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等位基因一般位于
A.双链DNA的两条链上 .复制后的两条染色单体上
C.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3.人类控制头发卷曲程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控制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所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一个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1/4 .3/4 .l/8 .3/8
4.通常情况下,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5.通常情况下,在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的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构成不可能是
A. .6+XX .6十YY .6十XY
6.右图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1、3或2、4
B.1、3 .1、4或2、3
7.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雌蝇 | 3 | 1 | 0 | 0 |
雄蝇 | 3 | 1 | 3 | 1 |
A.AaXBXb、AaXBY .BbXAXa、BbXAY
C.AaBb、AaBb .AABb、AaBB
8.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下面的叙述是该假说的主要内容的有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人不同的配子中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①③④⑥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⑤⑥ .①②③④⑤⑥
9.基因型为AaBbCdDd和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l/8 .1/6 .l/32 .1/6
10.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A.5和3 .6和4 .8和6 .9和4
11.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1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数目占植株总数的
A.1/4 .l/6 .l/8 .l/16
13.下图为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在第Ⅲ代中可能不带致病基因的个体是
A.8 .9 .10 .11
14.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株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甲自交和乙测交所产生的后代表现型之比分别为
A.9;3:3:l和l:1:1:1 B.3:3:1:l和1:1
C.9:3:3:1和1:1 .3:l和1:1
15.高秆抗病小麦(DDTT)与矮秆不抗病小麦(ddtt)杂交。从理论上分析,若从F2中分离出矮秆不抗病植株120株,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有
A.60株 B.120株 C.240株 .360株
16.设某生物的体细胞核中的DNA含量为2a,则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及精子中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依次为
A.2a,2a,4a,a,a B.4a,2a,a,a,a
C.2a,4a,2a,a,a D a,4a ,2a ,a ,a,2a
17.已知玉米子粒的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下列预期结果中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的比例为3:1
B.自交结果中黄色玉米与红色玉米的比例为3:1,非甜玉米与甜玉米的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
D.测交结果为红色玉米与黄色玉米的比例为1:l,甜与非甜的比例为1:1
18.某生物的体细胞数为2n。该生物减数的第二次与有丝相同之处是
A.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成两个
D.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19.某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生出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20.右图表示正在进行的某生物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形成的每个子细胞都含大小不同的2条染色体,其中只有1个细胞受精后能发育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右图为细胞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_______时期,此时有四分体____________个。
(2)减数过程中,可以和1号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染色体。
(3)在此细胞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对,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则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产生的精子有______种,该生物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____种,1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有_____种,该生物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有_______种。
3.下图为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
请根据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利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原因(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写出与解答问题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即可)。
(2)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I2的概率为_____;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I2的概率为_____。
(3)如果将该系谱图中一个表现正常的个体换成患者,便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系谱图,而且根据新系谱图,就可以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请写出这个个体的标号和致病基因在哪种染色体上(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关系,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R表现为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5.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请回答下列问题(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6.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实验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实验中可任取实验器材,基因用M和m表示。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右图为果蝇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右图中I片段),该部分的基因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右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1)控制果蝇红眼(D)与白眼(d)基因在X染色体的Ⅱ-1片段上。一对雌雄红眼果蝇交配,F1中雌果蝇都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从F1中随机挑选一只果蝇,其中是白眼的概率为_______。若从F1的红跟果蝇中随机挑选一只,其中是雄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F1所有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含D基因和含d基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正常硬毛(B)对短硬毛(b)为显性,两对基因中有1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1对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图中I片段),现用杂合灰身短硬毛雌蝇与杂合黑身正常硬毛雄蝇杂交,如果只做一代杂交试验,而且可以选用多对果蝇。试推测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判断A和a、B和b中,哪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哪一对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的结论)。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C 5D 6C 7B 8A 13A 14C 15B 16C
17A 18D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1.(1)减数第一次2号或4号 和3,2和4或2和3,1和4
2.(1)2 4 l 4 (2)2 8 1 8
3.(1)如果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可画出如下的图解:
如果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可画出如下图解:
由上可知,不论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均可出现同样系谱图,故不能确定。
(2)1 1/4 (3)Ⅱ4(或答Ⅲ5),常染色体
4、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3:3:3:1
5、(1) (2)
6、方法1:测交法。让两个纯合子杂交,取F1进行测交,依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反推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方法步骤:①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②让F2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③观察后代性状分离现象。
实验现象:测交后代出现梗稻和糯稻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分析和结论:测交使用的糯稻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了,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则F1必然产生M和m两种类型配子,即F1中含有M和m基因,且这对等位基因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必定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方法2:花粉鉴定法。花粉为亲代产生的雄配子,可取F1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方法步骤:①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②F1开花时取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实验现象:花粉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分析和结论:实验现象说明F1在碱数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蓝黑色)和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红褐色).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7.(1) XDYDX/4/3:1
(2)①子代中雌雄都有灰身和黑身,且比例接近1:1.雌雄都有正常硬毛和短硬毛.且比例接近1:1,则控制灰身(A)、黑身(a)的基因在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控制正常硬毛(B)和短硬毛(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都有灰身和黑身,且比例接近1:1,而雌性都是正常硬毛,雄性都是短硬毛,则控制灰身(A)、黑身(a)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而控制正常硬毛(B)、短硬毛(b)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