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年级: 一年级 学科: 科学 教师:
教材内容简析:
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
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
学期教学目标分析: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以讨论、绘両、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A己的观点。 *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冏的作用。 |
学生情况分析: 因为是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根本不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爱好,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但天性使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强,内心很渴望教师真诚的赞扬,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醒、纠正、督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
教学措施设想: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本册教科书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组成。我们认为, 动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主题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活动类型在教学设计中应得到系统运用。一年级的活动设计也不例外,并且应该担负起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任务。因此,我们除引导学生用感官观察外,特别强调了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个人记录和班级记录),强调了要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强调了展示证据的重要,强调了同伴合作和交流的意义,注意提醒孩子们形成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行为,注意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将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只要肯于钻研,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将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大责任和内心的快乐! |
2022学年第二学期
周 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备注 |
1 | 始业课:科学家这样做 | 1 | |
2 | 1-1发现物体的特征 | 1 | |
3 | 1-2谁轻谁重 | 1 | |
4 | 1-3认识物体的形状 | 1 | |
5 | 1-4给物体分类 | 1 | |
6 | 1-5观察一瓶水 | 1 | |
7 | 1-6它们去哪里了 | 1 | |
8 | 1-7认识一袋空气 | 1 | |
9 | 科学阅读1 | 1 | |
10 | 2-1我们知道的动物 | 1 | |
11 | 2-2我们知道的动物 | 1 | |
12 | 2-3观察一种动物 | 1 | |
13 | 2-4给动物建个家 | 1 | |
14 | 2-5观察鱼 | 1 | |
15 | 2-6给动物分类 | 1 | |
16 | 科学阅读2 | 1 | |
17 | 考查 | 1 | |
18 | 中小学期末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