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16—01) 架桥机20100719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2:44
6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16—01) 架桥机20100719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16—01)单位/项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青岛公司活动/场所:架桥机编号:201002序号危险源分类危险源风险值D=L×E×C风险等级是否重大LECD1管理缺陷未对进场人员进行验证16165否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三级安全教育1615903是3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具体6671263是4未对特殊作业编制专项方案或方案有效性差1615903是5未进行必要的设计或设计计算有误3671263是6安全设施配备不足3671263是7未给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
导读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16—01)单位/项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青岛公司活动/场所:架桥机编号:201002序号危险源分类危险源风险值D=L×E×C风险等级是否重大LECD1管理缺陷未对进场人员进行验证16165否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三级安全教育1615903是3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具体6671263是4未对特殊作业编制专项方案或方案有效性差1615903是5未进行必要的设计或设计计算有误3671263是6安全设施配备不足3671263是7未给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16—01)
单位/项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青岛公司 活动/场所:架桥机 编号:201002
序号 | 危险源 分类 | 危险源 | 风险值D=L×E×C | 风险等级 | 是否 重大 |
L | E | C | D |
1 | 管理缺陷 | 未对进场人员进行验证 | 1 | 6 | 1 | 6 | 5 | 否 |
2 |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三级安全教育 | 1 | 6 | 15 | 90 | 3 | 是 |
3 |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具体 | 6 | 6 | 7 | 126 | 3 | 是 |
4 | 未对特殊作业编制专项方案或方案有效性差 | 1 | 6 | 15 | 90 | 3 | 是 |
5 | 未进行必要的设计或设计计算有误 | 3 | 6 | 7 | 126 | 3 | 是 |
6 | 安全设施配备不足 | 3 | 6 | 7 | 126 | 3 | 是 |
7 | 未给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 | 3 | 6 | 7 | 126 | 3 | 是 |
8 |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动态管理,疏于对新进人员的教育培训 | 3 | 6 | 7 | 126 | 3 | 是 |
9 | 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 3 | 2 | 15 | 90 | 3 | 是 |
10 | 危险作业无人员现场监护 | 1 | 3 | 7 | 21 | 4 | 否 |
11 | 作业人员未经专业技能培训 | 1 | 3 | 7 | 21 | 4 | 否 |
12 |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 1 | 2 | 7 | 14 | 5 | 否 |
13 | 专业管理人员未持证上岗 | 1 | 2 | 7 | 14 | 5 | 否 |
14 | 作业班组未开展班前安全活动 | 6 | 6 | 1 | 36 | 4 | 否 |
15 | 安全设备、设施未按规定验收 | 3 | 3 | 15 | 135 | 3 | 是 |
16 | 临时设施未经验收投入使用 | 1 | 6 | 7 | 42 | 4 | 否 |
17 | 设备、机具未经验收投入使用 | 3 | 3 | 15 | 135 | 3 | 是 |
18 | 架桥机安拆单位无资质 | 6 | 6 | 100 | 3600 | 1 | 是 |
19 | 架桥机安拆人员无证上岗 | 3 | 6 | 3 | 54 | 4 | 否 |
20 | 架桥机维修人员无证上岗 | 3 | 6 | 3 | 54 | 4 | 否 |
21 | 设备、机具未经验收投入使用 | 3 | 6 | 40 | 720 | 1 | 是 |
22 | 管理职责不明确或不落实 | 1 | 6 | 7 | 42 | 4 | 否 |
23 | 未配备、编制或明示操作规程 | 1 | 6 | 1 | 6 | 5 | 否 |
24 | 未制定架桥机及操作人员管理制度 | 3 | 6 | 3 | 54 | 4 | 否 |
25 | 关键程序、关键部位未有专人职守 | 10 | 6 | 15 | 900 | 1 | 是 |
26 | 管理人员缺乏架桥机的专业管理知识 | 6 | 6 | 3 | 108 | 3 | 是 |
27 | 指挥错误 | 指挥失误 | 3 | 6 | 40 | 720 | 1 | 是 |
28 | 违章指挥 | 10 | 3 | 40 | 1200 | 1 | 是 |
29 | 既有线火车通行噪音造成指挥错误 | 1 | 3 | 100 | 300 | 2 | 是 |
30 | 未配备专业信号联络员或联络员错误指挥 | 3 | 3 | 15 | 135 | 3 | 是 |
31 | 行为错误 | 忽视警告 | 6 | 6 | 7 | 252 | 2 | 是 |
32 | 未经允许开动、关停、移动架桥机、运梁车及辅助设备 | 6 | 3 | 7 | 126 | 3 | 是 |
