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XX公司生产部的物流改善 | ||
院系名称 | 机电工程学院 | 专 业 | 工业工程 |
班 级 | 工程071班 | 学生姓名 | |
一.课题的意义 物流管理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首先,物流管理具有社会价值。 物流表现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物流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回收货运 、重用等,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使企业更易获得股民和其他投资者的青睐。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战略,将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价值,包括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企业责任等,赢得公众信任。同时,实施物流管理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环境标准认证,如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其次,物流具有经济价值。 实施物流管理是一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物流可以降低企业的原料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色物流有利于企业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利用,物流对运输和仓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过程的环境风险成本,从而为企业拓展了利润空间。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实际成本的一面,还应认识到环境方面的改善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机遇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西方国家的最新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个在环境绩效方面表现良好的企业通常也具有良好的盈利表现。 在发展绿色物流应采取的措施 发展物流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职责,要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必须通过税收等打破物流企业的 “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传统观念,使企业在竞争中还要关注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第一,应制定规范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第二,应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第三,应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第四,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技工作用。 二.国内外现场管理与优化发展状况 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和日本已经走在物流发展领域的前列,欧洲的现代物流起步稍晚,但最近在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下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我国物流业最近几年增长十分迅速,但是,我国物流总体水平并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同时,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较低,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物流管理的四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2.物流管理的原则 (1)在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的原则,就是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 (2)在宏观上,除了完善支撑要素建设外,还需要以及有关专业组织的规划和指导。 (3)在微观上,除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管理目标外,还要实现服务的专业化和增值化。现代物流管理的永恒主题是成本和服务,即在努力削减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物流增值性服务。 (4)在服务上,具体表现为7R原则,即适合的质量(Right Quality)、适合的数量(Right Quantity)、适合的时间(Right Time)、适合的地点(Right Place)、优良的印象(Right Impression)、适当的价格(Right Price)和适合的商品(Right Commodity)。即为客户提供上述7个方面的恰当服务。 3.物流管理理念 物流管理的理念可以用“突出服务、注重效益、优化流程、提高素质”来概括。“突出服务”是销售网络建设的灵魂,也是建立物流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注重效益”是网建的关键,也是实行物流管理的目的:“优化流程”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提高素质”就是建立和培养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现代物流管理和运作队伍,来执行网建对物流管理的任务要求。 4.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阅读大量与该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收集相关知识,建构理论框架,从而提出本课题的一些观点及概念,按一定逻辑关系形成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收集相关的数据作为佐证。 (2)实例、比较分析法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采取实例分析,比该厂物流业与其它物流业,指出该厂物流业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了解该工厂的生产部门的物流管理的发展状况,找出它管理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得出一份适合的物流管理的改善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1. 阅读大量有关书籍及报刊,并上网查询,做好材料的原始积累。 2. 确定研究对象,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指导老师充分交流,探讨创作的思路并提出初步的构思。 (2)实施阶段 1. 从收集的资料中整理出前人的基本观点,并予以归纳和提炼。 2.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重点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3. 围绕研究对象展开实地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4. 与课题指导老师保持经常交流,及时汇报自己的研究动态,并听取意见。 (3)总结阶段 1. 将所有到手资料汇总,整理出论文的大致框架。 2. 依照先前的计划,着手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纠正。 3. 准备论文答辩。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研究,最终成果将以论文的形式递交。 (4)论文答辩阶段 1. 上交毕业论文。 2. 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李菼,应可福.物流——物流管理与实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2] 李培亮.物流作业方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3] 张远昌.物流运筹与流程再造[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4] 王淑云.物流外包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 计国君.生产物流运作及模型:国外制造和物流模拟游戏[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6]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7] Ken McCall.当今中国物流[J].世界经济探索,2005,(6):126-130.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