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二,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3,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三,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四,零售企业需要RFID的理由
1,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长期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保管费用,可以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金额;
2,货物全程追踪——贯穿供应链的整个环节,从生产、出厂、运输、仓储、配送、到返厂、维修、报废回收;
3,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货物出、入库的效率和准确率,提高盘点准确率;
4,有利于零售企业将供应链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充分与供应商、3PL开展战略合作,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五,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对比分析
与条形码技术的对比分析 | RFID技术 | 条形码技术 |
1 | 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 | 只能识别一类物体 |
2 | 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 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 |
3 | 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 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 |
4 | 交互式信息传递 | 只能单向、被动读取 |
5 | 储存的信息量非常大 | 有限,甚至无存储能力 |
6 | 使用成本较高 | 成本低廉 |
7 | 可以在3米以内(视设备情况而定)读取数据 | 必须近距离(0.1米以内)读取信息 |
1,宝供物流为LG、三星在广州所做的RFID技术试验项目。
2,海尔国际物流中心立体仓库通过部署RFID技术,减少了20万平方米仓库,呆滞物资还降低了90%,库存资金减少了63%,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仓库占地面积 | 实际吞吐量 | 叉车司机 | 呆滞物资 | 库存资金 |
7200平米 | 相当于30万平米的平面库 | 10人 | 降低90% | 减少63% |
3,英国零售巨头特易购(TESCO)2003年10月开始进行信息技术升级,原计划到2005年11月,初步实现对英国本土的1400家连锁店和30个分销中心的RFID技术覆盖。
4,IGD(英国食品批发协会)05下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通过采用RFID改进包装设计能够为英国超市节约19亿英镑(约27亿欧元)。
5,沃尔玛对其供应链管理系统融入了RFID技术。监督和跟踪控制每一个产品,控制物流环节中的产品缺失与质量监督。最初,大部分供应商反对采用这一技术,但沃尔玛开始强制推行。到了2006年1月,有200多名供应商主动要求应用RFID。据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
6,MasterCard、Visa、美国运通发行内置RFID芯片的支付卡,但需要零售商配备相应的终端设备。
七,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阻碍RFID发展的因素:1,成本,包括标签本身成本、系统更新成本等;2,标准,包括频率使用标准、编码标准、应用操作技术上要求的标准等。
根据埃森哲(Accenture)公司调查,中国企业对于应用RFID不积极的首要原因是认为企业得不到收益(ROI)。公司认为应用RFID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
RFID技术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十大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将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包装、制造、交通、公共事业等领域,伴随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生产、运输/配送、仓储、零售、消费终端、废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