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 幼儿午睡现状调查研究 |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专业、班级 | |||||
学 院 | 指导教师姓名 | ||||||
一、课题的作用和意义 1、问题的提出 通过本人实习的几所幼儿园,本人发现幼儿园在幼儿午睡方面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次课题主要是幼儿午睡的现状分析作为主要的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教师对幼儿午睡管理的重视,分析总结目前幼儿午睡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全面提升幼儿的午睡质量。 2、研究意义 3到6岁是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健康的身体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师应保证幼儿得到充足的睡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人的一生之中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之中度过的,而幼儿的午睡时间也占了在幼儿园时间的三分之一,所以本人认为幼儿午睡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有效的午睡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幼儿在上午教学游戏活动中产生的疲劳和困倦,而且能够使幼儿较快地恢复体力和精力,便于幼儿园下午教学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更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午睡不仅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力、精力的恢复,还能够减少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通过对幼儿午睡的现状调查,本人相信可以帮助教师在以后的幼儿午睡中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计划管理措施,了解午睡的好处,以此来提升幼儿的午睡的睡眠质量。 二、概念的定义 因为研究的需要,本文中包含的几个关键词如幼儿午睡活动、管理、环境及午睡环境创设、幼儿安全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指定的是某一具体对象,现就每个概念进行详细说明。 1.1幼儿午睡活动 “幼儿午睡活动”又称为“幼儿午间休息活动”,肖燕(2014)把“幼儿园午睡活动”定义为它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文中幼儿午睡活动仅指幼儿园在固定时间内统一安排的集体午睡活动,不包括幼儿在家庭中的午睡活动。 1.2管理 钟鸣(2010)把“管理”定义为教师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学前教育原则与观念为指导,实现班级中的人、事、物的互动。进而实现各种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动态过程。 1.3环境 本文中“幼儿园环境”的定义采用朱家雄老师和华爱华老师对幼儿园环境的界定,即“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发展或者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一切外部条件和事件。” 1.3.1午睡环境创设 林少玉和林宏(1995)教师将“创设良好物质环境”定义为善于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本文将“午睡环境的创设”指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创造优质的适合的幼儿午睡的环境。 1.4幼儿安全 “安全"在《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字的第4个释义是:“平安;安全”,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朱琳(2014)把“幼儿安全”定义为在园幼儿安全主要指,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分为幼儿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部分。身体安全主要是指幼儿没有遇到危险,身体没受到伤害。幼儿心理安全是指幼儿在内心是平静的、内心是愉快的、没有威胁,内心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三、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午睡是国内外所有婴幼儿所必须要接受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国外的幼儿同样需要接受午睡来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在法国,受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提出的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影响,充分给幼儿制造足够的午睡空间,提倡幼儿到室外进行睡眠,一来室外午睡可以让幼儿充分与室外的温度接触,增强幼儿机体的抗病能力,二来可以让幼儿吸收室外的阳光,确保身体的健康成长;在德国,午睡期间,若幼儿在教师的安抚下还没有入睡,教师可以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自己起来活动一会。 在国内,许多省份地区的幼儿机构通常都有规定的午睡时间,一般在幼儿午睡期间,教师进行简单的安抚,安抚幼儿尽快的规定的睡眠时间里面,多补充一些睡眠,但是国内有些的幼儿园对于幼儿午睡的认识不够到位,尤其是私立幼儿园午睡的看护力度较差,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小的幼儿来说,教师疏于职守,造成了幼儿园会出现一些悲剧事故发生。 对于未来幼儿午睡管理的意识提升,需要提升幼儿园的集体性认识,让幼儿午睡的理念深入到教师和幼儿的心里。 1、幼儿午睡活动的组织 肖燕(2014)从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角度对此论文题目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是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问题是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教师是如何组织幼儿午睡这一活动的。