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19:10
文档

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

学号:本科学年论文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9姓名论文(设计)题目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指导教师职称2010年6月2日摘要……………………………………………………3Abstract……………………………………………………  3一、前后期风格的具体演变……………………………… 3(一)主题和题材的变化……………………………… 3(二)塑造人物的变化…………………………………5(三)情节的淡化………………………………………6(四)情感的内敛………………………………………6二、结语………………
推荐度:
导读学号:本科学年论文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9姓名论文(设计)题目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指导教师职称2010年6月2日摘要……………………………………………………3Abstract……………………………………………………  3一、前后期风格的具体演变……………………………… 3(一)主题和题材的变化……………………………… 3(二)塑造人物的变化…………………………………5(三)情节的淡化………………………………………6(四)情感的内敛………………………………………6二、结语………………

学号:
本科学年论文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09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

                                               

指导教师               职称          

  

      2010年6月2日

摘   要……………………………………………………     3

Abstract……………………………………………………    3

一、前后期风格的具体演变………………………………    3

(一)主题和题材的变化………………………………    3

(二)塑造人物的变化…………………………………    5

(三)情节的淡化………………………………………    6

(四)情感的内敛………………………………………    6 

二、结语……………………………………………………    7

参考文献:…………………………………………………    7

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

摘要:巴金的独特风格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家通常用“青春的赞歌”来形容巴金前期的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人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的,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于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汹涌澎湃,特别能唤起青年人的共鸣,属于“青春型”的创作。大家通常用“悲剧艺术”来形容巴金后期的作品。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入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Abstract:Ba jin's unique style gave us a deep impression. People usually use "youth symphony" to describe the ba, its characteristic is more young people to the love, depressed, ideal and resistance to the subject  to describe the ba, but with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young readers tend to be simple, enthusiasm, frank, emotion surges, especially the young people can arouse resonance, belong to "QingChunXing" creation. People usually use "tragedy" to describe the works late. Ba .Compared with the style of the youth, middleaged person composed romantic turn, calm life instead of a description of common expression analysis.

关键词:风格 热情 时期 

  Keywords: style, enthusiasm, period,

有人说:如果说茅盾的作品写的是政治,老舍的作品写的是文化,那么巴金的作品更多的则是热情。不过当你品读过巴金的作品之后,你会发现虽然都是写热情,但他的作品明显可以分两个不同的时期,而这两个时期的风格则有很大的不同。

巴金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29—1941年属于前期,这期间是作者的感情爆发期;1942—1949年则属于后期,这个时期作者的作品风格已经基本稳定。

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主题和题材的变化:

主题方面:从《家》到《憩园》、《寒夜》虽然都描写了家庭,但这些家庭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前期作品中的家庭就《家》中的家庭来说,这是个封建大家庭,作者把它塑造为黑暗的象征,的化身,“狭的笼”,“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作者对待这样的家庭没有丝毫的怜惜,不遗余力的去打破它。

《家》中的觉慧就是反叛,摧毁这个家的典型代表。他敢于对抗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神”—高老太爷的旨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活动中,编进步刊物,撰写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不在乎所谓的尊卑,大胆像婢女鸣风表达纯洁的爱情;不怕冒犯尊长,公然揭穿他们“捉鬼”行孝的丑剧;最后他又毅然从这罪恶的家庭出走。觉慧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他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掘墓人。对这个封建大家庭,作者在作品中更多流露的是要打破它的情绪。作者在作品中对新一代的觉醒与抗争的歌颂实际上就是作者想要摧毁这个旧家庭的最好证明。

而后期作品中的家庭:如《憩园》,《寒夜》中的家庭。作者则认为它是温暖感情的寄托。在作品中作者通过一些人物的塑造来表现出想要维护它,建设它,为它的破裂而痛苦的情感。

这样的人物有:《憩园》中的杨家的小孩—寒儿,他坚忍,善良,孝顺。他用自己的努力挽救这原本属于他们杨家的园子,用自己的孝顺守候着离家出走的父亲,用自己的企盼守望着自己完整幸福的家;而他的父亲杨梦痴虽然是一个纨绔子弟,他浪荡败家,但他还有孝心,尊父遗命不卖憩园,虽然憩园因他的最后仍然没有摆脱被卖的命运,但他始终是不想卖憩园的。他们父子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憩园,守护着这个“家”。虽然憩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的替身,但对于这个家庭中的人作者有的不仅仅只是批判,还夹带着对人性弱点的理解与同情。对《憩园》中的这个家,作者倾注的更多的是想要维护它的感情,认为它是温暖感情的寄托,虽然它的崩溃自己为力,却仍不想放弃,仍然想试着去维护它。

