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要求
1、材料验收,不符合施工图纸及其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场,进场后检查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用于本工程
2、施工前先进行样板施工,施工完成后报验,在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一、施工技术要求
1、地暖盘管:PE-Xa,外径 Φ20,壁厚2.0mm,内径Φ16 管材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管材标准。加热管使用寿命满足ISO/DISIO508中使用条件分级4如下表的要求:
使用条件分级 | 正常运行温度 | 最大运行温度 | 异常温度 | 典型应用范围举例 | |||
℃ | 时间(Y) | ℃ | 时间(Y) | ℃ | 时间(H) | 地板下的供暖和低温暖气片采暖 | |
4 | 40 | 20 | 75 | 2.5 | 100 | 100 | |
60 | 25 |
3、地面绝热保温材料:一层楼板上部45厚XPS挤塑苯板,其余楼层采用20厚EPS苯板。
4、其质量应符合<<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10801中Ⅱ的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项目 | 单位 | 指标 | |
密度 | 不小于 | Kg/m3 | 22.0 |
压缩强度 | 不小于 | Kpa/m2 | 100 |
导热系数λ | 不小于 | W/m.k | 0.041 |
吸水率 | 不大于 | %(v/v) | 4 |
氧指数 | 不小于 | % | 30(不燃) |
70度48H尺寸变化率 | 不大于 | % | 5 |
熔结性(弯曲变形) | 不小于 | mm | 20 |
6、加热管必须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避免暴晒雨淋,宜存储在温度不超过40度,通风良好和干净的库房内;与热源距离至少应保持在1米以上。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热管的表面。
7、加热管上应以最大不超过 1米的间隔,用耐久性油漆和清晰的字迹标明:生产企业名称、材料缩写字母.外径x壁厚、批号、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加热管以盘管方式供货,长度宜不小于 100m/盘。
8、加热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分层、针孔、裂纹、气泡、起皮、痕纹和夹杂,但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外径和壁后超出允许公差的划伤、凹坑、压入物和斑点等缺陷。
9、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施工,宜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度的条件下进行;
10、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进人踩踏加热管。不宜与其它工种进行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11、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见的搭接应严密;
12、加热管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 ±20mm。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随时用胶带封堵。严禁污物进入。
13、加热管切割,应采取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截面应垂直管轴线;
14、加热安装时应禁止管道拧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防止出现"死折"。加热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管道间距小于320mm时,180度转弯做法如下:
15、埋设在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允许有接头;
16、加热管固定的点的间距,直管段部分固定间距0.4至0.6m,弯曲管段的部分的固定间距 0.2至0.3m
17、在分集水器附近以及其它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应设置隔热柔性套管等保温措施。
18、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连接处,应保持竖向垂直,弯头不准露出地面装饰加热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露管段,外部应加硬质塑料套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mm
19、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装置及管件连接,应采用夹套式或卡箍式挤压加紧连接。连接材料为铜质。内部压紧活塞(或卡箍)的材料为三元乙丙。
20、加热管穿越混凝土填充层的伸缩缝处,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两端均匀的柔性套管或塑料套管;
21、混凝土填充层的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单位施工,地面辐射供暖工程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保证加热管内的水压不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应保持不小于 0.4Mpa
22、管道隐蔽必须带压隐蔽压力不低于0.4MPa.且有专人值班,填充层施工完毕48小时后必须进行压力复验
23、浇捣混凝土填充层时,必须在加热管上部架设操作板,保持施工人员在板上操作,严禁踏踩加热管道,施工人员必须穿胶鞋,采用平头铁锹、木制找平工具施工。
24、加热管穿过卫生间,厨房隔墙处,应设带止水环的套管,套管与加热管间应用防水膨胀膏密封。为防止卫生间.厨房地面集水顺隔热层及加热管渗透到其余房间,门口部位不得有隔热层。其中卫生间包括里间(大便间)与外间(洗脸间)之间的门口。参见卫生间.厨房过门处做法大样图; 管道密集处做法:
25、地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
1)、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稳压1h内压力降水不大于0.5MPa且不渗不漏。
2)、加热器管弯曲半径:塑料管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复合管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5倍。
26、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28、混凝土填充层热膨胀补偿构造措施:a、当地面面积大于30平方米或长度超过6.0米时,填充层应分仓跳格施工,每格不大于6米,预留不小于5mm宽的伸缩缝。b、在与内墙、柱及过门等交接处,留出宽度不小于5mm的伸缩缝,伸缩缝内满填弹性膨胀膏。c、伸缩缝应到达地面层,伸缩缝必须将建筑部件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到地板面层的上边缘在整个截面上隔开。
29、阀门、分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阀门强度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1.1倍。试验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密封面无渗漏。
30、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一小时,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无渗漏为合格。冬季不使用的系统,必须用压缩空气将加热管内的水吹出,防止冻坏管道及其系统。
31、系统冲洗应在分、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室内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冲洗。
32、验收要求:A、施工方案审核记录。B、材料进场验收及抽样检测记录,阀门及集水器严密性检测记录。C、样板间验收记录。D、管道隐蔽记录。E、地暖盘管压力试验记录。F、采暖系统冲洗记录。G、分集水器标识检查记录表。
二、防止暖气进回水接反措施:做法要求:
暖气进水、回水:总包单位根据图纸设计施工,做好标示,给室外管网施工队伍和地暖施工队伍进行交底;暖气片进回水,由地暖队伍做好标示。
1、在进行盘管及施工时提前用自喷漆或其他明显标志标识,在安装散热片时根据标识进行安装接头
2、分集水器支管连接完成后,应及时将回路编号标识在支管(分集水器内)上,系统压力试验及冲洗试验时,应再次复核回路编号及供回水接入位置。
港城花园项目工程部
2011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