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yè mù chí yán zhà yóu xián xiá
jūn liè qī hēi méi tàn fáng ài ān yì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召开(zhào zhāo) 挨打(ái āi) 潜力(qiān qián)
红晕(yùn yūn) 誊写(yù téng) 脊梁(jí jǐ)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内( )外( ) 兵( )马( ) 国( )民( )
1.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设计制作的彩车以_______为主题,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2.从以上词语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
4. 按音序排列”直言不讳”正确的是( )
A. 不讳言直 B. 不直言讳 C. 讳不言直
5. 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
A. 一知半解 不求甚解 B. 不计其数 不可计数 C. 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6.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来日方常 人寿年丰 不拘一格 奇珍异宝
B. 囫囵吞枣 浮想连翩 悲欢离合 心旷神怡
C. 迫不及待 完璧归赵 风景名胜 玲珑剔透
7.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夜不闭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B. 钱学森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处心积虑,奋斗终生。
C. 这场别出心裁的元旦晚会赢得师生一致好评。
8. 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扎紧裤腿,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②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③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④他怔了一下,走过去端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A. 动作 心理 语言 神态 B. 外貌 心理 语言 动作
C. 神态 心理 语言 动作
9. 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 随意春芳敬,王孙自可留。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10.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不一样的是( )
A. 枝繁叶茂的树上挂满黄澄澄的柿子,像小灯笼似的令人垂涎欲滴。
B.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冷却着片片银光。
C. 柳条儿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11. 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动物有关的书很多,如布封的《动物素描》、法布尔的《昆虫记》。
B.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书法家,《九成宫西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C. 苏轼的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意思是旧了的书也要多读几遍才能体会意味。
1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史记》,作者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冰心老人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悟出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的道理。
C. 《父爱之舟》作者吴冠中,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字里行间包含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13. 按原文(原意)填空。
1.学校开展光盘行动,食堂用”一粥一饭,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作标语。
2.小宇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成天玩闹,无心学习,老师用葛洪的话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读书,孔子告诉我们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谦虚的学习态度;朱熹教导我们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还要不断地读书,吸取新知识,心智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如朱熹诗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诵读。
选择。
14. 诗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分别出自古诗( )
A. 《诉衷情》《赠孟浩然》
B. 《塞下曲》《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C.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送友人》
15. ,关山阵阵苍。 ,落日故人情。诗句的前一句分别是( )
A. 古台摇落后 笛中闻折柳 B. 五月天山雪 装点此关山
C. 雨后复斜阳 浮云游子意
16. 下列古诗作者正确的是( )
A. 《赠孟浩然》杜甫 《菩萨蛮·大柏地》
B.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李商隐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C. 《塞下曲》李白 《诉衷情》陆游
17. 坐观垂钓者, 。世界微尘里, 。诗句的下一句分别是( )
A. 徒有羡鱼情 吾宁爱与憎 B. 宵眠抱玉鞍 无花只有寒
C. 春色未曾看 直为斩楼兰
18. 连线。
善事可做 知足常乐 知止常止 天网恢恢
终身不辱 疏而不漏 恶事莫为 终身不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有”最强大脑”,可你知道”最强鸟脑”是谁吗?是北美星鸦。
北美星鸦没有鲜艳的羽毛,130克左右的体重也算不上剽悍,但它一但进入到工作状态,效率非常高。曾经有人计算过,北美星鸦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就能将32枚白皮松的种子”据为己有”。几子每两秒钟就能收获一枚,堪称”职场达人”。
然而,北美星鸦并不会马上吃掉全部的种子,而是将大部分种子暂时性地安放在舌头的下面。它的嘴巴里可以贮存近百枚甚至更多枚白皮松的种子。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它或在地面上啄一个洞来收藏种子,或将种子放在落叶层之下隐藏,或将种子置于树上某个偏僻的树洞里。每一个”藏宝”之地都会藏下两三枚种子。这一工作可以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寒风吹来之时。此时,已有不下5000枚甚至上万枚白皮松的种子被北美星鸦”雪藏”了起来。
