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10分)
1. (1分) (2019八下·蔡甸期中) 下列数据中最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B .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C . 夏天正午水泥面的温度有时会超过50℃
D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
2. (1分) (2018八上·阳江月考) 舒娴同学是个集邮爱好者,如图是她收集的2010年世博会纪念邮票珍藏版,她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长度时,记录了如下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 . 3.5 cm
B . 3 cm
C . 3.51 cm
D . 3.512 cm
3. (1分)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王亚平进行讲课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C .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 .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4. (1分) (2018八上·惠阳期中)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 “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 .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 . “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 . “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5. (1分) (2017八上·海淀期中)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 .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 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 .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6. (1分) 2017年3月1日傍晚,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经过一天一夜坚守,抓住有利时机,分别在东海桃林镇、赣榆抗日山和灌云陡沟乡等地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关于人工增雨作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人工增雨可以用抛射干冰的方法
B . 人工增雨可以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高空
C . 人工增雨中抛射干冰是利用干冰凝华放热
D . 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
7. (1分) (2017·路南模拟) 实现《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这个实验中造成锡纸起火涉及到的性质或原因有( )
①锡有导电性 ②造成短路 ③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 ④密度小.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8. (1分) (2018八上·德州期末) 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 m
B . 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 cm
C . 一枝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 g
D . 一个普遍鸡蛋的质量约为0.3 kg
9. (1分) 用温度测量放在室温为25℃的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示数表示的是( )
A . 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 . 沸水的温度
C . 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 . 无法判断
10. (1分) (2018·广元) 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 . 远视眼 凸透镜
B . 远视眼 凹透镜
C . 近视眼 凸透镜
D . 近视眼 凹透镜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8分)
11. (1分) 质量为3kg的物体,地球对它施加的重力是________N;假如它失去了地球的吸引作用,它的质量是________kg,它的重力是________N.
12. (1分) (2017·大连) 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通过________波(填“超声”或“电磁”)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________(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13. (1分) (2016八上·江夏期中) 把一个闹钟放在真空罩里,在不断的向外抽气的过程中(如图),我们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____,可以设想当瓶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直至变为绝对真空时,此时我们将听不到闹钟的响声了,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但实际上最后无论怎么抽气还能听到闹钟的微弱滴答声,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14. (1分) 我市为创建“美丽泰安”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我们用 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到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用 ________方法减弱噪声.
15. (1分) 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 .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______
16. (1分) 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________ .
17. (1分) (2020八上·苏州期末) 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个稍大的空气泡,将试管水平置于白纸上方,并使平行光线竖直向下照射到试管上。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发现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说明试管充满水的部分相当于________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将该试管平放在报纸上,透过气泡部分观察到的字是________(放大/缩小)的像。
18. (1分)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________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
19. (1分) (2017八上·新余期中) 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20. (1分) (2018·许昌模拟) 如图所示,“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从岸上向水中看到的空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1. (1分) (2018·临沂模拟) 请你在图中的光路图中,补齐相应缺少的光线。
四、 实验题 (共3题;共11分)
22. (3分) (2019·滕州模拟)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看到下面类似情形:
(1)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 图乙中电流表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______ A;
(3) 图丙中物体的长为________ cm。
23. (4分) (2017·丹阳模拟) 小明在研究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1) 当蜡烛燃烧变短后,应将透镜向________调节,目的是________;
(2) 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应把透镜调置________ cm处光屏上又可出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像;
(3) 如用一个焦距略大点的透镜换下图中透镜,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要求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向________移动光屏,此时像的大小将会________;如不移动光屏,也可在透镜左侧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__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
24. (4分) (2018八上·建昌期末)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步骤如下: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 小宇用的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___.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25. (2分) 一只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而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
求:(1)瓶子的容积;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六、 综合能力题 (共2题;共9分)
26. (4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 水沸腾时,气泡________(由大变小/由小变大),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 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___.
27. (5分) (2017·) 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1) 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________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___(填“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________(填“乐音”或“噪音”).
(2) 若不计飞机质量的变化,当C919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其机械能的增加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动能的增加量,跑道对飞机的支持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飞机的重力;当C919腾空加速上升时,其机械能的增加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此时飞机受力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3) 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____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________热过程.飞机表面结冰后,会破坏其空气动力学外形,使飞机升力减小,阻力________,影响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4) 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2: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3:4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该合金部件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重量减少了50%,则该合金部件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参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8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
19-1、
20-1、
21-1、
四、 实验题 (共3题;共11分)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25-1、
六、 综合能力题 (共2题;共9分)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