研究结论是响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影晌因子主要有幼儿、教师、园所和家庭,研究不足之处是该文没有提出如何能让教师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素质。莫骁莉(2010)和付慧慧(2013)同时从幼儿午睡中出现不良行为及幼儿心理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观察法,并得出相同的结论要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午睡问题的关注,注重幼儿心理,以此来达到幼儿有质量睡眠的目的。不足之处,本人认为不单只有普遍的幼儿午睡不良行为,还有一些午睡困难的特殊幼儿,他们的解决措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2、幼儿午睡环境的创设 相对于肖燕(2014),梁艳珍(2015)和张群群(2014)从幼儿午睡的环境方面对本论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问题是幼儿园午睡环境存在哪几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是观察法,研究结论是为了给幼儿有质量的午睡,需要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和提高保教人员的素质。不足之处是这里的创设不单是物质环境,还包括精神环境的创设,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尤为重要,这些午睡中的“人文”管理也是拉近幼儿距离,安抚幼儿入睡情绪的重要方式。 3、幼儿午睡的安全管理 程宏和李青月(2015)从幼儿午睡安全管理的角度对此论文题目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是案例分析法,研究问题是如何做到有关幼儿午睡的细节管理,以此来避免意外事故,研究结论是必须强化教师和保育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幼儿午睡巡视,教师和保育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研究不足之处是他只关注到了教师方面,在幼儿方面也需要得到关注,在午睡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以此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如要上厕所一定要讲出来,不能憋尿;身体不舒服一定要自己讲出来,不能等到老师发现,这样会拖延救治时间。 综上所述,根据前人的研究不足之处,一是如何让教师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午睡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素质;二是面对午睡困难的特殊幼儿的解决方法;三是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四是在午睡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以此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所以本文基于上述的几点不足之处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对幼儿午睡现状进行研究。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来自紫薇实验幼儿园中30名教师和该园中随机抽样的三个大中小班,92名幼儿。 2、研究方法 2.1观察法 本研究采用杨晓静(2012)的观察评估统计表,以的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小一班、中三班、大二班三个班级,对92名幼儿进行为期1个月的观察,在此基础上评估如今幼儿园目前的幼儿的午睡情况,可以更清晰的从幼儿午睡活动的组织这个维度来进行本文的调查研究。 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中问卷将主要采用张梦颖(2014)编制的《幼儿午睡问卷调查表》作为测评工具,内容包含幼儿午睡活动的组织,幼儿午睡环境的创设和幼儿午睡安全的管理三个维度,一共三十八个问题。 5、参考文献 1.肖燕.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研究[D].2014(5). 2.莫骁莉.幼儿午睡中的教育和心理问题[J].2010(4). 3.付慧慧.幼儿在园午睡问题研究[J].2013(6). 4.朱琳.幼儿在园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2014(5). 5.张群群.幼儿入园适应“环境创设策略”的实践研究—以小班幼儿午睡为例[J].2014(9). 6.梁艳珍.幼儿园幼儿午睡环境的现状[J].2015(12). 7.程宏和李青月.时刻绷紧安全弦——幼儿午睡安全案例分析[J].2015(1). 8.韦魏.提高幼儿午睡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成才之路[J].2012(12). 9.桑乃霞.对小班幼儿午睡的精细管理[J].山东教育.2009(7). 10.侯可慧.甜蜜午睡[J].山东教育.2011(12). 11.杜丛霞.幼儿午睡的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8). 12.郝明霞.幼儿午睡的组织和管理[J].山东教育.2001(7). 13.顾英.幼儿午睡护理策略摭谈[J].山东教育.2011(1). 14.杨艳萍.幼儿午睡管理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1(8). 15.杨晓静.幼儿午睡问题的调查研究[J].幼儿教育.2012(1). 16.王志敏,姜静潘.幼儿园午睡众生相[J].时尚育儿.2012(12). 17.韦琴芳.小班幼儿午睡环节的情绪表现及回应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9). 18.李鸣.浅谈幼儿午睡质量对其活动的影响[J].科学时代.2009(1). 19.于甜甜.关注儿童的午睡问题[J]幼儿教育.2011(9).
学生姓名 __金玉莉_______(签名) 日期: 2015 年12 月28 日 | |||||||
指导教师评语:(建议填写内容:对学生提出的方案给出评语,明确是否同意开题,提出学生完成上述任务的建议、注意事项等)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
2. 本开题报告一式两份,一份须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并存档,一份作系部存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