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是由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作用生成的产物。
2、土是由 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及气体(气相) 三种物质组成的集合体。
3、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是 土的密度、土颗粒的比重、土的含水率 ,简单说明各自的含义及主要试验方法: 土的密度是指土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主要试验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蜡封法等;
土颗粒的比重 (或土粒密度)是指土的固体颗粒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与水在4℃时单位体积的质量之比。主要实验方法有:比重瓶法、浮力法浮称法虹吸筒法;土的含水率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主要实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
4、公路土工试验的四个方面包括 物理性质实验、水理性质实验、力学性质实验、化学性质实验 。写出这四个方面在我们的试验中各自常用试验项目 含水量、密度、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量、击实性、土基承载比
5、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包括 筛分法和沉降法 ,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是 对于大于0.075mm的土颗粒常采用筛分法,对于小于0.075mm 的土颗粒采用沉降法。
6、由土颗粒分析的累计曲线可确定两个土粒的级配指标,写出其表达式 Cu=d60/ d10 Cc= d30×d30/ d10×d60 ,当同时满足哪两个条件时,表示土的级配良好。Cu≥5 Cc=1~3
7、写出相对密实度的表达式: Dr=emax-e/ emax- emin ,并说明何时砂土处于最疏松或最紧密状态
当Dr=0即 e=ema时 表示砂土处于最疏松状态;当e= emin时表示砂土处于最紧密状态。
8、写出土的液塑限试验中得出的四个基本指标及其意义: 塑限 液限 塑性指数 液性指标 塑限和液限是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9、在土的液塑限试验中,需制备几个含水量试样并说明这几个试样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3个 一个控制在液限 一个控制在略大于塑限另一个控制在二者中间状态附近
在试验过程中,如遇三点不在一条直线的状况,该如何处理: 要通过a点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a点含水量)在h-wl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w图上的ab及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值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实验。
液限确定后,再如何确定塑限: 对于细粒土,用hp=wl/0.524wl-7.606确定塑限入土深度;对于沙粒土,用hp=29.6-1.22wl+0.017wl×wl -0.0000744wl×wl ×wl
10写出土的三个分类依据(1)土颗粒组成特征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wl)、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 (3)_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一般对粗粒土主要按 其中细粒土含量和类别以及粗粒土的级配 进行分类,粘性土则按照 塑性图 分类。
11、在击实试验中,多大颗粒应先取出,对超颗粒部分的最大干密度按什么公式进行校正最佳含水量如何校正: 大于25mm或38mm颗粒应先取出,最大干密度校正公式是: 最佳含水量校正公式是:w’o=wo(1-0.01p)+0.01pw2
12、标准贯入试验中,其标准贯入击数如何确定: 在将贯入器打入土层时,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即标准贯入击数。
13、静力触探试验的优点是: 连续、快速、灵敏、简便
14、平板载荷试验中测定的是 荷载 与 沉降 的关系曲线,利用该试验的 初始直线段 ,可求得土的变形模量E0 。
15、概念解释CBR: 是指试料贯入量达2.5mm时,单位压力对标准碎石压入相同贯入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写出最终计算CBR值的两个公式,并说明二者有差异时的处理方法: CBR=P/7000×100% CBR=P/10500×100% 如果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要重做。如果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5mm时的承载比。 在CBR试验报告中,还给出的另一个结果是什么,写出计算公式 膨胀量=泡水后试件高度变化/原试件高(120mm)×100% 在CBR试验前,应先做 土工击实 试验,写出原因 为了确定试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16、灌砂法原理是 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筒的体积。 ,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在灌砂法试验前,应先进行哪两项标定 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的标定和量砂的单位质量的标定 。灌砂法试验中,得出湿密度后,如何换算成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