要知道,北美星鸦的头部仅占其身体的很小一部分,令人更惊奇的是,北美星鸦的超强记忆力至少能够保持9个月。来年春天,从北美星鸦照顾雏鸟开始,一直到雏鸟长出羽毛,那些关于种子的地址信息依然存储在北美星鸦的图库中,可以随时调取。
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因,凭借在这三项指标上的优异表现,”最强乌脑”的称号非北美星鸦莫属。
19. “强悍、隐蔽、称作”在文中的近义词分别是( )
A 优异 雪藏 称号 B. 剽悍 隐藏 堪称 C. 超强 偏僻 堪称
20. “最强鸟脑”“职场达人”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
A. 突出强调 讽刺否定 B. 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 C. 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21. “北美星鸦的超强记忆力至少能够保持9个月”中的”至少”作用是( )
A. 体现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B. 表示作者并不清楚具体时间。
C. 若去掉这个词语,句子意义也不会发生变化。
22. 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下定义 B. 举例子 列数字 C. 打比方 作比较
23. 根据第四自然段的意思进行联想,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美星鸦在低矮处的树枝上,认真观察四周的地形。
②然后根据”图片”上的一些提示性的标记来准确地找到自己藏下种子的具体位置。
③从而把种子成功“提取”出来。
④根据需要从庞大的记忆图库中调出所需的那一张”图片”。
⑤冬季里,北美星鸦就从藏宝模式切换成了寻宝模式。
A. ①②④③⑤ B. ⑤①④②③ C. ⑤④②①③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应当因人而异。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文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得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无论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 )能钻进去,( )能跳出来,( )这样,( )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而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文中列举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法,对应正确的是( )
A. 乐趣读书法 爱因斯坦”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鲁迅
B. 跳跃法 爱因斯坦”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毛姆
C. 跳跃法 鲁迅 乐趣读书法 毛姆
26. 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分别是( )
A. 既……又…… 只有……才……
B. 如果……就…… 只要……就……
C.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27. 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文中指( )
A. 全部相信书本上写就不如没有书。
B. 书只是一种工具,不要盲目迷信,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法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C. 只有把书都读完了,才能相信书上的知识。
28. 请把你喜欢的读书方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习作。
1.小练笔。
叶圣陶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请你根据所学,运用至少一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介绍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不少于50字。
2.习作乐园。
《父爱之舟》一文通过作者回忆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文中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也让我们深受感动。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对你对”父亲”的感受。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参
1. 看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yè mù chí yán zhà yóu xián xiá
jūn liè qī hēi méi tàn fáng ài ān yì
[答案]黎明 夜幕 迟延 榨油 闲暇
龟裂 漆黑 煤炭 妨碍 安逸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黎、幕、榨、暇、裂、黑、煤、碍、逸”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召开(zhào zhāo) 挨打(ái āi) 潜力(qiān qián)
红晕(yùn yūn) 誊写(yù téng) 脊梁(jí jǐ)
[答案]zhào ái qián
yùn téng jǐ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召开(zhào) 挨打(ái) 潜力(qián)
红晕(yùn) 誊写(téng) 脊梁(jǐ)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内( )外( ) 兵( )马( ) 国( )民( )
1.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设计制作的彩车以_______为主题,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2.从以上词语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忧
②. 患 ③. 荒 ④. 乱 ⑤. 泰 ⑥. 安 ⑦. 国泰民安 ⑧. 示例: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安宁。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全词语、选字填空与词语造句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补全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选出合适句子意思的词语填空,最后再选择一个词语造句即可。
内忧外患:指国家内部的和来自国外的侵略。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国泰民安: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1.结合词义,根据句子语境”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设计制作的彩车以 为主题,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可知横线上应填上”国泰民安”词语。
2.根据词义,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词语造句即可。示例:改革开放以来国泰民安,全国一片繁荣景象!
