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19:17
文档

2022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教学设计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课标落实】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
推荐度:
导读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课标落实】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课标落实】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 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 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 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要在探究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 通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证据),并通过思维活动处理加工,获得概念性知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以落实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目标为指向,促进学生反思性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步骤、程序有更完整的认识。在一二年级的该专项学习中,突出了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和分享交流三个过程要素,并以适合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表述为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从三年级开始,进一步拓展到全部的探究过程环节,主要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几个方面。到了五年级,又将查阅文献这一通过资料探究的独特探究方式专门提出介绍。

【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通过提出“什么原因导致了野外萤火虫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本专项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科学家在研究得到成果后分享成果的方式。科学家要把自己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取得的证据,通过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发表出来,让他人分享成果或做重复性实验进行验证。当科学家的研究被认可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被大家接受的公共知识。

第二部分从萤火虫的现状入手,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在查阅文献阶段,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与途径,依靠关键词预先了解与研究有关的知识。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三、四年级下册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等几个步骤,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螺旋式上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们向他人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 

2. 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 

3.着重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记录并整理分析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查阅文献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资料、课件。

学生材料:与萤火虫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2~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
一、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

1.提问: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得到了研究成果。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如何将你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人知晓呢?

2.教师出示图片,讲解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

3.小结:科学家要把自己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取得的证据,通过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发表出来,让他人分享成果或做重复性实验进行验证。当科学家的研究被认可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被大家接受的公共知识。

1.学生思考,发言,提出自己的分享研究成果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四年级基础上,再认识科学家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的专业素养,加深对科学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

二、学习查阅资料

(一)了解萤火虫

1.教师出示萤火虫图片。

2.提问:你见过萤火虫吗?关于萤火虫,你都知道些什么?

3.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4.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更多关于萤火虫的知识?

5.谈话: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想到的方法,去收集更多有关萤火虫的知识。

6.教师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7.教师在图书馆内现场组织“萤火虫知识分享会”。

1.学生思考,讲述自己对萤火虫的认识。

2.学生讲述自己有关萤火虫的知识来源。

3.学生思考,提出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

4.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图书馆内查阅相关资料。

5.学生现场分享查到的有关萤火虫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前知识,了解学生对萤火虫的理解及现阶段已掌握的查阅资料的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二)探寻萤火虫的现状

1.提问:在美丽的厦门,有一处美丽的萤火虫公园。可在野外其他地方,我们已经很难找到野生萤火虫的身影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萤火虫现在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的呢?

2.谈话: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有关萤火虫现状的资料。你会用什么方法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3.教师出示两份有关萤火虫的资料(一份来自专家学者,一份来自普通民众),提问:他们都对萤火虫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你认为谁的更具有参考价值?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杂志或专业机构的网站、学术期刊网站等处的文献,以及图书馆内的书籍资料等,了解专家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

5.教师组织学生再次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信息技术在专业网站上查阅资料。

6.教师组织“萤火虫生存现状汇报会”。

7.谈话:相信查阅了文献之后,同学们对萤火虫的现状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如何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呢?研究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制定出本小组的研究方案。

8.分小组在班级汇报本组研究方案,共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完善本组方案。

1.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萤火虫的知识进行猜测。

2.学生思考,组内讨论。

3.学生思考,讨论,选择自己认为更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发表理由和见解。

4.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图书馆内查阅相关资料。

5.学生分组汇报查阅到的资料。

6.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本组的研究方案。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了解到进行科学研究前需要进行资料的积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同时,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制定方案、交流修改等环节,明确研究内容与过程,更好地开展研究活动。]

(三)搜集证据与处理信息

1.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提问:我们前期查阅的都是他人的资料,要想让我们的研究更加具有可信度,我们也要自己主动收集相关的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3.提问:前期大家都查阅了相关的文献,但是在刚才的汇报中,不同小组的文献资料中的观点或证据出现了不一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4.教师引导:要进行区分辨别。运用交叉考证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证据的可信度。

5.谈话: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课堂上学习的方法,根据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开始进行研究吧。

6.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1.学生汇报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提出搜集证据的方法:现场调查、采访专家……

3.学生讨论,汇报遇到观点证据不一致的处理方法。

4.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证据,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问题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得出相对科学的结果。]

(四)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1.提问:通过研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2.教师组织学生自选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

3.提问:你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向别人分享你的发现?

