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第四单元 | 主题 | 自然 | ||||
教材分析 | 1.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包括《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4篇课文;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内容。《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宝岛,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2.学习内容分析: 识字与写字: 一类字共32个:楼 依 尽 黄 层 照 炉 烟 挂 川 南 部 些 巨 位 每 升 闪 狗 湾 名 胜 迹 央 丽 展 现 披 份 坡 枝 起 客 老 收 城 市 利 二类字共57个:楼 依 尽 欲 穷 层 瀑 布 炉 烟 遥 川 闻 名 景 区 省 部 秀 尤 其 仙 巨 位 都 著 形 状 潭 湾 湖 绕 茂 密 围 胜 央 岛 纱 童 境 引 客 沟 产 梨 份 枝 搭 淡 够 好 收 城 市 干 留 钉 利 分 位 多音字共4个:都、好、干、分 书写易错字:“南”里面容易写成一道横;“部”容易写成单耳旁;“每”第三笔易不出头;“湾”弓容易写成又;“丽”容易写成两个点;“现”最后一笔竖弯钩易写成点;“披、坡”横钩易写成横。 读音易错字:“瀑”易读成bǔ;“绕”易读成rǎo;“淡”易读成tán ;多音字 “分”;分外易读错。 易混字:“秀”和“季”;“谈”和“淡”;“谭”和“潭”。 阅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积累表示景物的词语,进行仿写练习;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背诵课文; 提取文中明显信息; 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写话:学习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是来自现实生活交流的需要,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综合性学习:观察自己的家乡美景;生活识字。 3.关系建构: 二年级在识字写字上承接一年级学习的积累,在方法上重在运用,在量上又有所增加。词语积累一年级时积累了AABB、又A又B等词语,本单元重点积累和运用描写景物的词。在后面的学习中,也侧重于词语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阅读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资源拓展: 在识字上,课前两分钟诵读拓展《中华经典素读范本》,在词语积累上拓展了《歇后语儿歌》,在阅读上拓展了《主题丛书》1第四单元的内容。 | ||||||
课标 要求 |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写话 1. 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2.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 ||||||
学情 分析 | 1.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1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一类字中大部分生字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都已经认识,降低了难度。4个多音字一年级时都已学习了其他读音,可以通过组词对比识记。 2.已有策略经验: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比如图片识字法,表演认读法,加一加,减一减,做动作识记表示动作的词语;学生们都有了简单的句型概念,认识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知道阅读课文时要做到: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想。多数学生能用上学过的词语写一句话,把图意表达正确。一小部分学生能用上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进行描写,语言丰富、流畅。 3.已有生活经验:二年级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家乡也已经比较熟悉;对描写景物的文章和知识充满了兴趣并乐于接受。 4.存在困难与障碍: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一些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加之本身拼读又不熟练,因此朗读时不连贯、读破句,没有自己的感悟等现象也较为严重。 5.突破措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书写时做到三明:明结构、明笔顺、明位置;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说句子;借助图片讲故事设计梯度练习;发挥学习共同体得作用。 6.个体差异分析:本单元的生字比较难认、难写,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认读,也有部分学生个别字不认识。学生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也有的孩子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体现在上课坐不住,给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 | ||||||
单元 目标 | 1. 本组共要认识57个字,会写38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5.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6.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7.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1.通过多种识字方式能正确认读57个生字,通过观察结构、位置,书空笔顺、范写指导等能正确书写38个汉字,27个词语。 2. 积累表示景物的词语,进行仿写练习;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背诵课文; | ||||||
单元作业设计 | 作业序号 | 作业类型 | 作业内容 | 对应目标 | |||
1 | 巩固性作业 | 指读课后二类字并口头组词,抄写课后一类字、词语表中词语,说一说课后题 | 目标1.2 会写汉字和词语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 ||||
2 | 拓展性作业 | 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相关文章并完成检测 | 目标4.5 积累描写景物的词;借助上下文推断词语意思,提取明显信息 | ||||
3 | 综合性作业 | “先向同学口头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然后写一写 | 目标6.7 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 ||||
单元课时 安排(共13课时) | 课时 | 内容 | 目标达成 | ||||
1课时 | 单元备课 | 对本单元的一个总体把握 | |||||
2课时 | 古诗二首 |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 |||||
2课时 | 黄山奇石 |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11个词语 2. 朗读课文,背诵2-5段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
2课时 | 日月潭 |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9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3. 有盼望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 |||||
2课时 | 葡萄沟 |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0个字12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我国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
2课时 | 语文园地四 |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 能用“像”说句子。 3. 学习写留言条。 4. 发现描写颜色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5. 积累风景名句,初步感受山河的壮美 | |||||
1课时 | 复习课 | 巩固本单元重难点 | |||||
1课时 | 检测课 | 本单元基础知识 | |||||
1课时 | 讲评课 | 解决检测中的易错点和难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