选择
4. 按音序排列”直言不讳”正确的是( )
A. 不讳言直 B. 不直言讳 C. 讳不言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本题查了学生字母表的掌握,字母是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的书写单位。本题是根据所给的字找出按字母表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可根据生字音节的首个字母的顺序来排列。
“直言不讳”的音序依次为”Z、Y、B、H”,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为”B、H、Y、Z”,对应的是”不讳言直”。故选:A。
5. 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
A. 一知半解 不求甚解 B. 不计其数 不可计数 C. 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A.一知半解,读音yī zhī bàn jiě;不求甚解,读音bù qiú shèn jiě;
B.不计其数,读音bù jì qí shù;不可计数,读音bù kě jì shǔ;
C.博闻强识,读音bó wén qiáng zhì;见多识广,读音jiàn duō shí guǎng。
6.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来日方常 人寿年丰 不拘一格 奇珍异宝
B. 囫囵吞枣 浮想连翩 悲欢离合 心旷神怡
C. 迫不及待 完璧归赵 风景名胜 玲珑剔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
A 有错别字,”来日方常”的”常”应为”长”;
B 有错别字,”浮想连翩”的”连”应为”联”;
C 正确。
故选:C。
7.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夜不闭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B. 钱学森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处心积虑,奋斗终生。
C. 这场别出心裁的元旦晚会赢得师生一致好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的搭配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意思看看是否合理搭配,再联系句子读读是否合适。
A 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关门,也没有人来偷盗。形容社会治安良好。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可知本项词语运用不恰当。
B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可知本项词语运用不恰当。
C 别出心裁: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可知本项词语运用恰当。
故选:C。
8. 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扎紧裤腿,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②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③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④他怔了一下,走过去端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A. 动作 心理 语言 神态 B. 外貌 心理 语言 动作
C. 神态 心理 语言 动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对描写手法的考查。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其中人物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首先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抓住要点重点词句分析。
本题结合句①中的”扎、穿、撩”等字词可知这是动作的描写方法;
结合句②中的”我什么时候能……就好了”可知这是心理的描写方法;
结合句③中的”说”可知这是语言的描写方法;
结合句④中的”怔了一下”等词可知这是神态的描写方法;
综上,正确的一项是:A。
9. 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 随意春芳敬,王孙自可留。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句思想感情的辨析,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
A “随意春芳敬,王孙自可留。”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由此可知本项诗句不是表达思乡之情。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此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此时此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C”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意思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写出了行旅的艰难曲折,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综上,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A。
10.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不一样的是( )
A. 枝繁叶茂树上挂满黄澄澄的柿子,像小灯笼似的令人垂涎欲滴。
B.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冷却着片片银光。
C. 柳条儿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掌握情况,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A 本句把”柿子”比喻成”小灯笼”,这是一句比喻句。
B 本句从”风儿把湖面吹醒”可知这是一句拟人句,赋予了物的行为动作。
C 本句从”不甘示弱地”、”梳理”等词可知这是一句拟人句,将物拟人化。
综上,修辞手法与其他不一样的是:A。
11. 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动物有关的书很多,如布封的《动物素描》、法布尔的《昆虫记》。
B.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书法家,《九成宫西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C. 苏轼的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意思是旧了的书也要多读几遍才能体会意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学及文化常识和课文理解。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动物素描》描述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作者带着亲切的感情,饶有兴趣地为它们画像,读来趣味盎然。因此,本书不仅是智慧的科普读物,也是优美的文学珍品。不属于有关动物的书籍。
