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 | |||
科目 | 护理基本技术 | 章节课题 | 无菌技术 |
授课班级 | 授课学时 | 2+4 | |
教学目的: 1、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正确使用各种无菌物品 3、掌握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 |||
教学重点难点: 1、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 |||
教具: 治疗盘、贮槽、持物钳、无菌包、无菌溶液、无菌巾、无菌手套等 | |||
教学内容: 第六章 无菌技术 基本知识 一、概念 二、操作原则 实际操作 | |||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练习、考试、录像 |
第六章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技术, 它是根据科学原理制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反,否则就会造成感染的机会,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危害。因此每个医护人员都必须加强无菌观念,正确熟练地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与操作规程,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基本知识
一、概念
(一)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被感染的操作技术。
(二)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三)无菌区域
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简称无菌区。
(四)有菌区域
有菌区域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区域,简称有菌区。
(五)交界区
交界区是指无菌区与有菌区的交界处。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均不可触及交界区。
二、操作原则
(一)无菌操作的环境
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清洁、宽敞,无菌操作前30min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人群流动,避免尘埃飞扬。
(二)工作人员的穿戴
工作人员的穿戴要规范。帽子应遮住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三)无菌物品的放置与标志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别放置,且有明显标志;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d,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四)明确无菌物品、无菌区与有菌区的概念
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无菌物品、无菌区与有菌区的概念,凡没有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如输液、注射等,手不得触及无菌区或跨越无菌区;凡戴着无菌手套进无菌操作时,如导尿、穿刺等,手不得触及有菌物品及有菌区。
(五)操作者的身体注意事项
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约20 cm),手臂保持在自己腰部水平以上或桌面以上,面向无菌区,但不可朝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六)无菌物品的使用
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一次,无菌物品疑有或已被污染,不得继续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实际操作
技术6-1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一、目的
夹取无菌物品,如敷料、器械等。
二、持物钳的种类
持物钳种类有卵圆钳、镊子、三叉钳。
三、操作前准备
(一)环境准备
境环境要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二)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剪指甲,洗手。
(三)用物准备
持物钳及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1)湿筒 将无菌持物钳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大口无菌容器内,一个浸泡筒只能放置一把持物钳,消毒液要浸没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处。
(2)干筒 将无菌持物钳放于空的大口无菌容器内。
四、操作规程
(一)取无菌持物钳法
打开容器盖,拇指、中指或环指(无名指)提持物钳双环,示指(食指)固定钳柄根部闭合钳端,上提取出。
(二)使用无菌持物钳法
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保持钳端向下,在胸腹水平操作。不可过高或过低。
(三)放无菌持物钳法
无菌持物钳使用后将钳端闭合,对准容器口向下放,然后打开钳端,盖好容器盖。
五、注意事项
(1)取放无菌持物钳时,手不可触及容器口和无菌持物钳的浸泡部分,钳端不可触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及容器口。
(2)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夹取油纱布、有色棉球、换药、消毒皮肤及敲打安瓿等。
(3)无菌持物钳及筒应定期消毒,湿筒一般每周清洁灭菌1—2次,门诊、换药室等使用频繁的部门每日更换1次。干筒每4~8 h更换1次。
技术6—2 无菌容器使用法
一、目的
