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已经进入阶段性总结阶段。在过去一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班对语文作业进行了调查,根据问题所在和成员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我们认为设计作业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作业内容应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且题目的针对性要强。
其次,作业设计的内容要体现以下原则。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很强,不能够精心设计内容。因此,作业设计的内容应该体现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重视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寓知识的研究和技能的训练于生动形象的趣味性练之中。实践性原则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形成能力。开放性原则要拓宽语文研究和运用的领域,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原则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宽语文研究和运用的领域。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我们应当注重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同时也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以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例如,在研究《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有关长征故事的作业,以丰富学生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等作品。
作业设计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传统教学中常见的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独自完成,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因此,我们应该精心设计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一种亲近感,进而增强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让他们在兴趣爱好中完成作业;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同伴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以上两种作业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出自做型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完成作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同伴合作型作业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而合作和协调精神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以及国力竞争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具备合作和协调精神来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上也应该充分挖掘小学生同伴间合作的潜力,发挥他们的合作精神。其中,亲子型作业和师生合作型作业都是很好的选择。
父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家长。现在很多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许多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种大好时机,在合适的情况下布置“亲子作业”,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学生把作业写完写好,单凭教师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身体力行做表率,和学生一起写作业,让学生看得见,可效仿,它的作用胜过千言万语。因此,师生合作型作业也是很有必要的。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惯。因此,教师在讲评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讲究评价策略,激发和升华学生的作业兴趣。
惩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充满理智和情感的育人艺术。只要我们用“心”去惩罚,用智慧去惩罚,惩罚也会结出异样XXX的花朵。例如,当一位学生总是不写作业时,我们可以采取奖励的惩罚方式,让她体验到不写作业的孤独感,从而改掉不写作业的惯。
通过改变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业设计和评价都应该讲求策略,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业原来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无奈甚至可怕的事情,但是经过课题实施后,许多学生从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一位同学在完成作业后的感想中写道:“以前一想到作业就会有无名的烦恼涌上心头,因为那些‘大块头’作业,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觉得那些作业也没什么意思;不完成作业呢,又会受到父母的训斥和老师的批评。现在可好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作业。更新鲜的是,有时我们在快乐地做着游戏,等游戏结束了,老师却告知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作业,尽兴的我们居然一点儿也不知道。”学生从内心喜欢这种变化,积极性极其高涨。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实验老师所带的班级中有80.5%的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感到快乐,85.6%的学生认为这样能使他们更加喜欢语文。
此外,课题研究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还帮助学生树立了研究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欣赏自我。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仅有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有关音乐、美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在自出自做这类自主性作业的设计中,学生不仅要出好题,还要学会自己设计排版、总体规划等等,因而增强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因为要进行讲评和交流,又增强了归纳、概括和相互之间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课题研究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课题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能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研究的真正主人。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我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由于本人对于课题研究的整体能力与素质不是很高,理论素养相对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培训。
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包括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规范课题的研究,提升研究观念、端正研究态度,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并养成勤于发现、勤于研究、勤于反思、勤于总结的好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