《寒夜》中汪文宣的家,我们看作品不难知道,它的内部矛盾重重:夫妻之间的,母子之间的(曾树生和小宣)还有更为严重的婆媳之间的。这个家就如将倾的大厦前那样—风雨飘摇,但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汪文宣还是曾树生,他们都还是不希望家庭破裂的。汪文宣虽然懦弱,但他仍试图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去调解一下妻子和母亲之间的矛盾;曾树生虽然讨厌婆婆的顽固,可她也去试过不和婆婆吵架,他们都为家庭不走向灭亡努力过。虽然这个家庭到最后仍然走向了毁灭,但是作者更多想表现的并不是摧毁这个家而处处流露的却是想维护它,并且为它的破裂而痛苦的感情。

题材方面:作者的作品受外部环境和内心情感的影响比较大。20世纪30年代末,文坛上“文学”刚刚勃兴,正经历着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许多作品都脱不了“+恋爱”的幼稚的公式。受这种时尚的影响,巴金的这类题材也多以和恋爱为题材,1929年回国后,因无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巴金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早期所创作的小说题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文章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而后期作者风格转变,抗战爆发后,巴金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此时巴金的风格的演变不仅与当时令人窒息的现实社会气氛和作者在战时生活中所经历的磨难有关,更和作者摆脱青春时期的浪漫而趋向中年人的沉稳有关。抗战后期创作风格的转变,题材主要选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代表作有《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二,塑造人物的变化:

早期的作品中作者塑造了很多的英雄形象。

《灭亡》就是立志现身的无主义者的心灵独白。作品中塑造了一个身患严重的肺结核病忍受巨大痛苦却仍然为反抗制度而拼命工作的英雄形象。主人公杜大心最后虽然牺牲了,但作者在作品是把杜大心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来处理的。作品宣扬那种绝望而又抗争的献身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畏的英雄形象。

《家》中的高觉慧也算的上是一个英雄,一个反封建的英雄,虽然他的反抗行为难免有些幼稚单纯,但他毕竟是作为一个封建的掘墓人,他的觉醒会是更多人的觉醒的一个开始。在反封建方面作者是把他作为一个英雄来塑造的。

而后期,作者的创作风格转变了,他开始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写社会重压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委顿生命”,写“血和痰”,调子也变得悲哀忧郁。

《寒夜》中描述的就是一个战争年代普通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活,文中的汪文宣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公务员。《憩园》也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大家庭里的普通人物。作者更加注重通过一些小人物来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三、情节的淡化:

前期的作品作者注重外部事件,描写了一些重大事件对作品的影响力。

《灭亡》就是因为巴金对当时国内屡遭摧残甚感失望与悲愤而作的。

《家》中的人物也多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虽然它由于自己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以及一些客观原因没有反抗,但“五四”新思潮毕竟也使他清醒的认识到是旧家庭和旧礼教夺取了他的青春。而觉慧的觉醒和抗争也是由于受了“五四”精神的影响。

而后期的作品作者用笔更为冷静,很少自己直接出来替主人公呼喊,更注重在发觉人物的内心冲突发面下功夫。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

如《寒夜》就细致地刻画了汪文宣的内心世界。还有曾树生在赴兰州前夕内心“去”与“不去”两种心理因素,作者就写得真实、细腻、深刻,通过对人物内心两种心理因素反复碰撞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非常感人。

四、情感的内敛:

前期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更多的是强烈的憎恶。

《家》中体现的更多的是作者对封建腐朽家庭的和黑暗的憎恶,希望能够打破它。

而后期作品作者表达的更多的则对人物的同情,悲悯。

《憩园》中作者对那些纨绔子弟的态度,除了对他们寄生生活的批判更多了一些悲天悯人的感情。文中洋溢着人道主义的温情。

《寒夜》中作者虽然不满汪文宣的懦弱,但对他的悲惨结局也寄予了很多的同情,“怒其不幸,哀其不争”。

结束语:巴金的独特风格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家通常用“青春的赞歌”来形容巴金前期的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人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的,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于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汹涌澎湃,特别能唤起青年人的共鸣,属于“青春型”的创作。大家通常用“悲剧艺术”来形容巴金后期的作品。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入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参考文献

《家》 《灭亡》 《寒夜》 《憩园》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文档

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

学号:本科学年论文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9姓名论文(设计)题目巴金前后期风格的演变指导教师职称2010年6月2日摘要……………………………………………………3Abstract……………………………………………………  3一、前后期风格的具体演变……………………………… 3(一)主题和题材的变化……………………………… 3(二)塑造人物的变化…………………………………5(三)情节的淡化………………………………………6(四)情感的内敛………………………………………6二、结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