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专项培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审”,“设”,“列”,“解”,“验”,“答”
2.几类常见的应用题题型
(1)和差倍分问题,
(2)行程问题,
(3)工程问题,
(4)数字问题,
(5)利润问题,
(6)分配问题,
(7)方案问题。
1.审:审清题意,分析题中的已知、所求
审题仔细,看到一个应用题,先读题,找出关键句子,明确等量关系。例: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已知:大米150千克,比面粉的3倍少30千克
所求:面粉?千克
关键句子:比面粉的3倍少30千克
等量关系:大米重量=面粉重量×3-30千克
注意题目中出现的关键字“的”,“倍”,“多”,“少”,“比”,等。
2.设:设未知数,一般情况求什么设什么,七年级阶段比较特殊的有工程问题。(我们一般把工程量看做整体1,后面会讲到)
例: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得:
3.列: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例: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得:
等量关系:大米重量=面粉重量×3-30千克
列出方程:150=3x-30
注意:方程中不用带单位
4.解:解列出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得:
等量关系:大米重量=面粉重量×3-30千克
列出方程:150=3x-30
解方程,得:x=60同样,这里我们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不用带单位。七年级阶段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求解过程都相对简单,但我们还是要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5.验: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一般没有做具体要求,我们先检查解的合理性,再将未知数带入方程检验。
例: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得:
等量关系:大米重量=面粉重量×3-30千克
列出方程:150=3x-30
解方程,得:x=60
检验:1.面粉60千克符合实际,
2.3×60-30=150
6.答:作答,注意答题的完整性,问什么打什么。
例: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得:
等量关系:大米重量=面粉重量×3-30千克
列出方程:150=3x-30
解方程,得:x=60检验:1.面粉60千克符合实际,
2.3×60-30=150
答:食堂运来面粉60千克。
注意:应用题的基本格式,做题的完整性。
例: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得
150=3x-30
解方程,得:x=60
答:食堂运来面粉60千克。
七年级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相对简单,关键在于审题,找出等量关系,下面我们主要来讲几类常见的应用题题型。
(1)和差倍分问题
示例1 设甲为x,列出下列情景的关系式
(1)甲比乙多跑了10公里,乙跑了——公里
(2)乙的人数是甲的2倍多3,乙的人数为——
(3)乙花的钱是甲的4分之3少3,乙花的钱是——
例1 已知小明的课时费是每小时100元,底薪是20000元,余半仙的课时费是每小时2000元,底薪是50000元.若小明和余半仙在某个月上课时间长度相同,而收入情况为小明是余半仙的1/10.问这个月小明上了多少小时的课?
练1.1 小明没有什么经济头脑,其日常开销主要由小红管理.一天小红看了看小明的钱包,说:“我如果给你400元,我剩下的钱是你的11倍;我如果给你500元,我剩下的钱是你的9倍.”问小明实际有多少钱?
(2)行程问题
示例1 设甲的速度V甲=5m/s,乙的速度V乙=3m/s,用时为t s. (1)甲乙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甲走过的路程为——m,乙的路程为——m,甲比乙多走了——m.
(2)甲乙相距100m,同时相向而行,甲走过的路程为——m,乙走过的路程为——m,——s后相遇.
(3)甲乙相距100m,同时相向而行,t s后(t<12.5s),甲走过的路程为——m,乙走过的路程为——m,甲乙相距——m.
示例2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个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个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km/h,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km/h.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 km/h,则顺流速度是——km/h,逆流速度是——km/h,得:
方程——————=——————.
解方程,得:x=——
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km/h.
例1 课外活动时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到“A,B两地相距180km,甲的速度是50km/h,乙的速度是40km/h”时,因有急事而离开了教室.
(1)数学科代表小娟上去添了“现甲从A向B出发48min后,乙也从B向A出发,则乙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请你就小娟的添法解答.
(2)调皮的小强接着上去添上“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同时出发,几小时相遇?”小强的添法能解答吗?若能,请解出来,若不能,请说说理由.
