管脚定义与我们早期所用的不一致,害得我得把已经布线完毕的PCB板还得再大改一番。为了下次不犯相同的错误,这里把SIM卡的基础知识做个笔记,也希望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主要内容都出自网上,我整理添加一下。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即用户识别模块,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慧卡"。SIM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规范的移动电话中,"实现电话号码随卡不随机的功能",而通话费则
推荐度:
导读前话:今天使用华为的GTM900B模块的时候,用他们的参考电路制板,最后才发现SIM卡的管脚定义与我们早期所用的不一致,害得我得把已经布线完毕的PCB板还得再大改一番。为了下次不犯相同的错误,这里把SIM卡的基础知识做个笔记,也希望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主要内容都出自网上,我整理添加一下。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即用户识别模块,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慧卡"。SIM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规范的移动电话中,"实现电话号码随卡不随机的功能",而通话费则
前话:今天使用华为的GTM900B模块的时候,用他们的参考电路制板,最后才发现SIM卡的管脚定义与我们早期所用的不一致,害得我得把已经布线完毕的PCB板还得再大改一番。为了下次不犯相同的错误,这里把SIM卡的基础知识做个笔记,也希望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主要内容都出自网上,我整理添加一下。

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用户识别模块,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慧卡"。SIM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规范的移动电话中,"实现电话号码随卡不随机的功能",而通话费则自动计入持卡用户的帐单上,与手机无关。

SIM卡作为智能卡中特殊的一类卡,采用标准的接触式IC卡。他受到ISO7816标准(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的规定)和ETSI(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的GSM11.11等标准的规范。他沿袭了智能卡在安全中的特色,并在移动用户认证和移动商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 SIM卡常识

SIM卡是一张符合GSM规范"智能卡",他实际上是一个装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卡,内部有5个模块,且每个模块都对应一个功能:CPU(8位)、程序存储器(3~8 kb)、工作存储器(6~16 kb)、数据存储器(128~256 kb)和串行通信单元。SIM卡能实现存储数据(电话本、短消息等)和在安全条件下(个人身份号码PIN、鉴权钥Ki正确)完成客户身份鉴权和客户信息加密算法的全过程。这些功能都是由SIM卡内的一部具有操作系统的微处理机完成。SIM卡具有机卡分离(SIM-ME接口)、通信安全可靠、成本低等特点。

(1) SIM卡的物理特征:可以分尺寸为54 mm×84 mmID-1 SIM(大卡)和尺寸为25 mm×15 mmPlug-in SIM(小卡,我们一般用的应该就是这个)两种。

(2) SIM卡的存储容量:一般SIM卡有8 kB的存储容量,另外还有容量分别为16 k和32 k的SIM卡,即STK SIM卡。

(3) SIM卡的使用温度:标准温度-25~+70℃,极限温度-35~85℃,极限情况下每次使用不得超过4小时,总共使用不得超过100次。

(4) SIM卡的使用寿命:物理寿命是取决于客户的插拔次数,约在1万次左右;而集成电路芯片的寿命取决于数据存储器的写入次数,不同厂家其指标有所不同,就Mo-torola经试验室试验约5万次左右。平均寿命约为4年。

3 SIM卡与移动台设备的接口(重点)

SIM卡芯片有8个触点,与移动台设备相互接通:

(1) 电源VCC(触点C1):4.5~5.5 V,ICC<10 mA;

(2) 复位RST(触点C2);

(3) 时钟CLK(触点C3):卡时钟3.25 MHz;

(4) 不提供(触点C4);

(5) 接地端GND(触点C5);

(6) 编程电压VPP(触点C6);

(7) 数据I/O口(触点C7);

(8) 不提供(触点C8)。

在传统SIM卡的设计中,共有8个管脚,其中两个管脚为预留管脚,这两个预留管脚一直没有有效的应用。去除这两个管脚,缩小SIM卡模块的尺寸,成为窄条带模块,对SIM卡完成现有业务功能没有任何影响。 

 从环保角度来看,采用窄条带模块,可节约SIM卡金属贴片材料20%,节省铜、镍等金属的使用;可节约模块底部的胶水40%以上,节省环氧树脂材料的使

用;可节省条带衬体使用量的20%,其化学材料同样是环氧树脂。此外,因为制造模块条带的传统工艺是化学腐蚀,所以减少材料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化学试剂

