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18:10
文档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中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贡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推荐度:
导读《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中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贡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中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贡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

技能目标:

(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教学准备:黄河多媒体课件、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观图片及“中国地形图”等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中有这样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黄河的概况

下面通过自主学习来了解黄河的概况。

自主学习:读图册P14“黄河流域”图,在知识卡片中填写下列问题:(完成)

    问题1:在图中标记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问题2: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问题3:标记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问题4:标记出划分黄河上、 中、下游的河口、桃花峪在哪里?

设计理念:通过读 “黄河流域图”,让学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

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长江的景观图片,让学生阅读教材P49第二自然段和P51第一自然段内容,对比并总结出黄河水的特点。

学生回答:①水量较小。

读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和降水图)分析黄河水量比长江小的原因。(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所以水量较小)

②黄河含沙量大。

探究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以此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还有一句俗语叫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2)母亲河的贡献

    了解了黄河的概况之后,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提到黄河,咱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情地称之为 “母亲河” ?她对中华民族做了哪些贡献呢?使人们对她有这么高的评价。

学生朗读P49第3、4、5段,说一说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同时用笔划出重点词句。)

①中华民族发祥地(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如: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②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建立水电站如: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

③提供灌溉水源(为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灌溉用水)

④旅游资源

 (三)黄河忧患

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讲述:黄河有这么多贡献,然而却有人称她为“害河”,这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请在座的“小专家”在小组内讨论,看看母亲河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治理?

教师让学生读P53的图2.45分三组说一说黄河的上中下三游各存在什么问题并分析原因和解决的措施。(要求:四人一小组,两个人上黑板,一人写一人解说,解说的同学要讲清楚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剩下的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回答:

上游存在的问题:气候趋于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地退化、凌汛

师问:造成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地退化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大,导致荒漠化和草场退化)那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解决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师问:那什么是凌汛呢?什么样的河段容易发生凌汛呢?(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宁夏河段河水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初春时节,天气变热,冰雪开始融化,低纬度地区的冰雪融化比高纬度地区快,河水夹杂冰块而下,导致下游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那治理凌汛的方法是什么?(人工爆破、轰炸冰坝)

中游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师问:你能解释一下水土流失的原因吗?(因为黄土高原土质比较疏松,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主要以暴雨为主,再加上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综合起来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解决措施是什么呢?

解决的措施: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流失

师:还有什么方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吗?

生:兴修水利工程,来帮助它调水调沙。

下游存在的问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洪涝、断流、水污染

师问: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生: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变得平坦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开始堆积,河床不断提高,人们就不断加高堤坝。

师:人们看到的黄河仿佛悬在空中,所以人们将这一河段称为“地上河”。那治理地上河的方法是什么呢?

解决的措施:加固大坝、疏通河道、合理用水

师:我们说黄河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堤泛滥,给下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光加固大坝是不是治标不治本呢?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哪里?(黄土高原)所以我们说,治理黄河根本在于治沙,治沙的关键不在下游而在中游。因此,保持中游的水土成为治理黄河的重中之重。

设计理念:

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地上河”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重点就是“治沙”。

(四)根治黄河

同桌合作讨论:假如你是水利局,你会如何治理黄河的灾害?(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断流” 我的办法是……统一调配

2、“水土流失”我的办法是……植树种草、  兴修水利等

3、“污染” 我的办法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污

    那我们身边的河流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设计理念:本环节目的有三:一、启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水到渠成形成概念:二、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三、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之间的距离,是学生亲知善学。

三、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学设计 

           教师:龙红梅

         学校:223团中学

资料:

和静县总人口24.8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7.1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静县总人口16.1万人,与此同时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开都河上中游地区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不是很严重,中下游沿途有40余条山溪性小河长年有水汇入,因河谷植被稀少,山体风化严重,洪水期河水泥砂含量较大

           开都河出现了罕见的春季严重枯水现象

开都河是三大河流之一,流域和静、和硕、焉耆、博湖县,包括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焉耆垦区5个团场。开都河主要以积雪、冰川、雨水孕育汇集而成,受季节水量的影响,每年4月至9月是开都河的丰水期,而在今年清明节时期,本应河水丰盈的开都河水量很小。

往年平均降雪有16厘米,去冬仅有6厘米。往年进入4月份,开都河平均每秒水量达70-90立方米,平均每秒65立方米,最大水量每秒90立方米水。而今年清明前后,开都河平均每秒水量只有40立方米。开都河在春季缺水,这对巴州焉耆垦区的农业生产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焉耆垦区开都河中游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24公里河段,上百米的的河面只有几十米的河面有水,锐减的水量使开都河裸露了大面积的河床、河沙,有的河段只有二三十米宽。由于水量减小,大面积的河床裸露,河道内随处可以看到在河道里挖沙的车辆和正在放牧觅食的牛羊。

文档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中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贡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