《昆虫记》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其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1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史记》,作者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冰心老人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悟出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的道理。
C. 《父爱之舟》作者吴冠中,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字里行间包含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悟出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的道理的是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课文中,作者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13. 按原文(原意)填空
1.学校开展光盘行动,食堂用”一粥一饭,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作标语。
2.小宇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成天玩闹,无心学习,老师用葛洪的话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读书,孔子告诉我们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谦虚的学习态度;朱熹教导我们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还要不断地读书,吸取新知识,心智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如朱熹诗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当思来处不易 ②. 恒念物力维艰 ③. 不饱食以终日 ④. 不弃功于寸阴 ⑤. 敏而好学 ⑥. 不耻下问 ⑦. 心到,眼到,口到 ⑧. 问渠那得清如许 ⑨.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词歌赋的默写与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根据课文或积累的知识做题,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等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摘自《朱子家训》,意思是: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意思是: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少花一点时间造成功亏一篑。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论语·公冶长》,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心到,眼到,口到”出自南宋朱熹的《训学斋规》,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经典诵读。
选择。
14. 诗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分别出自古诗( )
A. 《诉衷情》《赠孟浩然》
B. 《塞下曲》《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C.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送友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古诗句的识记。答题的关键是熟知诗词内容,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全诗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出自唐代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全诗是: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故选:B。
15. ,关山阵阵苍。 ,落日故人情。诗句的前一句分别是( )
A. 古台摇落后 笛中闻折柳 B. 五月天山雪 装点此关山
C. 雨后复斜阳 浮云游子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识记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根据课文或积累的知识做题,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等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
根据对古诗词的积累可知,”关山阵阵苍”的前一句是”雨后复斜阳”,这是出自的《菩萨蛮·大柏地》,全词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落日故人情”的前一句是”浮云游子意”,这是出自盛唐李白的《送友人》,全诗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故选:C。
16. 下列古诗作者正确的是( )
A. 《赠孟浩然》杜甫 《菩萨蛮·大柏地》
B.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李商隐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C. 《塞下曲》李白 《诉衷情》陆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积累作答。
A 《赠孟浩然》出自唐代的李白,全诗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菩萨蛮·大柏地》出自近现代的,全词是: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由此可知A项”《赠孟浩然》杜甫”作者搭配错误。
B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出自唐代的刘长卿,全诗是: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出自唐代的戴叔伦,全诗是: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由此可知B项”《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李商隐”作者搭配错误。
C 《塞下曲》出自唐代的李白,共有六首诗,其中有名的一首诗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诉衷情》出自宋代的陆游,全词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由此可知C项古诗作者正确。
故选:C。
17. 坐观垂钓者, 。世界微尘里, 。诗句的下一句分别是( )
A. 徒有羡鱼情 吾宁爱与憎 B. 宵眠抱玉鞍 无花只有寒
C. 春色未曾看 直为斩楼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北青萝》。原诗: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
18. 连线。
善事可做 知足常乐 知止常止 天网恢恢