33 | 架桥机操作人员未按规定配戴安全带 | 6 | 6 | 7 | 126 | 3 | 是 |
34 | 作业人员酒后作业 | 3 | 3 | 15 | 135 | 3 | 是 |
35 | 作业人员未定人定岗或换岗、离岗 | 6 | 3 | 1 | 9 | 5 | 否 |
36 | 作业人员在铁路既有线上休息 | 3 | 6 | 3 | 54 | 4 | 否 |
37 | 作业人员擅自移动设备防滑动铁楔子 | 3 | 6 | 7 | 126 | 3 | 是 |
38 | 作业人员损坏既有线设备设施 | 3 | 6 | 1 | 18 | 5 | 否 |
39 | 非工作时间进入作业区域 | 3 | 6 | 1 | 18 | 5 | 否 |
40 | 机械按钮操作错误 | | | | | | |
41 | 开、关机器时未给信号 | 3 | 6 | 3 | 54 | 4 | 否 |
42 | 作业人员作业时未关闭手机 | 1 | 3 | 1 | 3 | 5 | 否 |
43 | 动作完毕后未执行确认程序 | 3 | 6 | 1 | 18 | 5 | 否 |
44 | 工作停歇将吊物挂在空中 | 10 | 6 | 7 | 420 | 2 | 是 |
45 | 工作停歇未将吊钩悬在空中 | 0.1 | 6 | 1 | 0.6 | 5 | 否 |
46 | 电焊火花溅射到钢丝绳上 | 1 | 3 | 15 | 45 | 5 | 否 |
47 | 夜间架梁 | 0.5 | 0.5 | 100 | 25 | 5 | 否 |
48 | 操作人员听从非指挥人员信号 | 1 | 6 | 15 | 90 | 3 | 是 |
49 | 操作人员在无信号或信号不明情况下操作 | 6 | 3 | 40 | 720 | 1 | 是 |
50 | 拆除或其它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的行为 | 3 | 6 | 15 | 270 | 2 | 是 |
51 | 未用工具对联接部位高强度螺栓进行紧固 | 3 | 6 | 1 | 18 | 5 | 否 |
52 | 使用不安全设备、设施 | 3 | 3 | 15 | 135 | 3 | 是 |
53 | 负荷超限作业 | 体力负荷超限 | 3 | 6 | 1 | 18 | 5 | 否 |
54 | 焊接作业未使用防护面罩 | 3 | 6 | 1 | 18 | 5 | 否 |
55 | 设备、设施缺陷 | 吊具、吊锁超过报废标准 | 3 | 6 | 40 | 720 | 1 | 是 |
56 | 使用报废的高强度螺栓 | 10 | 0.5 | 100 | 500 | 1 | 是 |
57 | 防松装置未安装 | 6 | 6 | 100 | 3600 | 1 | 是 |
58 | 自制配件焊接强度不足 | 1 | 3 | 40 | 120 | 3 | 是 |
59 | 新修线路钢轨高差超标 | 1 | 3 | 100 | 300 | 2 | 是 |
60 | 缺少限位或限位不灵 | 6 | 6 | 3 | 108 | 3 | 是 |
61 | 架桥机受力构件开孔、变形或开裂 | 1 | 6 | 100 | 600 | 1 | 是 |
62 | 涂装设备密闭件接头不良 | 1 | 6 | 1 | 6 | 5 | 否 |
63 | 运动件外露 | 1 | 6 | 3 | 18 | 5 | 否 |
| 操纵器不复位或损坏 | 1 | 6 | 3 | 18 | 5 | 否 |
65 | 无制动器 | 1 | 6 | 3 | 18 | 5 | 否 |
66 | 防护缺陷 | 安拆过程未设置警戒区域 | 6 | 6 | 1 | 36 | 4 | 否 |
67 | 架桥过程未设置警戒区域 | 3 | 6 | 15 | 270 | 2 | 是 |
68 | 操作人员未使用安全带 | 6 | 6 | 3 | 108 | 4 | 是 |
69 | 电危害 | 接地线与钢轨联接 | 3 | 3 | 15 | 135 | 2 | 是 |
70 | 未使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灵 | 3 | 6 | 15 | 270 | 2 | 是 |
71 | 电工作业没有佩戴绝缘手套或绝缘鞋 | 3 | 6 | 15 | 270 | 2 | 是 |
72 | 电磁辐射 | 电焊作业紫外线辐射 | 1 | 6 | 1 | 6 | 5 | 否 |
73 | 运动物危害 | 运梁车接近架桥机制停失灵 | 3 | 6 | 15 | 270 | 2 | 是 |
74 | 焊渣从接火斗内溅射 | 1 | 6 | 3 | 18 | 5 | 否 |
75 | 架桥机及辅助设备运动部件运动过快 | 3 | 3 | 100 | 900 | 1 | 是 |
76 | 阵风 | 1 | 3 | 3 | 9 | 5 | 否 |
77 | 作业环境不良 | 场地狭窄 | 3 | 3 | 1 | 9 | 5 | 否 |
78 | 无安全通道 | 3 | 3 | 1 | 9 | 5 | 否 |
79 | 桥台台后填土不实 | 3 | 3 | 1 | 9 | 5 | 否 |
80 | 线路路基压实系数不足 | 3 | 3 | 1 | 9 | 5 | 否 |
81 | 未避开高温时间作业 | 3 | 3 | 1 | 9 | 5 | 否 |
82 | 梁与支座对孔 | 3 | 3 | 1 | 9 | 5 | 否 |
83 | 既有线火车通行 | 1 | 1 | 3 | 3 | 5 | 否 |
84 | 信号缺陷 | 指挥与操作人员间联络未使用对讲机 | 3 | 6 | 3 | 54 | 4 | 否 |
85 | 车站与现场情况不一致 | 1 | 0.5 | 100 | 50 | 5 | 否 |
制表:马岩辉 审核:吴晓军 2010年07月19日
6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16—01) 架桥机20100719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16—01)单位/项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青岛公司活动/场所:架桥机编号:201002序号危险源分类危险源风险值D=L×E×C风险等级是否重大LECD1管理缺陷未对进场人员进行验证16165否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三级安全教育1615903是3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具体6671263是4未对特殊作业编制专项方案或方案有效性差1615903是5未进行必要的设计或设计计算有误3671263是6安全设施配备不足3671263是7未给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