的用量(浓硫酸,,氢氟酸…),有效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

手机中的SIM卡,无论大卡还是小卡,卡座都有几个基本的SIM卡接口端:即卡时钟(SIMCLK)、卡复位(SIMRST)、卡电源(SIMVCC)、地(SIMGND)和卡数据(SIMI/O或SIMDAT)。卡座在手机中提供手机与SIM卡通信的接口。通过卡座上的弹簧片与SIM卡接触,所以如果弹簧片变形,会导致SIM卡故障,如“检查卡”、“插入卡”等。SIM卡电源有3V、5V两种,早期的手机SIM卡通常是5V,现在的多为3V。SIM卡时钟是3.25MHz;I/O端是SIM卡的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当激活SIM卡电路时,在SIM卡时钟和卡数据端口可以测到脉冲信号形。

  卡电路中的电源SIMVCC、SIMGND是卡电路工作的必要条件,早期生产的手机设有卡开关,卡开关是判断卡是否插入CPU的检测点,由于卡开关的机械动作,造成开关损坏的很多,现在新型的手机已经将此去除了。通过数据的收集来识别卡是否插入,减少了卡开关不到位或损坏造成的问题。SIM卡的工作一般都是从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又受CPU卡接口信号的控制。

  对于卡电路中的SIMDATA、SIMCLK、SIMRST,全部是由CPU的控制来实现的。虽然基站与网络之间的沟通数据随时随地进行着,当手机开机时刻与网络进行鉴权时必有数据沟通,这时的测试尽管时间很短,但一定有数据,所以我们在判定卡电路故障时,可在开机瞬间(先放上示波器探头),正常的手机,在SIM卡座上用示波器可测量到SIMVCC、SIMDAT、SIMCLK、SIMRST信号,它们都是一个3V—5V左右的脉冲(开一次机只能测量一个)。若测不到,说明手机卡电路有故障。如有一路测不到3V—5V左右的脉冲,多为断路;若4路均测不到,多是电源、CPU虚焊,或电源和CPU之间卡接口电路断路

  补充一下,手机SIM卡六个脚有一个是空脚

 基带处理器集成了一个与ISO7816-3ICCard标准兼容的SIM接口。为了适合 

外部的SIM接口,该接口连接到主接口(ZIF连接器)。在GSM11.11为SIM卡预 

留5个引脚的基础上,TC35在ZIF连接器上为SIM卡接口预留了6个引脚,所 

添加的CCIN引脚用来检测SIM卡支架中是否插有SIM卡。当插入SIM卡,该引 

脚置为高电平,系统方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但是目前移动运营商所提供的SIM 

卡均无CCIN引脚,所以在设计电路时将引脚CCIN与CCVCC相连。 

    在设计中为SIM卡布线时,发现了一个值得引起注意问题:如果将SIM卡的 

第四脚CCGND直接与印刷电路板的GND相连,不作任何信号的隔离保护,则通话 

时音量很小。考虑到设计中的电磁兼容和静电保护等因素,为了达到最佳的通话 

效果,采用在SIM支架下,即印刷电路板的顶层敷设一层铜隔离网,该层敷铜与 

SIM卡的CCGND引脚相连,CCGND和电路板的GND之间通过两个并联的电容和电 

感耦合。此举为SIM卡构成了一个隔离地,屏蔽了其他信号线对SIM卡的干扰。 

再进行语音通话时,话音清晰。 

SIM卡同移动台设备连接时至少需5个连接线:数据I/O口(Data)、复位(RST)、接地端(GND)、电源(VCC)、时钟(CLK)。

关于封装,4脚和8脚一般是用不到的,剩下的6个脚比较重要。我在网上找到两个封装,可以参考下,

(6脚的封装)

(8脚的封装)

这里给个我们自己使用的封装,(注意7脚和8脚的顺序,这里的7,8脚其实是SIM卡的4,8脚,没什么用,为了方便就定义成78脚,看原理图就知道了)

(我们自己使用的封装)

(我们自己的SIM卡原理图,看管脚顺序就知道了)

最后把华为的参考电路放上来,因为它的顺序问题,害得我得重新布线。

(这个图把我害惨了,虽然他们的封装是对的,但我用的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封装,所以位置都不对,哭)

后记:学习了这些,以后应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写完了,有问题有空再改,o(∩_∩)o...哈哈

文档

SIM卡详细讲解

前话:今天使用华为的GTM900B模块的时候,用他们的参考电路制板,最后才发现SIM卡的管脚定义与我们早期所用的不一致,害得我得把已经布线完毕的PCB板还得再大改一番。为了下次不犯相同的错误,这里把SIM卡的基础知识做个笔记,也希望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主要内容都出自网上,我整理添加一下。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即用户识别模块,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慧卡"。SIM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规范的移动电话中,"实现电话号码随卡不随机的功能",而通话费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