4.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尝试写研究论文。

1.学生分小组进行组内小结,在研究方案的末尾补充研究得到的结论。

2.学生发言,汇报其他分享发现的方法。

3.学生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尝试写研究论文。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学生研究经历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指明学生经历了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同。]
三、运用与拓展

1.提问: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能够像今天这样,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

学生思考,发言,谈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体会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相同。]

【板书设计】

像科学家那样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查阅文献:专业网站、 学术期刊网站、书籍资料……→区分、辨别

分享交流:报告、论文、著作……

【课标落实】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 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 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 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要在探究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 通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证据),并通过思维活动处理加工,获得概念性知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以落实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目标为指向,促进学生反思性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步骤、程序有更完整的认识。在一二年级的该专项学习中,突出了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和分享交流三个过程要素,并以适合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表述为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从三年级开始,进一步拓展到全部的探究过程环节,主要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几个方面。到了五年级,又将查阅文献这一通过资料探究的独特探究方式专门提出介绍。

【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通过提出“什么原因导致了野外萤火虫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本专项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科学家在研究得到成果后分享成果的方式。科学家要把自己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取得的证据,通过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发表出来,让他人分享成果或做重复性实验进行验证。当科学家的研究被认可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被大家接受的公共知识。

第二部分从萤火虫的现状入手,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在查阅文献阶段,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与途径,依靠关键词预先了解与研究有关的知识。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三、四年级下册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等几个步骤,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螺旋式上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们向他人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 

2. 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 

3.着重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记录并整理分析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查阅文献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资料、课件。

学生材料:与萤火虫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2~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

4.提问: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得到了研究成果。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如何将你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人知晓呢?

5.学生思考,发言,提出自己的方法。

6.教师出示图片,讲解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

7.小结:科学家要把自己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取得的证据,通过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发表出来,让他人分享成果或做重复性实验进行验证。当科学家的研究被认可之后,他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被大家接受的公共知识。

[设计意图:在四年级基础上,再认识科学家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的专业素养,加深对科学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

二、学习查阅资料

(一)了解萤火虫

8.出示萤火虫图片。

9.提问:你见过萤火虫吗?关于萤火虫,你都知道些什么?

10.学生思考,讲述自己对萤火虫的认识。

1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12.学生讲述自己有关萤火虫的知识来源。

13.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更多关于萤火虫的知识?

14.学生思考,提出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看课外书、查百度……。

15.谈话: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想到的方法,去收集更多有关萤火虫的知识。

16.教师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17.教师在图书馆内现场组织“萤火虫知识分享会”,学生现场分享查到的有关萤火虫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前知识,了解学生对萤火虫的理解及现阶段已掌握的查阅资料的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三)探寻萤火虫的现状

9.提问:在美丽的厦门,有一处美丽的萤火虫公园。可在野外其他地方,我们已经很难找到野生萤火虫的身影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萤火虫现在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的呢?

10.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萤火虫的知识进行猜测。

11.谈话: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有关萤火虫现状的资料。你会用什么方法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12.学生思考,组内讨论,发言。

13.教师出示两份有关萤火虫的资料(一份来自专家学者,一份来自普通民众),提问:他们都对萤火虫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你认为谁的更具有参考价值?

14.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15.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杂志或专业机构的网站、学术期刊网站等处的文献,以及图书馆内的书籍资料等,了解专家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

16.教师组织学生再次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信息技术在专业网站上查阅资料。

17.教师组织“萤火虫生存现状汇报会”,学生分组汇报查阅到的资料。

18.谈话:相信查阅了文献之后,同学们对萤火虫的现状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如何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呢?研究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制定出本小组的研究方案。

19.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本组的研究方案。

20.分小组在班级汇报本组研究方案,共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完善本组方案。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了解到进行科学研究前需要进行资料的积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同时,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制定方案、交流修改等环节,明确研究内容与过程,更好地开展研究活动。]

(四)搜集证据与处理信息

7.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8.提问:我们前期查阅的都是他人的资料,要想让我们的研究更加具有可信度,我们也要自己主动收集相关的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9.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提出搜集证据的方法:现场调查、采访专家……

10.提问:前期大家都查阅了相关的文献,但是在刚才的汇报中,不同小组的文献资料中的观点或证据出现了不一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11.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要进行区分辨别。运用交叉考证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证据的可信度。

12.谈话: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课堂上学习的方法,根据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开始进行研究吧。

13.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证据,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问题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得出相对科学的结果。]

(四)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5.提问:通过研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6.学生分小组进行组内小结,在研究方案的末尾补充研究得到的结论。

7.教师组织学生自选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

8.提问:你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向别人分享你的发现?

9.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尝试写研究论文。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学生研究经历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指明学生经历了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同。]

三、运用与拓展

3.提问: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思考,发言,谈自己的收获。

5.谈话: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能够像今天这样,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

[设计意图:体会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相同。]

【板书设计】

像科学家那样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查阅文献:专业网站、 学术期刊网站、书籍资料……→区分、辨别

分享交流:报告、论文、著作……

文档

2022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教学设计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课标落实】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