例2 一艘轮船航行于两个码头之间,逆水需10小时,顺水需6小时,已知该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12千米,求水流速度和码头之间的距离.
练习 1.某校七年级同学步行到崂山去旅游,1班同学组成前队,速度为4千米/时,2班同学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2
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当后队追上前队时,用了多少时间?
练习 2.某人从A到B地,如果他以4千米/时的速度前进,正好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他用这个速度步行了全程的一半后,其余路程乘速度为20千米/时的公共汽车,结果比预定时间早到27分钟,求两地的路程.
练习 3.一艘轮船在静水中航行,每小时行15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这艘轮船顺水航行270千米到达目的地,用了几个小时?如果按原航道返回,需几小时?
(3)工程问题
示例1 (1)妈妈3小时可以洗30件衣服,妈妈每小时可以洗——件衣服;
(2)爸爸每小时可以洗50件衣服,爸爸四小时可以洗——件衣服.
例 1.某工程交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已知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6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40天.若甲先做20天,剩余部分甲、乙一起做,求总共需要多少天?
练习 1.一个工厂接受一项任务,需要在12天内完成,如果由第一车间独做,正好按期完成;如果由第二车间单独完成,就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如果由两个车间合作几天后,剩下的任务由第二车间单独去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两个车间共合作了几天?
(4)数字问题
示例 1.一个三位数的首位数字是5,若将首位数字移到末位,那么新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一半多2.求原数.
解:设原三位数后两位数为x,则原数可表示为————,新数可表示为————,得:
方程——————————;
解方程,得:——————.
答:原数是————.
例1.一个四位数的首位数字是7,如果将首位数字移到末位,而原来的后三位每个数字均前移一位,那么所得到的新四位数比原四位数的一半多3,求原四位数.
练习1.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比百位上的数的3倍大1,它的十位上的数比百位上的数的4倍小3.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和百位上的数对换,则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大270.求原来的三位数.(5)利润问题
示例1.一件毛衣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出售,获利28元,求这件毛衣的成本是多少元,若设成本为x元,可列方程为———,分析:设成本是x元,则标价是——,那么售价是——.
由利润=售价-成本,得方程为:——————
例1.一家商店因换季准备将某种服装打折销售,每件服装如果按标价的五折出售将亏20元,而按标价的八折出售将赚40元.问:(1)每件服装的标价是多少?
(2)每件服装的成本是多少?
(3)为保证不亏本,最多能打几折?
练习 1.某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这种商品的定价是多少元?
(6)分配问题
示例 1.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趣味算题,它们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大家看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筐梨,一人一个多一梨,一人两个少二梨,请问君子知道否,几个老头几个梨?”
分析:假设有x个老头,则由“一人一个多一梨”,可得梨的总数为————,
则由“一人两个少二梨”,可得梨的总数为————,
所以,可得方程为:——————
解得:————
则,梨的个数为:————
答:——个老头,——个梨.
例 1.将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颗,那么多8颗,如果每人3颗,那么少12颗,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小朋友?这堆糖果有多少颗?
练习 1.某班图书柜里有书若干本,该班阅读兴趣小组有x人,若每人4本还余9本,若每人5本还差3本,依题意列方程为——————.
(7)方案问题
示例 1.某校由4名教师带领学生若干名,去红岩纪念馆参观学习.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4名教师买全票,学生全部按七折优惠,而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5人(含5人)以上可团购团体票,团体票按原价的八折优惠.已知这两家旅行社的全票价格均为每人300元.问:
(1)若有3名学生参加,选择哪家旅行社更省钱?若有10名学生参加呢?
(2)当有几名学生参加时,不论选择哪个旅行社用钱都一样?(3)通过上面的解答,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例1.某服装厂生产一种西装和领带,西装每套定价200元,领带每条定价40元.厂房在开展促销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1)买一套西装送一条领带,
(2)西装和领带都按定价的90%付款.
现某客户要到该厂购买西装20套,领带x条(x>20).
1.若该客户按方案(1)购买,需付款——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x=30,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按那种方案购买比较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