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检查是一个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并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以及制止违章行为的过程。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的内容分为:
(1) 查物的状态是否安全。检查生产设备、工具、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生产作业产所是否符合要求。
(2) 查人的行为是否安全。检查有否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重点检查危险性大的生产岗位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 查安全管理是否完善。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计划是否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安全教育是否经常开展并使职工安全素质提到提高,安全生产检查是否制度化、规范化,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三、安全检查的形式
(1) 生产岗位日常检查。生产岗位工作每天操作前,对自己的岗位进行自检,确定安全才能操作,以检查物的状况是否安全为主,主要有:
a 设备状态是否完好、安全,安全防护是否有效;
b 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
c 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操作要求是否明确。
(2) 安全人员日常巡查。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到生产现场巡视,检查内容包括:
a 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b 操作员工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有违章违纪行为;
c 协助生产岗位工人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3) 定期综合性安全检查
全站性的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全站的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是以企业和部门负责人为主,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员工代表参加组成检查组,按事先制定的检查计划进行,主要是检查站内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情况,以查管理为主。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查领导思想上是否重视安全工作,行动上是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查安全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情况,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宣传教育、安全检查、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隐患整改等)开展情况,查各类事故(包括未遂事故)是否按规程进行处理,事故预案的落实情况。同时对生产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对主要危险源,安全生产要害部位的安全状况要重点检查。检查应按事前制定好的安全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要发出整改通知,规定整改内容、期限和责任人,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检查组应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同时根据检查所了解到的情况评估站内的安全状况,继而研究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4) 季节性安全检查
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气候,也给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季节性检查是检查防止不利气候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如雷雨季节检查防雷设施,潮湿季节检查漏电保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