终身不辱 疏而不漏 恶事莫为 终身不耻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善事可做,恶事莫为”意思是好事可以做,坏事不能去做。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摘自《格言联璧·惠吉类》。意思是持盈保泰,自知满足,一辈子也不会遭到屈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摘自《格言联璧·惠吉类》。意思是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一辈子也不会蒙受羞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摘自《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意思是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有”最强大脑”,可你知道”最强鸟脑”是谁吗?是北美星鸦。
北美星鸦没有鲜艳的羽毛,130克左右的体重也算不上剽悍,但它一但进入到工作状态,效率非常高。曾经有人计算过,北美星鸦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就能将32枚白皮松的种子”据为己有”。几子每两秒钟就能收获一枚,堪称”职场达人”。
然而,北美星鸦并不会马上吃掉全部的种子,而是将大部分种子暂时性地安放在舌头的下面。它的嘴巴里可以贮存近百枚甚至更多枚白皮松的种子。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它或在地面上啄一个洞来收藏种子,或将种子放在落叶层之下隐藏,或将种子置于树上某个偏僻的树洞里。每一个”藏宝”之地都会藏下两三枚种子。这一工作可以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寒风吹来之时。此时,已有不下5000枚甚至上万枚白皮松的种子被北美星鸦”雪藏”了起来。
要知道,北美星鸦的头部仅占其身体的很小一部分,令人更惊奇的是,北美星鸦的超强记忆力至少能够保持9个月。来年春天,从北美星鸦照顾雏鸟开始,一直到雏鸟长出羽毛,那些关于种子的地址信息依然存储在北美星鸦的图库中,可以随时调取。
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因,凭借在这三项指标上的优异表现,”最强乌脑”的称号非北美星鸦莫属。
19. “强悍、隐蔽、称作”在文中的近义词分别是( )
A. 优异 雪藏 称号 B. 剽悍 隐藏 堪称 C. 超强 偏僻 堪称
20. “最强鸟脑”“职场达人”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
A. 突出强调 讽刺否定 B. 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 C. 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21. “北美星鸦的超强记忆力至少能够保持9个月”中的”至少”作用是( )
A. 体现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B. 表示作者并不清楚具体时间。
C. 若去掉这个词语,句子意义也不会发生变化。
22. 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下定义 B. 举例子 列数字 C. 打比方 作比较
23. 根据第四自然段的意思进行联想,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美星鸦在低矮处的树枝上,认真观察四周的地形。
②然后根据”图片”上的一些提示性的标记来准确地找到自己藏下种子的具体位置。
③从而把种子成功的”提取”出来。
④根据需要从庞大的记忆图库中调出所需的那一张”图片”。
⑤冬季里,北美星鸦就从藏宝模式切换成了寻宝模式。
A. ①②④③⑤ B. ⑤①④②③ C. ⑤④②①③
[答案]19. B 20. C 21. A 22. B 23. B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即可。
强悍:指强横勇猛。由此可知与文中的”剽悍”互为近义词;
隐蔽:指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由此可知与文中的”隐藏”互为近义词;
称作:指叫做。由此可知与文中的”堪称”互为近义词。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双引号的基础运用。双引号的主要作用有: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引述;表示引起注意;表示特别含义等的作用。注意辨析即可。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最强鸟脑”“职场达人”都是指北美星鸦,其中”最强鸟脑”是指特定称谓,”职场达人”是指”特殊含义”。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是说明语言的特点的分析。应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即可。
结合句子”北美星鸦的超强记忆力至少能够保持9个月”可知,这句话说明了北美星鸦的记忆里非常强,其中”至少”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说明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等。解答本题时需要结合句子,辨析其使用的说明方法。
结合文中第二自然段内容的”130克”、”将32枚”等可知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曾经有人计算过”可知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选:B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联想与排列句子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选在理解文中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排列的语句提示作答即可。
结合第四自然段内容”来年春天,从北美星鸦照顾雏鸟开始,一直到雏鸟长出羽毛,那些关于种子的地址信息依然存储在北美星鸦的图库中,可以随时调取。”可知接下来的内容是北美星鸦如何调取种子的内容。故结合给出的语句可知”冬季里,北美星鸦就从藏宝模式切换成了寻宝模式。”为语段的开头,即排第一。接下来是寻宝前的准备,即观察地形,所以”北美星鸦在低矮处的树枝上,认真观察四周的地形”排第二。然后观察地形后才会得到了有效的信息,所以”根据需要从庞大的记忆图库中调出所需的那一张‘图片’”排第三。找出”图片”后也就找到了藏下种子的具体位置,所以”然后根据‘图片’上的一些提示性的标记来准确地找到自己藏下种子的具体位置”排第四。最后找到了种子,即”从而把种子成功的‘提取’出来。”为最后一句。
故根据排序可知正确语序是⑤①④②③,选B。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应当因人而异。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文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得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无论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 )能钻进去,( )能跳出来,( )这样,( )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而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文中列举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法,对应正确的是( )
