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老师,上午好!我叫金函绪,是08级机制3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对讲机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李章东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列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激,并对四年来我有机缘聆听教诲的列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列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列位老师批评指导。
二、 内容
第一,我想陈述那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设计对讲机注塑模具,是基于一下几个目的:(1)熟悉拟定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原则、步骤和方式。增加对注塑模具的熟悉,对塑料模具制作进程有一个可能的了解。锻炼自己对不曾接触过的事物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10个部份.
第一部份是前言。这部份主要阐明了我国注塑模具的现状和未来的进展方向
第二部份是塑件工艺分析。这部份主要进行了塑料结构和材料成型工艺分析,并肯定脱模斜度和模具的结构形式,同时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
第三部份是注射机型号的肯定。这部份需要进行注射量、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并校核注射剂的工艺参数,肯定注射机的型号。
第四部份是模架的肯定。主要肯定模架的型号和各板的尺寸。
第五部份是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的设计。包括了导柱、导套和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第六部份是脱模机构的设计和计算。主要囊括了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及分类,脱模阻力的计算和脱模机构的选用。
第七部份内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主要完成内抽芯距的计算。
第八部份是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包括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计算冷却参数和冷却时刻。
第九部份模具零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了模具各零件的选材及制造工艺。
第十部份是模具的装配和工作进程。主要包括模具装配的步骤和模具工作进程校验和修改。
不足的地方:
本次设计的不足的地方是我对模具设计进程中试探问题有些简单,没有实践经验,不能按如实际情形来修改,和对塑料模具知识的缺乏,使该设计中有不足的地方,请列位老师批评指正。
老师提问:
(10)本论文的优缺点:对塑料模具在成型进程中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模具成型的机构特点及设计计算办法,对设计模具具有一次新的锻炼,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本设计的不足的地方在于:大量生产后,由于顶针板变形,模具中斜顶杆不能准确复位,并对型腔造成损害,使塑件上有磨伤,且侧凹位置发生转变,无法知足装配要求。
(9)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专门好的总结和巩固,也对平时所学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做到了系统化的运用。也发觉了自己在学科内的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做到了专门好的温习和理解。通过本次设计,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熟悉和了解,同时也碰到了很多问题,但在李章东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终于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对给予我帮忙的老师们及同窗们表示真挚的感激。
(8)还有那些问题自己尚未弄清楚,在论文中论述的不够透彻?
对于斜导柱的侧抽芯机构不甚了解,对斜导柱和滑块、导槽的配合进程中的整个动作进程不太明白。对斜导柱的在模架上的安装位置还不太明白。
(7)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紧密相关的问题还有那些?
我对塑料的大体情形进行了了解。第一是塑料的组成和特性,塑料由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包括填充剂、稳固剂、增塑剂、润滑剂、固化剂、着色剂。第二是塑料的特性,包括质量轻、电断气缘性好,强度刚度高、化学稳固性好。热导率低,耐磨性能优良。最后是塑料的分类,按合成树脂受热的状态能够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按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6)在研究本课题的进程中发觉了那些不同的观点?对这些不同的观点,自己是怎么慢慢熟悉的?又是如何处置的?
对分流道设计进程中,由于分流道的截面有圆形、梯形、U型、矩形等,为了减少分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希望分流道的截面面积要大,同时,为了减小散热,又希望分流到表面积要小,对选用U型仍是梯形分流道选择不太肯定,通过查找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查的为评价分流道截面形状的好坏,可用水力半径R=A/X来肯定,A代表分流道的截面面积,X代表分流道的周长,R反映了分流道的流道效率,R越大,流道效率越高,意味着流体和流道壁的接触少,阻力小,通流能力强。
(5)全文各个部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注射模具主要有七个机构组成,别离是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装置、脱模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装置、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第一对塑件进行的工艺分析,肯定注射机型号,在肯定成型的零部件和模架等一系列的设计,都是依照注射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一一进行的。了解各个部份的设计后,别离进行计算和设计,最后组成那个论文。
(4)全文的大体框架、大体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注射模的成型 工艺进程包括成型前预备,注射成型进程和塑件的后处置。1.对塑料ABS进行烘干,并装入料斗;2.清理模具型芯、型腔,并涂上脱模剂,进行适当的预热;3.合模、锁紧模具;4.对塑料进行预塑化,注射装置预备注射;5.注射,其进程包括充模、保压、倒流、浇口冻结后的冷却和脱模;6.脱模进程:开模时确保模具先沿推料板与定模接触面分型,浇口被拉断,浇注系统凝料滞留与推料板上;继续开模,推料板将流道凝料由拉料杆及浇口套中脱出并自动坠落;随后拉杆起限位作用,在动定模分开的同时,斜顶实现侧向抽型,由推管、推杆顶出塑件,塑件推出后,由复位杆实现复位,并锁紧动定模板,以便进行下一次注射。(7)塑件的后处置:由于塑化不均匀或冷却不均匀,造成塑件各部份收缩不一致,或塑件内的内应力而致使在利用进程中变形或开裂。因此应该消除,消除的方式是退火处置和调湿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