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大牧场放牧业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湿润气候区
B.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养羊为主
C.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国
D.中国的珠江三角洲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2.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
③地广人稀
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 )
①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④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 )
①南非、荷兰
②阿根廷、南非
③澳大利亚、新西兰
④美国、丹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5.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是( )
A.英国 B.南非
C.日本 D.美国
6.从农业生产的技术条件来看( )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科技水平较高
B.阿根廷的牧牛业科技水平低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科技水平高
D.墨累一达令盆地科技水平较低
7.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得益于( )
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飞机的高速运输
C.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与使用
D.西欧消费市场的扩大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8〜9题。
8.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盆地等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人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9.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是( )
A.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B.阿根廷的牧牛业
C.季风区的水田农业
D.墨累一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10.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D.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11.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 )
A.培育良种牛
B.开辟更大的牧场
C.充分运用原有的交通运输条件
D.大量增加牛的数量
12.下列国家属于太平洋沿岸的乳畜产品供应国的是( )
A.新西兰 B.中国
C.荷兰 D.丹麦
13.下列国家中,园艺业和乳畜业都比较发达的是( )
A.新西兰 B.法国
C.美国 D.荷兰
14.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根廷主要从事养羊业
B.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自给自足到密集型商品牧业的过程
C.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盆地
D.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有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15.下列有关西欧乳畜农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场规模以大型为主
②农场主要为家庭经营
③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
④农场一般用篱笆隔成许多围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下图a、b、c、d、e、f六区域中,属于乳畜业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c、d、e B.a、b、e
C.a、b、f D.f
17.(2014•浙江枕州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阿根廷国家局部图,该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
(2)该区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是
(3)A地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港;B为 港。
(4)该国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5)除了此农业地域类型外,该国还有大型_ 农业地域类型。
参
1. B 解析:世界上的大牧场放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 牧场,养羊占重要地位。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2. B 解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是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 候区。
3. D 解析:潘帕斯草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 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4. B 解析: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干旱半干旱面积 广大的地区,丹麦、荷兰等国地狭人稠,气候湿润,不具备发展大 牧场放牧业的条件。
5.D 解析:用排除法,首先排除C。英国农业地域类型以乳畜业 为主,南非有大牧场放牧业但无商品谷物农业。故选D。
6. C 解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科技水平较低,故A不对。阿根廷的 牧牛业和墨累一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科技水平高。
7. C 解析:阿根廷的牛肉主要通过轮船运输到西欧市场。
8. D 解析:联系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 判断。
9.C 解析:季风水田农业属劳动密集型农业,总体上的机械化水 平低。
10.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中的自 然因素,而A选项给出的运输和保鲜技术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并非所有的大牧场放牧业都是草类茂盛,像一些干旱、半干旱区 降水少,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世界草场资源有 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如美国、阿根廷、新西兰大牧场放牧业都 是在温带草原区。
11. 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阿根廷为其牧牛业的发展创设的社会 条件:即:①培育良种牛,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
12. A 解析:荷兰、丹麦、新西兰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 荷兰、丹麦均位于欧洲,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
13. D 解析:从荷兰的气候等因素分析说明,该国的园艺业、乳畜 业都较发达,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
14. B解析: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其杰 出代表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主要从事牧牛业。
15. D 解析:西欧乳畜农场规模较小,但机械化程度高。
16. D 解析:美国东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适宜牧草生长,东北部城 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17. (1)大牧场放牧业
(2)气候温湿,草类繁茂,土地宽广,交通发达
(3)布兰卡
(4)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5)商品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