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中考复习 | ||||||
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星期 _______ _____时______分------______时_______分 | ||||||
教师 | 梁宇 | 学生 | 年级 | 初三 | 学科 | 数学 | |
作业完成情况 | |||||||
教学内容 | |||||||
教学目标 | |||||||
教学重点 | |||||||
教学难点 | |||||||
新课内容 | |||||||
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 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1)求的值; (2)如果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求所得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 3.计算:. 4.已知,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5. 已知二次函数. (1)用配方法求出该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大致图像. 6.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且对称轴为直线,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指出该函数的图像的开口方向的顶点坐标,并说明图像的变化情况 7.(本题满分10分,其中每小题各5分) 已知:如图,在△中,,,∠ =60°.求: (1)求∠的余弦值; (2)如果以点为圆心的圆与线段有两个公共点,求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 . 8.如图,已知Δ中,,点、在边上,满足∠=∠.求证:; 9.如图,在△中, =90°,点在边上,平分交边于点,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求证:; (2)若,,求的长. 10.已知:如图,斜坡的坡度为1∶2.4,坡长为26米,在坡顶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在斜坡底处测得该塔的塔顶的仰角为45°,在坡顶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求: (1)坡顶到地面的距离; (2)古塔的高度. 11.如图,已知△的边长15厘米,高为10厘米,长方形内接于△,点、在边上,点、分别在、上. (1)设,长方形的面积为,试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若长方形的面积为36,试求这时的值. 12. 如图,矩形的一边在△的边上,顶点、分别在边、上,是边上的高,与相交于点.已知,,.求矩形的周长. 13.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1)和点(2,2),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与直线、分别交于点和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对称轴; (2)求证:∠ =∠; (3)如果点在直线上,且△与△相似,求点的坐标. 1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己知抛物线经过,两点,顶点为. (1)求、的值; (2)将△绕点顺时针旋转90°后,点落到点的位置,该抛物线沿轴上下平移后经过点, 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 (3)设(2)中平移后所得的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顶点为,若点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且满 足△的面积是△面积的3倍,求点的坐标 15. 如图,已知线段,是线段上任意一点(不与点、重合),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作等边△和△,联结与交于点,联结. (1)当⊥时,试求∠的正切值; (2)若线段是线段和的比例中项,试求这时的值; | |||||||
学习情况 | |||||||
课后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