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抗渗性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 ||
中国混凝土网 | 作业指导书文件汇编 | 编号:DY001 |
第1版第1次修改 | ||
砼抗渗性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 共5页 | |
发布日期:2006.5.30 |
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1.1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测定硬化后的混凝土抗渗等级。 1.2 检测项目(参数名称) 混凝土抗渗 1.3 引用标准 GBJ 82-19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2、检测环境 2.1 成型室 温度20℃±5℃ 2.2检测室 试验室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抗渗仪周边应留有方便安装试样的空间。 3、检测设备 3.1 设备名称:混凝土抗渗仪 3.2 型号:HS-4、HS-40 3.3 测量范围:0~4MPa 3.4 最小分度值:0.05MPa 4、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 4.1 取样频率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检验的试样,取样频率为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次。 4.2 试样规格及数量 4.2.1 φ175mm×φ185mm×φ150mm(上底×下底×高) 4.2.2 每组6块 5、设备检查 5.1 接通电源,在抗渗仪储水槽中注满饮用水,将6只进水阀和1只泻水阀关闭,将电接点压力表中红色上限指针调到小于红色指针所指值的0.05MPa处,启动抗渗仪,观察指针,指针应平稳的到达红色指针所指处,此时抗渗仪应自动停止加压。将泻水阀少许打开再关闭,指针回落到绿色指针所指处,抗渗仪应迅速自动启动,再加压到红色指针所指处。 5.2 检查各试模上的“0”橡皮密封圈,应无变形,安装牢固。 6、试样检查、制备、安装 6.1 在试验前一天取出样品,核对样品的样品标号和令期。 6.2 检查试样的尺寸,应符合试件上端面直径175mm,下端面直径175mm,高150mm。 6.3 检查试样的外观,应无明显的掉角,蜂窝,露骨料。 6.4 试样制备 6.4.1 用0°铁砂布打净试样侧面,并擦净。 6.4.2 将磨细粉煤灰、3号钙基润滑脂(黄油)和机油以6:3:1比例拌和均匀作填缝料,机油可利用液压试验机用过的废机油。或用石蜡和松香的混合物加热后作添缝物。 6.4.3 将填缝料刮涂在试件的侧周面上3mm-5mm, 6.4.4 将试验试模套在已刮涂好填缝料的试样上,将试件直径175mm端面放在压力机试验机下压板上,在试件直径185mm端面中心放置一块直径150mm,高度50mm铁板,启动试验机将未套入的试件部分压入到试验试模内,使试样底面和试模底平齐, 6.4.5 除去挤压出的多余填缝料, 按6.4.1到6.4.5制备好6个试样, 6.5 试样安装 6.5.1 打开抗渗仪各进水阀,使水充满底盘并少量溢出,关闭各进水阀,将带有试模的试样装上试模座上,按对角方向拧紧螺丝。 6.5.2 关掉除1号位的所有进水阀,启动抗渗仪,检查加压是否正常,以此方法检查所有号位,待所有号位加压正常后再开始试验。 7、试验 7.1 将红色上限指针调到0.1MPa处,绿色下限指针调到0.05MPa处,关紧回水阀,打开各进水阀,启动抗渗仪开始加压,记录下开始时间、压力。 7.2 每隔8小时加压0.1MPa,记录时间和压力。 7.3 随时观察6个试件和试模接触处是否有渗水,如有渗出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7.4 终止试验条件 7.4.1 确定受检混凝土试件的实际抗渗标号 随时观察6个试件顶面是否有渗水,当有水渗出时,记录下试样所在号位和此时的压力表指示。当累计有3个试件顶面有水渗出时可停止试验。 7.4.2 确定受检混凝土试件是否满足某一指定抗渗标号的要求。 加压至要求的抗渗等级值,完成持荷时间后可停止试验。 8、结果判定 8.1 按照7.4.1进行检测,以第3个试件渗水时的压力按以下公式来确定该组试样的抗渗等级: P=10H-1 式中:P=抗渗标号 H=6个试件中三个渗水时的水压力 8.2 按照7.4.2进行检测,如6块试块中仅有2块(或不足2块)发生渗漏,即可判定该组试件能够满足所指定的抗渗标号要求。如果在该等级值时已有3块发生渗漏,则应判定该混凝土不满足抗渗标号要求。 9、检测结束工作 9.1 试验结束关闭抗渗仪,关闭进水阀,打开回水阀。 9.2 待压力归零后取下各试件,用脱模机脱出试样,擦净试模并在内壁上涂防锈油。 9.3 擦净试模座并涂防锈油。 10、异常事故处理 10.1 当出现意外事故,如停电而停止试验时应记录下当时的加压数值,等恢复电力后,继续进行检测,如果中断时间过长则重新试验。对有手动加压的设备,停电时可按设备说明书进行手动加压。 10.2 混凝土抗渗仪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与设备维修部门联系,经维修后设备恢复正常时再进行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