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杂题的原则、要领、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六种常用方法:
方法 | 适用范围或原理 | 举例 | |
化学方法 | 化气法 |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 除NaCl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Cl:Na2CO3+ 2HCl=2NaCl+ CO2↑+ H2O |
沉淀法 |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 除去NaOH中的Na2CO3,可加适量的Ca(OH)2:Na2CO3+ Ca(OH)2==CaCO3↓+2NaOH | |
置换法 |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 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 SO4 | |
溶解法 |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CuSO4+ H2O | |
加热法 |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 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CaCO3CaO+ CO2↑ | |
转化法 |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 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Cu+CO2 |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
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O与水反应溶于水)
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Cu+ FeSO4
2+H2↑; Fe+CuCl2=Cu+ FeCl2
2.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NaOH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三、经典例题
( )例1. (07昆明)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 )例2. (08哈尔滨)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项目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KNO3 | MnO2 | 足量的水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H2 | 水蒸气 | 适量的NaOH溶液 | 洗气 |
C | 盐酸 | 过量的银溶液 | 过滤 | |
D | CO | CO2 | 足量氧化铁 | 加热 |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D。用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 )例4. (08盐城)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CO | 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B | NaCl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D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物 质 | 杂 质 | 除杂试剂 | 提 纯 方 法 | |
A | CO2 | CO | O2 | 点燃 |
B | KCl | MnO2 | 水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H2O | NaNO2 | 活性炭 | 吸附、过滤 |
D | Na2CO3 | Na2SO4 | BaCl2 | 溶解、过滤、洗涤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
A | N2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
B | CaO (CaCO3) | 高温煅烧 | ||
C | CO2 (水蒸气) | 通过浓硫酸 | ||
D | CaCl2溶液 (盐酸) | 加入适量的Na2CO3 |
( )1.(0庆)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aCl溶液 | NaOH | 加入稀盐酸pH等于7 |
B | CuO粉末 | C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C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KCl溶液 | CuCl2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
A. | CaO固体 | CaCO3固体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B。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
C. | CO2气体 | CO气体 | 点燃 |
D. | H2气体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A.用过量的O2除去CO2中CO B.用过量的FeSO4溶液除去Zn中的Fe
C.用过量的NaOH除去CaCl2溶液中HCl D.用过量HCl溶液除去Cu中CuO
( )4。(11无锡)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氧气 | 点燃 |
B | 氯化钾 | 碳酸钾 | 稀盐酸 | 蒸发 |
C | 锌 | 铁 | 稀硫酸 | 过滤 |
D | 氧化钙 | 碳酸钙 | 稀盐酸 | 蒸发 |
A. 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 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 H2 (HCl、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 KNO3(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钡溶液、过滤
( )6。(09南通)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aCl2 ( CaCO3 )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Fe (Cu)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MnO2 (KCl):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7。(09扬州)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A | C(CuO) | 盐酸 |
B | CaCl2溶液(HCl ) | Ba(OH)2溶液 |
C | CO(CO2) |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 |
D | NaOH溶液【Ca(OH)2】 | NaNO3溶液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B | NaOH固体 | Na2CO3固体 |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
C | KNO3溶液 | KOH溶液 | 加入过量CuSO4 溶液,过滤 |
D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aCl2 | CaCO3 |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蒸发 |
B | Cu | CuO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 | MgCl2 |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Zn(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MnO2粉末 | KCl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C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KCl溶液 | CaCl2 | 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
选项 | 物质 | 选用试剂(过量)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O2 | 点燃 |
B | Cu(Fe) | 稀盐酸 |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
C | CuSO4溶液(H2SO4) | 氧化铜 |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盐酸(H2SO4) | 钡溶液 | 加入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序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O2 | H2O蒸汽 | 通过浓H2SO4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Na2CO3粉末 | NaHCO3粉末 | 加热 |
D | KNO3溶液 | Ba(NO3)2溶液 |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足量) | 操作方法 |
A | CO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B | NaCl(Na2CO3) | 盐酸 |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
C | MnO2(NaCl) | 水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Cu(CuO) | 氧气 |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H2气体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CO气体 | CO2气体 | 通过灼热的Fe2O3 |
D | H2SO4溶液 | HCl | 加入AgNO3溶液,过滤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所选试剂 |
A | CO2 | 水蒸气 | 浓硫酸 |
B | CaCl2溶液 | 盐酸 | CaCO3 |
C | Cu | CuO | 稀盐酸 |
D | NaCl溶液 | NaOH溶液 | BaCl2溶液 |
A.CO2中混有CO(点燃).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C.CO中混有CO2 (氢氧化钠溶液) .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
( )17.(11.德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反应类型 |
A | H2O(H2O2) | 足量MnO2 | 分解反应 |
B | Ca(OH)2 (CaO) | 适量稀盐酸 | 化合反应 |
C | CO2 (CO) | 足量CuO | 置换反应 |
D | CuO (Cu) | 足量O2 | 复分解反应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氧气 | 点燃 |
B | 氯化钾 | 碳酸钾 | 稀盐酸 | 蒸发 |
C | 锌 | 铁 | 稀硫酸 | 过滤 |
D | 氧化钙 | 碳酸钙 | 稀盐酸 | 蒸发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B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气体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碳酸钙 | 氯化钙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 |
A | CaO | CaCO3 | HCl |
B | CuO | Cu | 灼烧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适量Ca(OH)2溶液、过滤 |
D | O2 | H2O | 干燥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NaCl 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NaCl 溶液 | Na2C03 | 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KNO3 溶液 | Ba(N03)2 |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
D | N2 | 02 | 通过红热的铜丝 |
选项 |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试剂 |
A | 碳酸钠 | 氯化钾 | 适量的水 |
B | 氧化钙 | 碳酸钙 | 稀盐酸 |
C | 硫酸亚铁溶液 | 硫酸铜溶液 | 过量的铁粉 |
D | 氯化钾溶液 | 稀盐酸 |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