A. 乐趣读书法 爱因斯坦”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鲁迅
B. 跳跃法 爱因斯坦”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毛姆
C. 跳跃法 鲁迅 乐趣读书法 毛姆
26. 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分别是( )
A. 既……又…… 只有……才……
B. 如果……就…… 只要……就……
C.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27. 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文中指( )
A. 全部相信书本上写的就不如没有书。
B. 书只是一种工具,不要盲目迷信,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法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C. 只有把书都读完了,才能相信书上的知识。
28. 请把你喜欢的读书方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 ①.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②.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5. C 26. A 27. B
28. 示例,先略读,了解大概脉络,然后仔细地品味书中的语言。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1)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2)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可知,选项C正确。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关联词填空”学习方法: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以及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能钻进去”和”能跳出来”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
“这样”和”能把书读活”是条件关系,故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这句话告诫我们不应该死读书,应该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把书读活。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思维拓展。
结合实际给你的同学推荐一种读书方法,例: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29. 习作。
1.小练笔。
叶圣陶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请你根据所学,运用至少一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介绍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不少于50字。
2.习作乐园。
《父爱之舟》一文通过作者回忆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文中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也让我们深受感动。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对你对”父亲”的感受。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答案]范文:
爸爸的爱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可在我看来,我的父亲对我的爱,并非完全如山那样严峻,有时却如水那样温柔。
每逢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小时候上学时,爸爸总会接我上下学,特别是冬天。在放学的路上,寒风嗖嗖地穿透了棉衣,雪花落到了脸上、手上,冻透了我每根神经。爸爸看了我一眼,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加快了脚步,走到了我的前面,默默地为我遮挡寒风和漫天飞舞的大雪。一股暖流遍布了我的全身,解冻了我冰冷的神经。爸爸虽然很瘦削,但是风雪中的爸爸却像一位高大的巨人,异常的高大,让我的心感到特别的踏实、特别的满足…回到家后,我和爸爸总是会心的一笑。
现在我渐渐长大了,很少在冬天躲在爸爸的身后,不过有时还会恳求爸爸站在我面前为我遮挡,这种感觉真的好美好美……
这次期中考试真的很糟糕,120分的数学卷,而我却仅仅得了87分,这不是真的!我多么希望这不是真的,可惜它是真的,数学卷发下来后,我的心里难过到了极点,但我没有哭出来,眼睛却悄悄地湿润了。我垂头丧气地往家走,一直到家,我的头都未抬起来。学习上的事我都愿意向爸爸诉说,因为在学习上爸爸比妈妈更理解我,教育方式更恰当一些,所以这一次我仍一如既往的向爸爸交代这次考试的情况。我木头般的站在爸爸面前,吱吱唔唔的说:”爸……这次考试……”我哽咽了,不知该如何说出口。爸爸却用慈祥的目光对我说:”成绩不好……”我实在忍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没事的,只要你肯努力,下次一定可以考好的,我相信我女儿一定可以的。”
爸爸的话虽然很短,却使我心里的负担减轻了许多。我应该深刻反省自己,我收起眼泪,向爸爸笑了笑。晚上睡觉时,爸爸的话缭绕在我的脑海,陪伴我进入了梦乡……爸爸有形无形的爱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爸爸妈妈对我付出了所有的一切,我们无法用语言去答谢,只有用行动去证明,用心去表达。
爸爸的爱,不像奶奶一样是种溺爱,不像妈妈一样甜蜜而唠叨,他的爱是默默无闻,像空气一样无形的,看不见,却又必不可少的。对爸爸点点滴滴的记忆是永远抹不去的。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此题要求以说明为主,介绍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注意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
如写小动物,具体写法可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写外性:首先,观察小动物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再局部——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生活习性: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构思时可以开头总写小动物的特点,中间写出动物的具体特点,结尾照应开头,表达自己的情感。
2.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要求写一篇关于”父亲”的作文。结合题目要求可知,应选择你记忆中难忘的关于”父亲”的事,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想想哪些事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
叙事作文首先要注意叙事六要素,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体。叙事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表现父爱的地方要写具体,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