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随风入夜,只见草木抽芽;“润”是力量,滴水穿石,贵在一种坚持;“润”是美德,润己,及他,既是自我的丰盈,又是给予和分享。
“润”,融汇着自然法则;“润”,贯穿着人生信念;“润”,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请以“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可以继续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009沈阳中考优秀作文
温润·江南
午后,晨昏,朝暮,温润江南的印象越发地清晰,我不断追问,究竟何时才能挽住精神故乡的似水流年呢?
———题记
不在灯火阑珊处,却在汪汪秀泽边,这便是江南,外祖母的故乡。我想,外祖母年轻时定然有江南温润女子的如花笑靥和那份深藏心底的温存。从小到大,我曾数次与外祖母回到江南,拜访过诸多的城市及古镇。那本不属于我的故乡竟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她那倩影清新娇美,楚楚动人。
我至今仍清晰而朦胧地记得与外祖母初次造访江南古镇的情景:蒙蒙的雨丝在天地间密密地斜织着,指出了一幅古朴的水墨画,化作薄薄烟雾,轻柔地敲击着青灰色的石板路。黛色的水上横卧着一座座古香古色的石桥,它们默然连接着两岸白璧般的墙壁和灰黑色高高翘起的屋檐,还有那枕水人家。
一艘艘乌篷船在暗绿色缎带般的水面上划行,如梭子轻划过绸缎,也划过了两岸的垂柳,划过了新月般弯曲的桥洞,只把嘎嘎橹声和圈圈涟漪短暂地留在身后,船过无痕。
依稀记得岸边的船埠上一个身着蓝色印花衫的女子蹲在水边清洗着衣裳,仿佛也在一遍遍洗涤着自己原本就很纯净的心灵,她身旁的柳枝谦逊而内敛地垂下,轻吻着同样碧绿的水面。那女子偶一抬头,见到当时幼小的我正好奇地望着她,便露出娇羞可人的微笑。洗罢衣服,她转身踏着石板路远去了,只留下温润淡定的背影。袅袅炊烟在屋檐上冒出,那湿漉漉的衣服在边摇曳……还有一位男子正不顾草地上的雨水,伸展着四肢静卧于草地上休息,他的脸上满是静谧温润的笑容,把一切烦恼和疲倦都抛在了脑后,融入于温润的江南美景之中。
带着几分痴狂,我不停地按下快门企图把一切景致带走,化为影象,但是我能带走那份与世无争的圆润安详吗?“艰难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啊”,外祖母感叹到。
我悟然,那种人性回归的真实和质朴定会是温润江南最璀璨的一道风景线。
沈阳中考作文评分标准(60分)以2010年为例
类别
项目 | 一类卷 (60—55) | 二类卷 (54—49) | 三类卷 (48—43) | 四类卷 (42—37) | 五类卷 (36分以下) |
内容(30) | 30-28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真实 感情真挚 | 27-25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 24-22 基本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 21-19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 18以下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
语言(20) | 20-19分 语言通顺 没有语病 | 18-17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 16-15 语言较通顺 语病不多 | 14-13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 15以下 语病严重 文理不通 |
结构(10) | 10分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 9 结构清楚 条理较清楚 | 8 能分段 条理较清楚 | 7 结构较混乱 调理不清楚 | 6以下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
刘庭羽