保存与盛放无菌物品,以备使用。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2)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剪指甲,洗手。
(3)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有盖无菌容器,如无菌盒、无菌贮槽等;无盖无菌容器,如无菌弯盘、无菌治疗碗等。
三、操作规程
(—) 使用有盖无菌容器
(1)开盖法 由远侧向近侧打开,盖子的无菌区不得污染,也不得在无菌容器的上方翻转盖子。
(2)取无菌容器内物品法 使用无菌持物钳夹取,夹物时,持物钳不得触及容器口。
(3)关盏法 由近侧向远侧覆盖回原位。
(二)手持无盖无菌容器法
用单手或双手托住底部,手指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及边缘。
技术6—3取无菌溶液法
一、目的
保持无菌溶液在无菌状态下使用。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2)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剪指甲,洗手。
(3)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密封瓶装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开瓶器、2%碘酒、70%乙醇、签字笔及弯盘。
三、操作规程
(1)四查 查药名与有效期,查瓶体有无裂缝,查瓶盖有无松动,查溶液有无沉淀、混浊、絮状物等不能使用的现象。
(2)启开铝盖 启开瓶盖后要消毒瓶塞、瓶颈与双手拇指。
(3)开塞法 从瓶签一侧,双手拇指将塞边缘向上推,以不暴露瓶口为宜.然后松开右手,捏住塞的边缘外翻后向上拔出。
(4)倒溶液法 瓶签向上,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将无菌溶液倒人无菌容器中。
(5)盖塞法 倒完溶液,立即将瓶塞拍入瓶口内,注意对位与消毒后盖下。
(6)记录 瓶内存留的溶液如继续使用,须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其有效期为24h。
技术6—4 无菌包使用法
一、目的
保持无菌包内物品的无菌,以备使用。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2)护士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剪指甲,洗手。
(3)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尢菌巾包1个,无菌治疗碗包1个。
三、操作规程
(一)无菌包包扎法
被灭菌的物品需放在包布,内放化学指示卡,第一角须盖住全部物品,依序折盖左右两角与最后一角,以“十”字扎带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妥,注明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
(二)无菌包打开法
核对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面上,解开系带放妥,按原顺序逐层打开。注意手不可触及无菌区与交界区,即无菌包内面与边缘。
如需将包内物品全部取出,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半将包布四用抓住,稳妥地包内物品放在无菌区内。
技术6—5铺无菌盘法
一、目的
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用无菌巾形成一无菌区,其中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和护理之用。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2)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剪指甲,洗手。
(3)用物准备 用物包括清洁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无菌持物钳及无菌敷料缸等。
三、操作规程
(一)治疗巾折叠法
(1)折法
(2)横折法
(二) 单巾铺盘法(半垫半盖)
(1)打开无菌包,查看化学指示卡,用无菌钳取出一块无菌巾,双折叠平铺于盘上,保持内面无菌,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外面的两角,呈扇形叠于一侧,开口边向外,暴露无菌区。
(2)放人无菌物品后,手持上层外面两角,拉平覆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
(三) 双巾铺盘法(一垫一盖)
(1)打开无菌包,查看化学指示卡,用无菌钳取出一块无菌巾,双手持巾的近身一面两角,由对侧向近侧平铺在盘上,无菌面向上。
(2)放人无菌物品后,用持物钳夹取另一块无菌巾并打开,由近侧至对侧覆盖于盘上,无菌面朝下,两中边缘对齐,两侧多余部分向上反折。注意不暴露无菌区。
(3)使用无菌盘时,先打开反折部分,再打开盖巾一角.最后由对侧向近侧逐渐打开或由侧面打开,不跨越无菌区。
四、注意事项
(1)无菌治疗盘的有效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h。
(2)无菌治疗盘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污染。
技术6—6戴无菌手套法
一、目的
戴无菌手套进行某些医疗护理操作,如手术、穿刺、导尿等,其目的是防止感染,保护患者与医护人员。
二、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环境要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2)护士准备 护士应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剪指甲,洗手。
(3)用物准备 用物是无菌手套一副。
三、操作规程
(1)检查手套号码、有效期及包装有无破损。
(2)取手套法 手持手套内面,手套外面应从无菌区通过,不可从有菌区通过。
(3)戴手套法 手套的外面不可触及有菌物品与有菌区,手套的外面与内面不可相互触及。
(4)脱手套法 由上而下翻转脱出。
四、注意事项
(1)始终保持手套外面的无菌。
(2)戴手套后,手臂上不过肩,下不过腰,左右不过腋中线。
(3)戴手套后如发现手套破裂,应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