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18:13
文档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复习内容说明: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
推荐度:
导读总复习复习内容说明: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
                        总复习

复习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20以内的数。

(教材第116页第1—2题,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4题、)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二次备课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

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

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

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 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1.学生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教材第116页第3题第118-119页第3-6题)

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复习重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二次备课

数学游戏

1、 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

盒里。

2、 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

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

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

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 指导练习

1、教材第119页的第6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

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

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

7+5  2+9  5+8   7+4   6+6    3+9   5+9

5+8  4+7   6+9   12-10   8+8    18-3=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二次备课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

上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

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

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

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

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

2、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

3、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4、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

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

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

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5、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

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

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次备课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数

(1)6+()=11   14-()=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13      8+()=15      12-()=2

5-()=4       7-()=1      ()+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

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9+6=15(辆)

(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

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

2、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

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用数学

1、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2、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

是怎样想的?

文档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复习内容说明: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